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概况 | 新闻资讯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
 
主题: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主题论坛
时间: 2022年06月11日 14:20:00
嘉宾: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厅长 陈卫中 , 兰州大学党委书记 马小洁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陆进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副主任 尤缇·奥撒格哈尔 , 甘肃省委副书记 王嘉毅 ,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 李群 ,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 王旭东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研究员 王巍 , 中国科学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 陈发虎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 李六三 , 敦煌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苏伯民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李新伟 , 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员 赵丰 , 苏州市文物局副局长 陈瑞近 , 桂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主任 张明道 , 吐鲁番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 邓永红 , 甘肃省文物局局长 程亮
内容: 6月11日,作为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文物局、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的“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主题论坛举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化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探讨“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
图片直播
  • “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主题论坛现场
    “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主题论坛现场
  • 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卫中主持揭牌
    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卫中主持揭牌
  • 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致辞
    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致辞
  •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甘肃省委副书记王嘉毅为兰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揭牌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甘肃省委副书记王嘉毅为兰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揭牌
相关摘要
 
文字实录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主题论坛

[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厅长 陈卫中]:

尊敬的李群局长、陆进副局长,

尊敬的王嘉毅副书记,

尊敬的马小洁书记、严纯华校长,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媒体朋友们:

今天上午,我们在甘肃省博物馆圆满举办了2022年度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下午,我们相聚在百年学府兰州大学,共同见证“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揭牌成立。这是部省联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的具体举措,是落实国务院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校地合作”的有益实践,不仅助力甘肃以至全国文物保护事业再攀高峰,也将为更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输出兰大智慧、贡献甘肃力量。

下面,我先介绍一下参加今天揭牌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群;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进;甘肃省委副书记王嘉毅;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严纯华。

让我们以热烈掌声再次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莅临表示欢迎!

下面,请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同志致辞!

[2022-06-11 14:30:00 ]


[兰州大学党委书记 马小洁]:

尊敬的李群局长、陆进副局长,

尊敬的王嘉毅副书记,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与大家线上线下齐聚兰州大学,参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论坛。在此,我代表兰州大学,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向大家长期以来对兰州大学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甘肃历史文化悠久厚重、自然风光雄奇多样、民族风情浓郁多彩、各类文化灿若星河,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文化资源宝库,也是中国近代考古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甘肃百年考古,彰显了甘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华夏文明形成发展的关键区域,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交融的重要舞台,彰显了甘肃连接东西、贯通南北,汇聚中外、兼收并蓄的区位优势和文化特色,彰显了甘肃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为“考古中国”增添了“甘肃力量”。

兰州大学作为扎根祖国西部大地的高等学府,建校113年来,始终秉持“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精神,为国家育才、为民族铸魂、为时代明德,走出了一条独具特点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全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甘肃发展,在夯实敦煌学研究所、西北少数民族学研究所、中亚研究所等研究基地的基础上,顺应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与省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成立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等基地平台,通过多学科、多领域、多视角的解读阐释和建言献策,推动甘肃历史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特别是陈发虎院士领衔的青藏高原古人类活动研究,发现人类演化史的关键一块“拼图”,入选了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国家文物局将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定为甘肃兰州,这是甘肃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事业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国家文物局对甘肃文物事业的高度重视。同时,选择在兰州大学举办主题论坛,前年又给我们颁发了考古发掘团队领队资质,这是兰州大学多学科全面融合发展的一件喜事,充分体现了国家文物局对兰州大学的信任和支持。在这里,我代表兰州大学,再次向国家文物局表示衷心感谢!真诚期待国家文物局一如既往关心甘肃、支持兰大,给予更多省部校共建合作的好政策、大平台、硬任务。真诚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对甘肃文物保护事业以及兰州大学学科培育、人才建设、科研攻关等传经送宝、建言献策,共同为甘肃建设、兰大发展汇聚力量。

稍后即将揭牌的“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是兰州大学与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工作的重要论述,整合各类机构、平台、资源、学科和人员力量,搭建的重要平台。衷心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关心支持研究院建设,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把研究院越办越优、越做越强。衷心希望研究院依托甘肃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物遗存,发挥兰州大学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科特色鲜明的优势,努力为甘肃乃至全国考古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提供理论支持、人才支撑、智力保障,为更好地保护好珍贵文化遗产、挖掘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作出应有贡献!

最后,预祝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论坛圆满成功!

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吉祥如意!

谢谢大家!

[2022-06-11 14:35:42 ]


[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厅长 陈卫中]:

下面,请李群局长和王嘉毅副书记,共同为“兰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揭牌,请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党委副书记、校长严纯华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大家欢迎!

[2022-06-11 14:44:20 ]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甘肃省委副书记王嘉毅为兰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揭牌

[2022-06-11 14:45:24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陆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出席“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主题论坛。

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之后,我们专门召开主题论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探讨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深入探讨“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

首先介绍出席论坛的嘉宾: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甘肃省委副书记王嘉毅,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严纯华。

出席论坛的还有国家文物局机关和直属单位代表,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文物部门及文博单位代表,甘肃省直相关部门及各市州文物部门代表,兰州大学师生代表,以及来自各媒体单位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的到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欣闻论坛召开,中心副主任尤缇·奥撒格哈尔女士特代表拉扎赫主任发来视频贺辞,请看大屏幕。

[2022-06-11 14:46:19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副主任 尤缇·奥撒格哈尔]:

各位阁下,

女士们,先生们,

朋友们:

今天,我很高兴代表拉扎赫·伊伦都·阿索莫主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与大家交流,共庆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的2022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要热烈地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主办此次活动以及我们之间的长期合作。我谨衷心地祝贺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庆祝活动!

众所周知,今年是《世界遗产公约》通过50周年。自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诞生以来,迄今已有194个国家批准加入公约;公约已成为促进文化和自然遗产整体保护的独一无二的国际法律文书,为国际合作和促进和平提供了坚实的平台。目前已有1154处文化、自然和双遗产地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它们被认定为人类共同遗产,其突出普遍价值超越国界和世代。

中国自1985年批准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始终在公约实施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中国是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其现有56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类别多样,是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的活态见证。甘肃省本身就是3项、7处标志性文化遗产的的所在地,其中包括敦煌莫高窟,这是中国首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6处遗产地之一,符合文化遗产认定的所有6项标准。甘肃位于战略要地,突出地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及其在欧亚大陆的影响力,同时也是中国长城和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跨国系列遗产的所在地。

就今天的论坛主题而言,我同时感谢中国向其他缔约国和遗产利益相关方积极分享其文化遗产保护的丰富经验和知识。这一重要工作包括中国通过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以及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非洲世界遗产能力建设与合作论坛”框架内开展的非洲能力建设,为促进文化对话和交流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女士们,先生们:

文化在今天公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赋能者和推动者。为可持续发展而保护世界各地文化和自然遗产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已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11.4中得到明确认定。《世界遗产公约》的实施也体现了对2030年议程及其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横向贡献。通过致力于社区以及全社会的福祉和韧性,公约促进包容性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确保环境可持续性并有助于构建和平。

朋友们:

遗产保护不仅是保护历史,更是与时俱进的动态进程。因此,《世界遗产公约》始终是形成和检验新方法和新思想的平台。2011年《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去年是其通过10周年),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遗产管理领域推广整体性工具以应对当代挑战以及遗产与文化流失、环境退化和气候变化的一个范例。为庆祝《世界遗产公约》通过5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开展一项整年计划,在“下一个50年:世界遗产是韧性、人性和创新的源泉”这一主题下,鼓励对遗产的未来进行深刻反思。我们将在反思的基础上,在未来的岁月继续我们的征程。我十分高兴地看到,今天举办的这一活动已在围绕世界遗产未来作用所开展的全球反思活动中占据一席之地。

最后,我再次感谢中国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主办这一重要活动。我预祝对话成果丰硕,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庆祝活动令人开心!

谢谢! 

