我们的名字叫文保志愿者
日期:2016-03-25 浏览次数: 字号:[ ]

记录,守望,义无反顾向前,只为历史本来那个样,只为那面不倒的旗帜和子子孙孙无法磨灭的记忆。我们开始巡查。


成立大会上文物保护志愿者全体合影

志愿者,这是一种身份,这是一种光荣,这是一种理想。记住我们的使命,而不是我们的名字。

这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志愿者的心愿、心语。这是由小学生到古稀老人组成的来自各行各业的文物保护志愿者。

2014年6月以来,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及其所辖南京市文化综合执法总队通过采取组建成立文物保护志愿者总队、组织开展文物保护志愿服务行动等举措,自觉将社会治理理念引入并运用到文物保护执法领域,取得良好效果。根据《南京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总队章程》的规定,文物保护志愿服务涵盖了文物保护法制宣传、知识普及和技能传授,不可移动文物、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和文物违法案件易发高发区巡查监督,文物安全隐患巡查报告,文物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制止,文物保护公益性活动组织开展等方方面面。

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通过将志愿者总队接纳为市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会员和分支机构,明确南京市文化综合执法总队负责同志担任志愿者总队总队长,使志愿者组织建设步入正规化、规范化轨道;设计制作了队旗、队徽、马甲和巡查证,为更好地开展巡查活动和展示队伍形象创造了条件;对志愿者队伍开展业务培训活动;为每一位志愿者办理综合意外保险;组织开展优秀志愿者评选,激励志愿者积极开展活动。

组织开展文物巡查活动是志愿者的主要活动方式。根据就近就便原则,定人定点定期进行文物巡查,每月提交巡查表。个人巡查之外,三个分队每月每组组织集体巡查一次。为了加强各个分队之间的沟通了解,3个分队也进行联合巡查活动。成立半年,志愿者就提交出文物巡查表350余份,文物行政执法人员成功处理文物保护志愿者预警报告近30件。2015年,共提交文物保护巡查表近1200份,有力地推动了文物管理和执法工作。

2015年1月11日志愿者吴维成巡查位于江东北路的中央发射塔。面对盘问,吴先生理直气壮地回答,来巡查民国建筑,不准随便拆毁!他告诉对方自己专门负责巡查这里,每周巡查一次并拍照,希望建筑使用者把民国建筑保护好。吴先生保护文物的责任感和巡查文物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巡查中,志愿者们多次第一时间发现拆迁中散落的 ;明城墙砖;。经与城墙管理中心沟通联系,散落的明城墙砖均被及时回收并妥善保管,将用于日后的城墙维修。巡查过程中,志愿者还曾在南京南站宏运大道附近发现“明故彭宜人汤氏之墓”墓志。他们立即向当地文物行政部门反映,并一直守候在墓志旁,直到墓志被江宁区博物馆运走才回家。

巡查最显著的成绩是打击了违法行为。2014年9月中旬和下旬,文物保护志愿者巡查南朝石刻时发现 萧憺(音“丹”)墓碑石刻及萧景墓石望柱石刻 被非法拓印涂污。他们及时报案并拍摄留存拓印者正面图像。案件查处过程中,志愿者代表两次专程到栖霞派出所协助调查。经市、区两级公安部门、文物部门共同努力,违法当事人最终被处以行政拘留7天并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作为全国首例“当事人因非法拓印涂污文物被处行政拘留案”,该案的成功办结达成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2014年9月下旬文物保护志愿者李欣报告 龙蟠中路中航工业科技园项目工地一处民国建筑 被拆毁。市、区文物行政执法部门获悉后派员及时赶赴现场调查处理。最终,责任单位被责令改正恢复原状,并被处以罚款50万元整。这一案例入选“2014-2015文物行政执法十大指导性案例”。

将文物保护当作自己的神圣使命,把志愿巡查作为践行使命的有效途径,守护城市文化,像守护自己的家。请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志愿者点赞!(《中国文物报》 记者 张伟)

南京扩招文保志愿者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