 [2022-06-11 14:47:16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陆进]:

谢谢尤缇·奥撒格哈尔女士。本次论坛得到了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接下来有请甘肃省委副书记王嘉毅代表甘肃致辞。

[2022-06-11 15:00:54 ]


[甘肃省委副书记 王嘉毅]:

尊敬的李群局长,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相聚在巍巍百年学府兰州大学,举行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主题论坛。首先,我谨代表甘肃省委省政府,向出席论坛的李群局长,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甘肃文物事业发展的国家文物局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期间,专程走进敦煌莫高窟,登上嘉峪关城楼,参观高台西路军纪念馆,并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作出重要指示。这些都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行动指南和强大精神力量。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在这片土地上,各类文明灿若星河,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文化遗产丰富珍贵,莫高窟、麦积山、嘉峪关是国际知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说,甘肃是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和文物资源大省。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甘肃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文物保护利用摆在重要位置去抓,各类文物和文化遗产得到科学保护和有效传承,文物考古发掘实现重大突破,文旅融合发展取得明显进展,还涌现出了以敦煌研究院和樊锦诗先生为代表的文物保护利用全国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文物保护利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绩,迈上新的台阶。

我们坚持扛牢责任,切实强化使命担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牢牢扛起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大责任,努力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彰显文物保护利用的甘肃担当。

我们坚持保护第一,有序推动合理利用。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理念,统筹做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建设文物依法保护体系,不断健全行业管理机制,扎实开展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注重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文物保护利用科学规律的甘肃路子。

我们坚持顺应时代发展,着力打造文化高地。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全力以赴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今天上午,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政府签订共建敦煌研究院协议,为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我们还扎实推动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着力打造河西走廊国家文化遗产线路,积极开展重大考古项目,深度挖掘甘肃历史文化潜力和价值,奋力书写文化高地建设的甘肃答卷。

我们坚持人民至上,大力推进文物惠民。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走进群众、贴近生活,让文物和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滋养。全省所有博物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依托文物资源建设旅游景区,巡回开展国内文物实物展出和线上展览,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甘肃文物和文化遗产走向世界,不断探索文物保护成果让人民共享的甘肃方案。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李群局长的要求,在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2022-06-11 15:01:44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陆进]:

谢谢王嘉毅副书记。下面,有请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作主旨发言。

 [2022-06-11 15:02:16 ]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 李群]:

王嘉毅副书记,马小洁书记、严纯华校长,旭东院长,各位专家,

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喜迎党的二十大之际,值此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们相聚黄河古都、丝路重镇兰州,围绕“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举办主题论坛,很有意义。首先,我谨代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对长期以来致力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敬意!对精心筹办论坛的甘肃省、兰州市党委政府、兰州大学及相关单位表示衷心感谢!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作出战略部署,再次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为塑造历史认知提供实证,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深刻阐述了历史文脉与现实道路、文明认同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思接千载、鉴往知来,传递出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强烈信号。这次重要讲话,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一脉相承,为继往开来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学习领会,要以赓续民族基因血脉的历史逻辑,强化新时代文物工作的主责主业。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引导各方主体积极履行文物保护责任,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共同营造敬畏历史、敬畏文化、珍爱文物、传承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以厚植中国道路文化底蕴、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支撑的理论逻辑,夯实新时代文物工作的政治担当。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开展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深入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深入阐释文物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全人类共同价值,助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昭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可逆转。要以加强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的实践逻辑,提高新时代文物工作的能力水平。坚持科技人才双轮驱动,推动现代科技融入文物保护利用全过程,加强文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密切考古学、文物保护科学技术与其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协同合作,在考古发掘、分析研究、保护修复、防灾减灾、活化利用中,更加系统、广泛、有效运用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更好守护国之瑰宝。

从2019年8月敦煌研究院座谈,以石窟寺实证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到2020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通过考古和历史研究读懂中国;到2021年6月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透过革命文物读懂中国共产党;再到2022年5月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依托文物和文化遗产读懂中华文明——不到3年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就文物工作发表4篇专题文献,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作出140多次重要指示批示,考察足迹遍布全国多个省份的文物古迹、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提出“保护第一”、“凸显价值”、“让文物活起来”、“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等一系列原创性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新时代文物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磅礴动力。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文物工作开拓进取、奋发作为的十年。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关心重视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全国文物系统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融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物工作发生全局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效。

这是文物工作格局不断拓展的十年,文物保护利用在党和国家事业大局、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作用显著提升。党的十九大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列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十九届六中全会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首次写入党的历史决议,“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成为全党意志。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让文物活起来 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意见》,一系列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改革任务渐次铺开、积厚成势,文物事业改革发展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等重大政策文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区域重大战略对文物保护利用作出专门部署,《“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首次上升为国家级专项规划,文物工作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这是文物保护意识持续增强的十年,“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文化自觉,保护好利用好文物资源的社会共识深入人心。各级党委和政府文物保护责任意识显著增强,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机构编制大幅提增,中央各部门通力协作,联合出台政策文件、联合部署专项行动、联合开展专题活动,加强顶层设计、统筹部署;地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力亲为抓文物工作渐成惯例,26个省级政府将文物安全纳入年度考核评价体系,省级文物行政力量总体得到加强。越来越多地方将文物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资源,践行“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科学理念,因地制宜、创新举措,合理有效盘活文物建筑、革命文物、工业遗产、传统村落等各类资源,建设“博物馆之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赋能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古城保护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人民群众参与文物保护的热情日益高涨,文物保护志愿者、社会组织和民间文物收藏队伍稳步壮大,文明守望工程、拯救老屋行动、长城公募计划等成效渐显,特别是大运河保护申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革命旧址修缮等文物保护成果广泛惠及民生,让人民群众在实际获得中增进对文物保护的理解认同。

这是保护研究力度全面加大的十年,文物保护状况持续改善,考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文物资源内涵扩大、总量激增,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石窟寺等专项调查,公布两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省、市县级文保单位数量分别增长115%、60%、88%。文物保护投入加大、成效彰显,中央财政文物保护资金十年累计1100多亿元,年均稳中有增;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长江三峡文物、西藏重点文物、山西南部早期建筑、孔府档案文物等重大保护工程相继竣工,馆藏珍贵文物保护修复取得重要进展,博物馆标准化库房建设工程基本完成。考古工作纵深拓展、实现突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接续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全面展开,8600余项考古发掘项目有序实施,浙江良渚、陕西石峁、河南二里头、四川三星堆、新疆石城子、西藏玛不错等考古工作取得重大发现,河北太子城、河南双槐树等一批重要遗址在国家重大工程、城乡基本建设考古中被发现和妥善保护,深海考古实现“零的突破”,进一步勾勒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多元一体发展的历史进程。管理制度织密织牢、从严执行,制修订实施《博物馆条例》、《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17部法律法规、200余部地方性法规推动文物保护法律制度日臻完善,特别是革命文物等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地方性法规增至36部;“先考古、后出让”在越来越多地方实行,大遗址、文物密集区逐步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体系,石窟寺、世界文化遗产等文物景区游客承载量从严设定;出台加强民间收藏文物管理一揽子政策措施,文物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服务不断优化,在全国布局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文物安全严防严管严打严治长效机制健全完善,打击文物犯罪、火灾隐患整治、文物法人违法案件整治取得重要成果,历史文化名城大拆大建问题得到坚决纠正,文物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这是文物博物馆影响有效扩大的十年,社会关注度、文化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空前提升。博物馆走向社会舞台中央,全国博物馆数量、年举办展览数量、年参观人次分别增长60%、144%、119%,现有备案博物馆6183家、其中90%免费开放,77%的区县建有博物馆,500多万件/套藏品数据信息全民共享,博物馆资源不断向基层延伸、向创意拓展、向云端呈现,不仅成为区域文化地标,更成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阵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6万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00多万件/套国有馆藏革命文物摸清家底,全国各地公布完成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覆盖全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延安革命旧址群、抗战文物、长征文化线路、百年党史文物等重大保护展示工程深入实施,在发展红色旅游、助力老区振兴中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热情。文物价值阐释传播方兴未艾,考古新发现、文物新展览、文博新节目、文创新产品备受大众青睐,圆明园虎鎣、天龙山佛首等“国宝回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生动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迸发、全民族文化自信不断高涨。中华文物“金名片”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智慧力量,新增8项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开创跨国联合申遗新典范,全长1011公里的“中国大运河”创建8省份25个城市联合保护管理新机制;1700余件/套流失海外文物回归祖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多方合作、多措并举、多点收获,成为国际合作新成果;联合考古项目踏足四大洲24个国家,文物保护修复国际合作在周边国家形成网链,举办“大美亚细亚”等500多个文物进出境展览,实施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共同创建管理“濒危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基金”,联合发布《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中华文明丰厚价值、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得到国际同行广泛认可,文物保护利用助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十年斗转星移、日新月异,牢记不改的,是我们党珍视文化遗产、赓续民族文脉的初心使命,坚守不变的,是广大文物工作者坚守一线、严谨求实的职责担当。

十年接续奋斗、继往开来。如今,文物工作的思想基础、政策基础、实践基础、民心基础更加坚实,但同时,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重点领域改革攻坚难度加大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相比、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踏上新的百年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文物事业要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推动文物保护利用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自觉将文物保护利用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文物工作与时代发展同步同向、为社会进步赋能添彩。必须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研究阐释,坚决守住文物安全底线。在城乡建设中依法加强文物保护管理,不辱使命、守土尽责,持续加大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力度,确保文物安全。在时代变迁中持之以恒加强考古和文物研究,躬耕田野、求真致用,更好认识和阐释中华民族历史进程,更好传承中华文明。必须坚持人民立场,促进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为事业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不断深化拓展文物合理利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更丰厚历史文化滋养,真正做到文物保护利用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文物保护、传承、管理、利用,以深化改革为驱动,进一步优化文物管理体制机制,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利用的能效水平。

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社会各方团结协作、共同推进。我们热切关注地方领导、基层同志,倾力文物保护利用,始终欢迎行业内外更多专家学者,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共同加强文物保护、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期待与会嘉宾畅所欲言、分享真知灼见。

祝“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主题论坛圆满成功!

诚挚祝愿各位嘉宾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2022-06-11 15:03:16 ]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陆进]:

谢谢李群局长。下面,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将通过视频,介绍保护故宫平安、共享文明硕果的经验。

 [2022-06-11 15:29:14 ]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 王旭东]:

《守护故宫平安 共享文明硕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本次主题论坛,特别要感谢严纯华校长对我的邀请。我今天分享的题目是《守护故宫平安 共享文明硕果》。

大家知道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建成于1420年,到今天已经经历了600年的历史。成立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是建立在明清两代皇宫紫禁城的基础上的,同时具备艺术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宫廷文化博物馆等特色且符合国际公认的“原址保护”、“原状陈列”基本原则的博物馆和文化遗产,是一座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宝库。故宫是我国古代宫城发展史上现存的唯一实例和最高典范,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博物院所管理的明清建筑群总建筑面积 23.33 万平方米,总占地面积106公顷。故宫博物院共有藏品1863404件(套),珍贵文物占藏品总数的90%。不论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故宫于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故宫博物院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从南往北,故宫的古建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故宫的前朝,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属于故宫的后寝,它们体现了前朝后寝的这样的皇家建筑的规划礼制。养心殿、倦勤斋也是紫禁城中特别值得关注的两座建筑,养心殿是一个办公、起居、会客、宴饮的复合空间。雍正皇帝居住养心殿后,这里就一直作为清代皇帝的寝宫,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后居住于此。从其建筑本体到其蕴含的科学的、艺术的、历史的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成的倦勤斋,从其建筑形制到室内装饰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从北方庭院与江南设景的外观,到宫廷建筑的形制,从前出廊、檐下所绘的苏式彩画,到室内宫廷画师郎世宁、王幼学所画的西洋风格通景画。我们可以看到紫禁城的建筑中,不仅蕴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可以看到中西文化在这些建筑里面的交流互鉴。

故宫收藏的186万多件文物,其中珍贵文物160多万件。它们传承有序,有的来自于历代皇家的收藏承袭,有的来自清宫的征集、宫廷的制作,也有一些是君臣的作品,还有明清编撰的图书和明清档案。故宫古建筑群及其收藏其中的各类文物承载着中华5000年的文明,也记录着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的文化形成、发展的一个过程。

故宫博物院集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5A级景区等多重身份于一体,新时代赋予新使命,那就是真实完整地保护并负责任地传承弘扬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党的十九大以来,故宫博物院总结90多年来的发展经验,提出以平安故宫、学术故宫、数字故宫、活力故宫为核心内容的“四个故宫”建设体系,明确了新时期办院指导思想,推动了故宫博物院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平安故宫重点关注故宫古建筑和馆藏文物的安全。确保建筑和文物安全是故宫博物院的首要任务,也是故宫开展各项事业的基础。故宫博物院始终强调“隐患即事故”的安全理念和“一失万无”的危机意识,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安全和发展,尽最大努力保障故宫建筑、文物和公众参观安全。故宫博物院于2013年启动“平安故宫”工程,其中北院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21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并被列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计划于2022年内开工建设。故宫的安全防范和消防是我们最重要的基础性的保护任务。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故宫博物院加大科技投入,着力建设更加安全可靠的安防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的设施、先进的技术、规范的管理,将消防、安防管理做到全要素覆盖、全时空运行、全方位防控。历时18年的“故宫整体修缮保护工程”,成功地将对古建的保护由过去的抢救性保护,转入到今天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相结合的阶段。世界文化遗产的监测变成了我们今天核心的保护任务。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已经建立起了包含环境质量、温湿度监控等13项内容的外部子系统,和可以对故宫世界文化遗产开展管理评估、风险评估和监测评估的世界遗产监测总平台,形成了自己的监测体系。我们通过不可移动文物的价值认知和现状评估,通过不可移动文物的风险识别和监测,来完成我们的预防性保护的体系建设。故宫博物院建立了较现代的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体系,故宫文保科技部有着9000多平米的面积,以及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显微红外光谱仪、近红外光谱仪等诸多科技仪器。一直以来,故宫博物院不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文物的形貌、结构成分进行分析,来掌握文物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的特点,不断挖掘这些馆藏文物存在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同时评估馆藏文物病害及其形成机理。通过文物科技专家和修复专家的结合,各类文物得到了精心的保护修复,目前我们的可移动文物已经进入到预防性保护和抢救性保护相结合的阶段。我们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工艺的结合,来不断建立起预防性保护体系。

学术故宫是四个故宫的核心。多年来,故宫博物院始终把学术作为我们的立院之本,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进故宫古建、文物藏品、明清档案、宫廷历史文化、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领域的学术研究,旨在以扎实的研究根基和丰厚的学术成果更好地保护故宫文化遗产,挖掘阐释中华五千年文明精华。我们通过召开各类学术会议,不断组织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搭建各式学术平台,推进学术研究。制定故宫博物院人才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实施“英才计划”,培养青年学者,筹备“文渊学者”计划,不断的发挥资深学者的作用,并逐步形成梯次结构合理、符合发展需求、覆盖全面的人才支撑体系。2021年故宫博物院首次面向社会学者实施开放课题计划,37家单位的41个项目首批立项。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承担或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0项,院内立项课题110项,参与和承担“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多个,全院专家学者发表科研成果约2000余篇(册)。

数字化是实现文化与科技融合,将博物馆资源禀赋有效转化为传播动能,实现更好阐释推广的重要手段。建设数字故宫,把博物馆搬上“云端”,将藏品数字化,推动数字资源高效管理与利用,是大势所趋也是国内外大多数博物馆的积极实践。作为国内较早进行网络建设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开展信息化建设已有30多个年头了,取得了丰硕成果。数字故宫包括数字采集、数字管理、数字应用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几个层面。我们现在对馆藏文物和古建筑逐年进行数字化,初步建立起数字资源库。对各类藏品逐项制定基础二维影像采集标准,重点加强文物基础影像采集工作。截至2021年共拍摄文物75万余件,积累了丰富的数字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面向公众的“数字文物库”,目前已公开发布近8.3万件文物影像,并实现与“藏品总目”同步更新。此外“故宫名画记”上线631件(套)故宫院藏书画文物。通过“全景故宫”,观众可免费获得春夏秋冬不同时间、三大殿等不同主题的游览体验。故宫博物院的全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实现文化与科技融合,进一步提高了故宫数字资源利用水平和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将博物馆资源禀赋有效转化为传播动能,满足了观众对博物馆数字产品的需求,也使故宫博物院更好地发挥其珍护传统、传承文明的文化使命。

活力故宫是所有工作的根本所在。故宫博物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活力故宫,让文物活起来,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先行者。从1949年到2019年的70年间,故宫博物院共接待观众4.56亿人次。2019年年度观众量创历史新高,达1933万人次。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在积极举办实体展览的同时,还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举办数字展、直播和线上教育,取得了积极效果。策划约70个院内精品展览,赴境内文博机构等办展、参展127项。其中,“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等获得业界荣誉和大众喜爱。为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举办了数字展、直播和线上教育活动,一批优秀的数字展览应运而生。“‘纹’以载道——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 “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故宫《石渠宝笈》绘画数字科技展”等线下数字交互展,让观众“触摸”文物,使历史凭借科技映入现实。与凤凰卫视合办的《清明上河图3.0》、“发现•养心殿——主题数字体验展”等屡获好评。2020年蔓延的新冠疫情改变了博物馆的开放方式,故宫博物院也实现了首次网络现场直播。今天,网络直播已经成了博物馆的一个常态。我们还开发了“故宫的时节”“故宫二十四节气”“藏品有话说”等丰富多彩的线上音视频课程,针对青少年推出了《我要去故宫》《了不起的故宫宝贝》等出版物,并以“穿越紫禁城600年”“恢弘的故宫•中轴的奥秘”等为主题开展直播50余场,点击、浏览、播放量超10亿人次,展现了故宫及其文物的艺术科学和时代价值,让更广泛的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故宫文创不仅仅是一个文创产品,而且是与各类文化艺术的表达方式进行结合,电视与舞蹈与音乐等等结合起来,成为了故宫文创的重要方式。为让文化以多种载体抵达大众,触动心灵,还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广播电视台、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开展跨界合作,分别推出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纪录片《紫禁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等。这些举措展现了故宫及其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同时,与万科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的“故宫零废弃”垃圾分类项目,积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2021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让文物活起来 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意见》,要求加强中国文物价值的科学阐释与解读,打造中国文物国际表达的世界窗口,努力实现从“听故事”到“讲好中国故事”再到“讲好中国与世界的故事”的国际话语权转变。故宫博物院通过合作办展、国际论坛、业务合作、人才交流等方式,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平台,为中华文明与世界多元文明交流对话搭建桥梁、织就纽带,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不断加大文物交流活动。党的十九大以来,引进展览、赴境外办展36项,在全国博物馆海外综合影响力排名中居领先地位。其中,赴日本举办“让文物活起来——故宫文创展”,“传心之美:梵蒂冈博物馆藏中国文物展”在国内首次展出梵蒂冈博物馆藏中国文物。举办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驻华使节故宫文化沙龙”、“使节进故宫”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同时,与大英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意大利文物保护修复高级研究院等15家机构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合作意向书、合作协议。与阿联酋、肯尼亚、乌兹别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联合开展考古、文物修复等工作。持续举办了5届的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已经成为故宫博物院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2022年我们将推出太行学者计划,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加入故宫博物院,也选送故宫博物院的学者走向世界,形成双向学术交流。保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朋友圈的不断扩大,提升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

历史昭示未来,征程未有穷期。真实完整地保护并负责任地传承弘扬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故宫博物院的神圣使命,也是故宫博物院对国家对人民乃至对整个世界的庄严承诺。未来,故宫博物院将按照“十四五”规划,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四个故宫建设,着力深化改革创新,深入挖掘故宫承载的五千年中华文明,阐释故宫世界遗产及院藏文物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讲好新时代中华文化故事,逐步将故宫博物院建成国际一流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领者,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文化力量。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守护故宫这份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共享中华文明的硕果。

谢谢大家。

 [2022-06-11 15:23:34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陆进]:

谢谢王旭东院长。今天,我们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研究员王巍,就深化探源研究、增强文化自信作发言,有请王主任。

[2022-06-11 15:44:40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研究员 王巍]:

《深化探源研究,增强文化自信》

壹、探源工程的主要成果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秉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理念,围绕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期间的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四处都邑性遗址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的其他中心性遗址实施重点发掘,并对这些遗址周边的聚落群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在此基础上,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对各个区域的文明化进程、环境背景、生业形态、社会分化、相互交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模式与机制、道路与特点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经过二十年的工作,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冲破“文明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的桎梏,根据中国的材料,兼顾其他古老文明的特点,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即: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以国家的出现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按照这一标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从距今5100年前开始,长江下游等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继出现早期国家,跨入了文明社会。以翔实的考古资料和多学科研究成果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

二、提出了在距今5500年前,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等地的社会上层之间,形成密切交流,形成了对龙的崇拜、以玉为贵的理念,以某几类珍贵物品彰显持有者尊贵身份的礼制。各个区域文明之间形成了“早期中华文化圈”,为后来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历史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指出距今4500年前,通过与域外其他文明之间交流互动,从西亚地区接受了小麦、黄牛、绵羊、冶金术等先进的文化因素,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与此同时,原产于我国的粟黍及养蚕缫丝技术也向西传播。交流互鉴确实是推动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指出距今4300年前,长江中下游的区域文明相对衰落,中原地区持续崛起,在此起彼伏的早期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原地区的势力集团在与其他区域文明的力量对比中逐渐占据优势。在汇聚吸收各地先进文化因素的基础上,政治、经济、文化持续发展,为进入王朝文明奠定了基础。

五、指出大约距今四千年前,夏王朝建立,开启了中原王朝引领的文明进程新格局。经过约200年的发展,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建造了同时期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都邑,形成择中建都的都城选址,形成择中立宫和中轴线的宫室布局理念,形成以范铸法铸造青铜器的工艺技术,形成以青铜容器和玉礼器以及铃和磬等乐曲构成的礼乐制度。 上述这些发明创造构成了前所未有的王朝气象,很多文明因素被紧接其后的商王朝所继承。从存续时间、分布地域、都城规模、一系列发明创造以及对其后的商王朝产生强烈影响,证明夏王朝的存在是不容否定的历史真实。夏王朝创造的礼器及其蕴含的价值观念向四方辐射,东抵海岱,西至甘青,南到华南,北达河套,形成范围广大的中华文化影响圈。由此开始,中华文明从距今5500年到4000年期间的各区域文明各自发展,交流共进,转变为中原王朝引领发展的一体化新进程。

六、对中华文明演进的环境背景、发展动力、内在机制、特质等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

实施二十年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志的中国方案,为探索世界文明起源研究理论作出了中国学者的贡献;再现了各地区文明演进过程以及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进程中做出的贡献;阐明了由多源起源到中原王朝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引领者的一体化历史进程。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上述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立项单位科技部和组织单位国家文物局的精心组织,离不开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媒体的大力宣传,离不开民众的大力支持,也是参加工程的400多位学者共同努力结果。

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体会

我有幸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上汇报探源工程成果,亲耳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深邃,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的讲话,受到极大教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这是对我们400多位直接参加工程研究的学者二十年辛勤努力给予的充分肯定,令我们深受感动,倍受鼓舞。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探源工程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还有很多问题等待我们深入研究,仍有很多历史之谜等待我们去努力破解,深化探源研究仍然任重道远。

我们一定坚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加强考古学与历史学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机结合,多学科联合攻关,拓宽探源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8000—2800年,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加强文明研究相关理论阐释,加强与世界其他原生文明的比较研究,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文明演进道路与特质、中华文明基因的内涵与形成过程等重大问题。

与此同时,要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在国际上发出我们的声音,推介我们的方案,争取世界文明研究的话语权;要与宣传和文旅部门加强合作,以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形式,介绍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要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

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严谨的科学态度,更加宽广的学术视野,砥砺奋发、笃行不怠,潜心研究,自觉肩负推动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贡献!

[2022-06-11 15:45:29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陆进]:

谢谢王巍主任。下面,中国科学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将在线上与我们交流史前人群扩散、跨大陆交流与西部环境考古。

[2022-06-11 16:01:14 ]


[中国科学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 陈发虎]:

《史前人群扩散、跨大陆交流与西部环境考古》

1. 研究背景

人类演化、农业起源、文明起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事件,也是考古学、地理科学、遗传学等相关学科共同关注的前沿热点科学问题之一。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是探索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中国西部以内陆干旱盆地和高寒青藏高原为地理环境特征,人类活动历史悠久,考古遗存丰富,更是史前人群扩散和跨大陆交流的枢纽。过去十年间,西部环境考古团队在人类扩散、跨大陆交流、丝路文明和文化交流历史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西部环境考古研究聚焦国际学术界三个前沿科学问题:1、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定居历史;2、跨大陆交流与农牧业发展;3、气候环境变化与文明演化。甘肃具有丰富多样的考古遗存,是华夏族群和中华文明演化的关键地区,见证了“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甘肃及其周边是开展考古和环境考古的关键区域。

兰州大学开展环境考古研究至今已有近30年历史。上世纪90年代,陈发虎教授等开始关注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与环境演变之间的关系,并带领安成邦、颉耀文等组建了环境考古团队;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董广辉、张东菊、黄小忠等先后加入团队;第二个十年间,团队陆续产出了系列高质量成果,相关研究陆续在Nature、Science、PNAS、中国科学、人类学学报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2016年成立了“西北及中亚环境考古中心”,团队多个成员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显著增强,研究成果入选国际十大考古发现、国际十大科学突破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等。

2. 主要研究进展

2.1 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过程与动力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是人类最难定居的地区之一,但其却是藏、夏尔巴等高原族群的家园。研究史前时代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过程与动力,对于探究人类适应高寒缺氧极端环境的过程和机制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具有认识藏族人的起源、维护民族团结的现实意义。

甘肃夏河甘加盆地的白石崖溶洞遗址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上世纪80年代,一位在溶洞修行的僧人意外发现一块古人类下颌骨化石。2010年开始,团队围绕这件化石和白石崖溶洞开展了多年野外考察和研究。测年和古蛋白分析显示,这块下颌骨属于一个16万年前的丹尼索瓦古老型智人。丹尼索瓦人是一支神秘的早期智人,这一发现更新了现代智人首先占据高原的旧有认识,将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历史提前了10万年以上,也为揭示丹尼索瓦人的体质形态提供了重要信息。相关成果在Nature杂志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随后,团队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在白石崖溶洞开展了进一步的沉积物古DNA分析。结果显示,石器显示的人类活动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19万年,古基因解释的丹尼索瓦人曾在距今约10~6万年,甚至晚到距今4.5万年均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他们可能为今天的藏族人、夏尔巴人提供了适应高寒低氧环境的EPAS1基因,这一结果为揭示人类适应高原缺氧环境生理机制的根源提供了关键线索。

目前青藏高原地区生活着我国约1%的人口,探究人类何时、因何永久定居青藏高原地区对理解人地关系演化历程具有重要意义。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开展了长期、系统的考古调查、测年和动植物考古研究,提出了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三步走” 模式:距今5500年前以季节性游猎为生,距今5200年前粟作农业人群开始大规模定居到河谷地带,距今3600年前大麦和绵羊的普及促使人类永久定居至高海拔地区。

但大麦农业向青藏高原传播的过程是人群扩散模式,还是技术交流模式却仍不清楚。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与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合作,深入分析了大量现代藏族及其周边人群的线粒体DNA遗传变异数据,结合不同海拔农作物遗存的碳十四测年数据和人骨碳同位素数据,发现距今3600年前大麦农业向青藏高原的扩散主要是由中国北方粟作农业人群的迁徙所致,且来自粟作农业人群的遗传贡献显著影响了现今藏族人群基因库的形成。

至此,通过多年深耕,团队在史前人类探索和定居青藏高原的过程与模式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为勾勒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图景贡献了力量。

2.2 史前跨大陆交流与农牧业发展扩散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是不同文化系统间通过人群迁徙或文化交流相互影响、彼此渗透的过程。只有将空间分析与历时分析统一起来,才有可能既看到文化系统的自恰性和稳定性,又发现文化变革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史前跨大陆交流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农牧业扩散是其重要表现形式。植物种子化石在追踪史前跨大陆交流和农牧业扩散方面具有优势,因其是反映人类农业活动的最直接证据,易于获取和鉴定,也是理想的碳十四测年材料,被认为是史前人群的“文化标识”。通过对欧亚大陆出土动植物遗存及年代的对比分析,可梳理史前东西方交流的过程。

通过系统收集整理欧亚大陆距今一万年以来的遗址中的植物考古资料,结合动物考古资料、人骨同位素资料和测年数据,发现史前东西向农牧业扩散交流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距今10000–6000 年前,农牧业主要沿绿洲通道扩散;距今6000–4000 年前,农牧业扩散通道转至欧亚草原并出现东西方交流;距今4000–2200 年前,东西方交流主要通道转回绿洲,为汉代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农业技术的革新和传播是促进史前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通过植硅体分析、淀粉粒分析,同位素和测年研究,我们在甘肃天水大地湾遗址发现,约5500年前出现了与现代可持续集约农业内涵一致的粟黍种植-家猪养殖循环经济,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生产力,支撑了中国北方的社会复杂化进行。驯化于西亚的小麦、大麦和羊、黄牛在距今4000年前后传入甘青地区,随后被广泛利用,丰富了史前农牧业的结构。

农牧业的扩散对欧亚大陆人类活动时空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体现为农牧业的发展使人类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增强,人口增多,加上对耕地和牧场的追求,共同促使了人类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扩张。东亚季风增强期间,我国北方半湿润到干旱地区降水增加,大量农业人群开垦绿洲和草原,随后发生绿洲和草原沙漠化,发生大规模沙尘暴,农田、城镇和聚落废弃。植被自然恢复,而到了季风衰退时期,沙尘暴反而较少,说明至少2000年前我国的人类活动已经对季风边缘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了显著影响。

交通路网是史前跨区域文化交流的血脉。基于历史时期路网和考古记录及年代总结,发现史前南北向交流通道可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距今8000–6000年前,南北向交流通道无明显迹象;距今6000–4000年前,东线发挥着重要作用,西线可能已开通,但需更多证据证明,中线是否开通有待验证;距今4000–3000年前,三条线路同时发展;距今3000–2200年前,中线作用明显提升。

2.3 气候环境变化对古文明演化的影响

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本质属性是共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本质上可以视为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气候变化被认为是导致全球范围古文明兴衰的重要因素。

亚洲夏季风和中纬度西风影响下的区域,其在全新世的气候变化具有不同的演变模式,也对各区域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来自帕米尔高原西侧的石笋记录显示,距今5820–5180年前出现了一次超级干旱事件,导致了东西方交流干道从中亚绿洲转移到欧亚草原。山-盆体系是欧亚大陆中部常见的地貌单元,在柴达木盆地,气候温暖时期促进山地降水及冰雪融水增多,盆地中绿洲的扩展为古文化/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显示出“气候-水文-绿洲-文明”概念模型在西部干旱区的适用性。

3. 未来展望

考古工作是一项长久的文化事业,多学科交叉让考古事业焕发新生机。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希望继续整合兰州大学地理、考古、土木、化学、生物等专业的优势,积极申报“生存环境变化与丝路文明”国家创新群体,力争申报科技考古与西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中国西部为核心研究区,辐射中亚、南亚,聚焦人、农作物、家畜对中国西部寒、旱及高海拔缺氧等地区的生理和文化适应过程,构建中华文明在西部的发展历史;聚焦西部石窟寺、壁画和土遗址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呈现西部地区中国文明瑰宝的独特魅力。藉此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建立环境考古研究的创新策源地和人才高地,并服务于西部生态安全和“一带一路”国家倡议。

 [2022-06-11 16:01:44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陆进]:

谢谢陈院士。接下来,有请有请敦煌研究院院长、研究员苏伯民,分享敦煌石窟保护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022-06-11 16:14:44 ]


[敦煌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苏伯民]:

《敦煌石窟保护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一 敦煌石窟概况

自公元4世纪到14世纪的一千年间,古代艺术家们在此持续营建了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肃北五个庙石窟、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等一批石窟,统称为敦煌石窟,其中莫高窟是我国绵延最久、影响最大的石窟群,1987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莫高窟共有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和2000多身彩塑、5座唐宋木构窟檐。 

二 敦煌石窟的保护历程

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时,大量洞窟坍塌损毁,任人破坏偷盗,变成了破败不堪、满目疮痍,病害频生的一座廢墟,窟内的壁画脱落空鼓,颜料层起甲脱落,底层洞窟大多被风沙掩埋,保存状况岌岌可危。以常书鸿为代表的第一代莫高窟人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启了莫高窟的保护,如清除积沙、治理环境、保护洞窟、砌築围墙、制定制度。与此同时,开始对石窟内容进行调查研究,临摹壁画,逐步认识和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内涵和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1962年,文化部报经国务院批准,对莫高窟进行抢险加固工程,1963年加固工程正式开工,直到1984年,共完成了崖壁加固798米,洞窟407个。直至今天,所有经加固的岩壁和洞窟未发生过坍塌、倾覆等病害。1957年,国家派捷克专家来到莫高窟传授起甲壁画的修复工艺,后经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反复试验,找到了适合莫高窟起甲壁画的修复材料和工艺,抢修了1000多平米即将脱落的起甲壁画。同时,开展了空鼓壁画的边缘加固,加固了倾倒和骨架腐朽的彩塑260多身。

改革开放后,莫高窟的保护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敦煌研究院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的保护理念与技术,总结保护工作的经验教训,极大提高了保护的认识和水平,进入了科学保护管理时期。在遗产管理方面,我院在省人大常委会和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相关法律精神,积极配合和参与省文物局和省法制办起草制定了《敦煌莫高窟保护管理条例》,从法律上明确了莫高窟的保护对象和范围、保护工作应遵循的方针和原则。 

从1999 年开始,我院和国内外机构合作以敦煌莫高窟遗址为例,制定了《敦煌莫高窟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规划在对莫高窟的价值、现状和管理条件进行了全面评估后,制定总目标与实现总目标的原则、确定分项目标和实施分项目标的对策,具体包括保护措施、利用功能、展陈方案、管理手段四方面的内容。

在遗产本体保护方面,我院通过国际合作,学习先进的技术和保护科学方法,开展了石窟窟区环境与洞窟内微环境的监测研究、砂砾岩风化机理研究、风沙危害和防治研究、壁画材质分析研究、壁画病害机理研究、壁画修复材料和砂砾岩石窟岩体裂隙灌浆材料筛选研究、土遗址保护研究等,并独创了科学的灌浆工艺和脱盐技术,为治理莫高窟壁画同类病害找到了科学有效的材料和方法。

为查明游客参观对莫高窟长期保护所带来的风险,我院与美国盖蒂保护所合作开展了“莫高窟游客承载量研究”,该研究从评估莫高窟洞窟价值、保存状况和洞窟游客容量等几个指标,确定了我们可供游客参观的洞窟数量;通过一系列模拟试验,证明了引起壁画病害的可溶盐活动的空气湿度的范围,规定了洞窟湿度的上限,据此,我院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采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了莫高窟预警系统,确保洞窟环境在安全限之内。

另一方面,为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提高游客接待数量,樊锦诗院长向全国政协提出了建立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的提案,游客展示中心于2014年正式对外接待观众,经过探索并不断完善优化游客参观的管理方式,形成了“总量控制、线上预约、数字展示和洞窟参观”的新模式。2010年,在巴西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4届会议,对莫高窟的游客管理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明确写到“莫高窟以非凡的远见展示了有效的遗产地旅游管理方法以保护遗产地的价值,树立了一个极具意义的典范形象。”

近年来,我院积极申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聚焦壁画无损检测技术、可溶盐危害、壁画加固材料的评价和筛选、壁画数字化以及土遗址方面开展研究攻关,不断深化保护科学理论,并注重与工程实践结合,在壁画、土遗址以及岩体保护技术方面获得了多项新成果,为抢救性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也促进了行业保护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敦煌研究院就开始研究探索数字化记录珍贵敦煌壁画的技术和方法。已完成了莫高窟280多个珍贵洞窟的数字化采集工作。 2016年,正式推出“数字敦煌项目”,在国内外举行了多场展览,在网上推出“云游敦煌”小程序,与华为公司合作推出虚实融合的“飞天游线路”等。

三  结语

莫高窟70多年的保护管理实践证明,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着永久保存文化遗产的多方面价值为中心展开,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和保护技术均不可降低或影响遗址环境和文物本体的价值。在科学管理方面,需要保护管理者通过研究不断提升遗产价值的认知水平,并对遗产价值定期开展梳理和评估,从而制定与保护遗产价值相适应的保护规划,用于指导各项工作;在科学保护方面,要充分依靠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深入研究遗产构成本体以及周边环境退化的复杂因素和规律,研发综合技术和预防性保护体系,保护好珍贵的遗产资源。

 [2022-06-11 16:15:11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陆进]:

谢谢苏院长。现在,我们中场休息,请大家10分钟后回到报告厅。

 [2022-06-11 16:35:13 ]


中场休息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陆进]:

现在回到论坛。下面,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新伟,就马家窑文化和丝绸之路沿线史前彩陶文化作发言。

[2022-06-11 16:45:03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李新伟]:

《横跨欧亚大陆的彩虹:马家窑文化和丝绸之路沿线史前彩陶文化》

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的发掘,标志着现代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开启了以科学方法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重建中国古史时代的历程。仰韶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绚烂的彩陶,又被称作“彩陶文化”。我们对自己文明的科学探索,从一开始,就被彩陶抹上了亮丽色调。

仰韶遗址发掘的主持者,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注意到,仰韶彩陶与土库曼斯坦安诺遗址和黑海西北岸特里波利遗址彩陶颇为相似,据此中国文化“西来说”,引发争论,我们对自己文明的科学探索,从一开始,就具有国际视野。为验证“西来说”,安特生西进甘肃,寻找中西之间的“连接之迹”。甘肃在中国考古学诞生之初,就成为引人注目的地区。

百年过去,中国文化“西来说”早已烟消云散,中华文明的本土起源成为共识。百年过去,中国考古学的国际视野更加辽阔,跨越欧亚大陆的彩陶文化的相似性,虽是旧话题,更是新热点;甘肃史前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中的重要地位,也得到更强烈的关注。

在很长时间内,“中原中心”模式主导着中华文明起源的考古学探索。苏秉琦尖锐指出,这不仅让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受到“汉族中心、王朝中心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也使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关系若明若暗”。

“中原中心”模式认为,仰韶文化的核心地区在晋陕豫交界地区,甘肃地区是其边缘地带。其实,秦安大地湾遗址前仰韶大地湾一期文化的丰富遗存,表明在距今7000多年前,陇原已是孕育仰韶文化的核心地带;在距今约7000-6000年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时期,甘肃东部持续繁荣。去年新发掘的张家川圪垯川遗址为半坡类型晚期聚落,均与陕西临潼姜寨半坡类型聚落一脉相承,见证着陇原腹地与关中盆地的紧密联系。圪垯川遗址特征鲜明的半坡类型晚期彩陶,更证明陇原地区是完成半坡类型向庙底沟类型转变及庙底沟风格彩陶广泛传播的策源地。

距今约6000-5300年的庙底沟类型时期,仰韶文化成为当时覆盖范围最广,人口规模最大,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积蓄了最深厚的人力和物力基础。但距今5300年后,晋陕豫交界地区急遽衰落。大地湾遗址F901大型房址和新近重启发掘的庆阳南佐遗址宫殿式建筑表明,陇原地区坚守着仰韶文化传统,达到了新的社会发展高度,其人群更西进到甘肃西部,在距今约5100年,形成马家窑文化,经历了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个时期,持续千余年。

马家窑先民继承了庙底沟时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建筑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黍,以猪为家畜,在更严酷的生存环境中,坚韧发展,不仅进入洮河和湟水流域,并直入河西走廊,中华文明的发展,由此有了更辽阔的空间。

在各地彩陶衰落的情况下,马家窑先民却将彩陶艺术推向巅峰。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晚期,彩陶元素趋于曲线化,出现鸟鱼组合图像。庙底沟类型时期,掀起第一次彩陶艺术浪潮,彩陶图像或勾连回旋、或绽放如花,表现鸟在鱼体内破卵而生、以及成功转化后满天飞舞的场面,有万物繁育的吉祥寓意。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期彩陶继承庙底沟彩陶的主题,以更加繁缛变幻的形式表现出来。鸟纹羽毛飘逸,上下勾连,形成对鸟。半山期彩陶更加绚丽多彩,黑、红双色线条上密布小三角状锯齿,对鸟主题被强烈图案化,勾连成部分如同漩涡,或扩张成大圆圈,填满繁缛而充满想象力的图案,给人万物蓬勃孕生的感觉。进入马厂期,彩陶风格粗犷且更加图案化。四大圆圈纹和人形蛙纹盛行,万物孕育仍然是重要主题。

马家窑先民开辟的地区,正是中华文明通向欧亚大陆辽阔草原地带的门户之地,奠定了甘青地区在中西交流中的枢纽地位,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由此获得直通两河流域文明腹地、贯穿欧亚大陆的新鲜文明因素的激发。马厂时期,马家窑人群与从陇原故地发展而来的齐家文化人群一起,深入河西走廊腹地,引进冶金、畜牧羊群、种植小麦,掀起中西交流的第一个高潮。

令人关注的是,从中国的黄土高原腹地到黑海之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都曾经发展出以发达农业为基础的彩陶文化,连接成带,如同跨越欧亚大陆的彩虹。

安特生提到的土库曼斯坦安诺遗址,属于纳马兹加文化,形成于距今6000多年前,由科彼特山脉北麓的一片片绿洲农业聚落组成。其第二和第四期遗存(约距今6000-4500年)彩陶尤其发达,以大锯齿纹为典型元素,流行波折大三角和方格形构图。青海民和阳洼坡马家窑期彩陶盆的方格型构图,颇具纳马兹加风格,其间联系,值得深究。

安特生提及的特里波利文化,目前多被称作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年代为公元前4800年至前3000年,分布在黑海西岸和北岸,以小麦为主要农作物,牛和猪为主要家畜。金属冶炼技术高超。该文化中期到晚期早段彩陶发达,表现出与仰韶和马家窑文化惊人的相似,共有弧线三角和平行斜线组合、弧线三角内加圆点和旋涡纹组合、十字线间隔四瓣花纹、等图案组合。

要解答上述相似性是否为文化交流的结果,还有待于中间地带的新发现。但我们对彩陶文化带的关注,不仅是为了探究丝绸之路之前是否存在沟通东西的“彩陶之路”。彩陶文化带存在本身,已经会从两个方面引发我们“世界性”的思考。

首先,这些彩陶文化虽然均以农业为基础,形成大规模农业聚落和复杂的社会组织,具有相似的艺术表达方式,但随后的发展道路也大相径庭。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发生了和庙底沟类型一样的突然衰落,所在地区直到罗马帝国时代之前都没有发展出更复杂的社会组织。在纳马兹加文化地区,距今4000年前后,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和北方人群南下的压力共同促成显著社会发展,形成城邦国家,但随后止步不前。

仰韶时代末期的动荡整合,则在黄土高原积蓄起强大的社会发展势能,在距今4300-3800年的龙山时代,激发出石峁和陶寺的社会发展,其影响波及整个第一阶地的龙山时代文化。正是在此背景下,二里头文化完成了我们的文明第一个王朝的构建。

其次,彩陶文化带这一文化现象,为青铜时代和丝绸之路时期的交流奠定了文化基础,也赋予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深厚的文化底蕴。

踏入新的百年,中国考古学正应该坚守并拓展这样的“世界性”视野。惟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认识中华文明形成的独特道路,也才能真正体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谛。在这样的“世界性”视野中,甘肃在中华文明形成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2022-06-11 16:45:53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陆进]:

谢谢李主任。有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李六三,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相关实践探索作发言。

 [2022-06-11 17:00:33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 李六三]:

《贯彻新发展理念相关实践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习近平总书记5.27重要讲话再次为文物工作者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了根本遵循,为不断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水平提供了重要指引。下面,我汇报一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方面的实践探索。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国家文物局党组领导下,在文物保护实践过程中,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断探索文物保护利用新路径。

一、坚持创新发展

1、扎实做好创新基础研究。

2006年、2021年,文研院先后开展了全国长城资源调查和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通过调查,一方面摸清了我国境内历代长城和石窟寺的“家底”:15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4个县域现存长城21196.18千米,各类遗址43721处;25省(自治区、直辖市)现存石窟寺、摩崖造像共计5986处。借此机会系统梳理了二者的保存状况、主要病害及保护管理相关信息,为后续保护利用的创新发展打下了基础。

扎实的基础研究工作促进了行业标准化建设。目前由文研院编制并已发布实施的国家行业标准,包括《长城维修工程施工规程》等已有6项,有效推动了文物行业的发展。

2、应用和创新技术实现发展。

2014年,文研院建成“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是全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进行统一管理评估的国家信息平台。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防范与处置”项目,充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雷达干涉遥感等技术,提取多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建立各类遗产的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自然灾害风险图。此外,文研院以文物保护实践的需要为导向,积极开展专业装置、设备、材料的研发,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和著作权。

3、打造科技赋能创新平台。

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和任务清单,科创中心项目已列入国家102项重大工程,文研院在项目建议和概念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绿色节能与污染防控,努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科技创新平台,并将实现4方面创新。一是助力理论创新,借助大科学装置进行传统建筑结构实验检测,论证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理论科学性,从而构建区别于西方现代工业建筑理论的中国传统建筑理论体系。二是助力技术创新,探索文物本体材料性能及病害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对修复材料的研发和对修复工艺的标准化研究。三是助力设备研发,开展文物监测、无损伤探测、保护和修复的设备设施的研发工作,并为文保人员研发专业装备、新工具。四是助力管理创新,开展全域不可移动文物监测和大数据分析,指导预防性减灾及应急救灾理论构建与措施的研究。构建全域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应急指挥平台,便于国家文物局统一指挥调度。建立全国文物信息数据库,保障国家文化基因安全。       

二、坚持协调发展

在纵向上,多年来文研院通过承担大量的国家级、地方级文物保护修复、展示利用、设计规划等工作,力求在国家和地方文物事业发展方面发挥沟通桥梁的良好作用,积极助力文物事业发展上下协调联动。

在横向上,文研院秉承“开门办院”的宗旨,积极打通各相关领域和专业,通过与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高校,与中科院、林科院、中航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开展跨领域、跨学科合作,联合攻关文物保护关键性技术问题,携手推动文物保护行业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坚持开放交流

文研院与多国同行开展遗产保护研究合作与学术交流;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了一系列援外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展示了文研院和中国文物人的风采。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国际项目合作经验,建立了稳定的援外工程队伍,形成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

四、坚持发展共享

文研院通过开办微信公众号,建设门户网站,对文物保护项目施工现场展示、举办科普讲座,编写儿童科普读物等多种方式向社会传播普及文化遗产知识,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社会共享。 

下一步,文研院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做好文物研究、保护、修复和监测等领域理论创新工作。做好科创中心建设,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研院还将积极引进多学科人才,提升综合研究能力。进一步推动援外文物保护工程合作,扩大对外交流影响。通过编制文物保护利用规划方案进一步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让更多文物活起来,推动文旅融合,造福社会。

谢谢各位。

 [2022-06-11 17:00:53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陆进]:

谢谢李院长。接下来,有请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员赵丰,围绕世界丝绸互动地图:用丝路之绸讲好丝路故事作发言。

 [2022-06-11 17:10:22 ] 

 

[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员 赵丰]:

《世界丝绸互动地图:用丝路之绸讲好丝路故事》

一、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世界的通道

丝绸是中国的原创性发明,为人类文明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丝绸之路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通道,也是世界人民相互联系和交流的纽带。关注人类文明史的学者们一直在构建这种文明交流和互鉴的框架,也一直在研究东西方文化对话和互动的历史。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了丝绸之路,并画出了第一幅丝绸之路的地图。此后,丝绸之路渐渐为世人所认知,所接受。1991年,我国著名中外交流史专家、杭州大学教授黄时鉴专门为中国丝绸博物馆绘制了第一幅集陆、海、草三线的丝绸之路地图。

1990-1992年,UNESCO组织了有200多学者参与的、分为沙漠、海上、草原、游牧、佛教等五次丝绸之路的国际考察,历时近3年。2014年,中国联合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共同推动丝绸之路申遗获得成功,丝绸之路自此成为世界遗产。

2017年,UNESCO正式提出丝绸之路互动地图项目,同时在北京专家会议上商定,以丝绸作为丝路地图的试点项目,内容包括:丝绸的考古发现、蚕桑丝织非物质遗产、丝绸自然和工业遗产、博物馆中的丝绸藏品及丝绸主题的绘画作品,以及相关出版物及项目等。 

二、丝路之绸:国际文化遗产合作项目 

2017年“一带一路”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丝绸之路精神,其中在互学互鉴中讲到:“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这里既讲到了丝绸的商品层面,也讲到了养蚕的技术层面。

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直关注丝绸之路上的丝绸的传播和相关技术的传播与交流,于2015年6月,在丝绸之路成为世界遗产二周年之际,正式提出了“丝路之绸”的学术概念。此后,我们以展览策划为龙头,进行丝路之绸的学术研究。2015年10月,举办“丝路之绸:起源、传播和交流”展览。2016年9月,举办“锦绣世界:国际丝绸艺术精品展”。2018年6月,举办“神机妙算:世界织机与织造艺术”大展。

同时,我们开始以丝绸来构建新的丝绸之路地图,于2015年提出“绸连丝路”(Mapping the Silk Roads with Silk)国际合作项目设想,并启动了聚焦世界丝绸地图项目的多个不同方向的研究。如:桑蚕家养技术在世界上的传播,丝绸织机特别是中国原创发明的踏板织机和提花织机在世界上的传播,欧亚大陆之间的染料及染色技术传播与交流,等等。

此外,我们在合作伙伴和工作团队上也开始了准备。2015年,中国丝绸博物馆发起并组建了有20国学者参加的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此后每年都在世界各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考察各地丝绸文化遗产。同时,我们也和UNESCO丝绸之路互动地图项目正式合作,于2019年3月在西班牙瓦伦西亚组织召开了丝路地图的丝绸纺织专题会议,事后与UNESCO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这一项目。

2020年6月,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就在第一届丝绸之路周期间,“世界丝绸地图项目”官宣:文化遗产领域首个由中国学者发起、主导和多国共同实施的13国合作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将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丝绸相关遗产的数据采集,共同研究和展示丝绸起源、传播与交流的时空规律。 

三、重点研发:互动式数据与展示平台

(一)研究内容

2020年初,由中国丝绸博物馆领衔申报的“世界丝绸互动地图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被列入科技部的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其研究内容主要是:针对丝路沿线丝绸相关遗产的多元异构属性,研究丝绸文物起源、传播与交流的时空规律;研发丝绸文物在纺、织、印、染等环节相关技术参数的精细鉴别和产地溯源关键技术;研发丝绸地图图层与知识资源存储管理定位,形成基于云环境下跨地域、跨机构、跨语言的世界丝绸互动地图框架体系和运作模式;研发基于丝绸地图的互动知识服务技术,多终端、多模态互动展示与交互可视化技术;跨国别、多语种开展示范应用。其合作单位还有:浙江大学、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

(二)主要特色

从项目名称上,就可以看出“世界丝绸互动地图”的特色非常鲜明。1、丝绸:是指具有多元异构属性的丝绸相关遗产,包括考古文物、非物质文化、文献记载、图像遗存、生产工具等。2、地图:同时显示时间和空间多维信息,并能够展示丝绸的起源、发展、传播、交流等时空规律。3、世界:地图范围是从丝绸之路出发、到一带一路创意为主的全球化的世界。4、互动:这一概念包括由专家学者主导、一般爱好者参与、提供、展示、服务、学习的信息的众筹性、参与性和增长性。

(三)创新点

“世界丝绸互动地图”的创新点也非常突出。1、新的标注:丝绸文物(包括纤维与染料)的精细鉴别与产地溯源(时间和空间),2、新的平台:从空间切入的丝绸文物收藏、检索、研究数据库,目前已收集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丝绸文物、图像、文献、工具、遗址信息,共10443条。3、新的研究:从空间切入的世界丝绸发展时空规律研究。4、新的展示:人机互动的世界丝绸文化遗产展示方法。 

四、展望未来:融入智慧博物馆建设

2021年5月,这一项目平台“锦秀·世界丝绸互动地图”在《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上展示,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及国家文物局主要领导的肯定。

作为一个重点研发项目,“世界丝绸互动地图”将于2022年底结项,其主要成果将是一个称为“锦秀”的多语种世界丝绸互动地图时空管理平台。

作为和UNESCO合作的丝绸之路互动地图的纺织服饰板块,我们将于近日正式发布由赵丰和Marie Louise Nosch联合主编、Peter Frankopan作序的正式出版物:Textiles and Clothing: Thematic Collection of the Cultural Exchanges along the Silk Roads。

作为一个由中国学者发起、国际同行专家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这一项目将在2023年初在国际丝绸之路与跨文化研究中心(IIDOS)网站正式上线。

就在现在,我们已在线上同时启动了《中国丝绸艺术大系》和《世界丝绸艺术全集》两大项目,这两大项目均将加盟“世界丝绸互动地图”,成为地图中的强大数据库的信息来源。

同时,也在线上的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SROM也会以博物馆数字展示的方式,策划和组织大量数字展览,为世界丝绸地图项目提供更为广泛的传播空间和渠道。 

结语:

“世界丝绸互动地图”的目标是:

为行业提供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平台,广泛收集和保护丝绸遗产资源,吸引全球学者开展合作研究;为公众提供可视化、多语种、互动的知识服务平台,弘扬丝绸文化,与时代共进,与人民共享;与UNESCO开展紧密合作,促进中国特色文化遗产的国际表达。

“世界丝绸互动地图”的意义在于:

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寻找中国特色,在中国文化遗产中寻找世界共识,在传统和历史基础上自然地运用世界丝绸元素,讲好丝绸之路故事,让文物活起来,让中华文化走出去。我们欢迎全国和全世界的同行参与共商、共建、共享这一世界丝绸互动地图平台。

 [2022-06-11 17:10:52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陆进]:

谢谢赵馆长。下面有请苏州市文物局副局长陈瑞近分享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苏州经验。

[2022-06-11 17:20:32 ] 


[苏州市文物局副局长 陈瑞近]:

《效益集成 全民共享——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苏州答卷”》

苏州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名副其实的遗产城市,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世界记忆遗产”。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92处。其中,文物建筑在各级文保单位中占比78%。2020年,苏州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区创建名单,一年多以来,苏州通过社会力量,助力示范区建设,为文化遗产全民共享交出了“苏州答卷”。

一、制度先行

编制完成《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将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列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的核心任务一体部署。修订《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苏州市区古建筑抢修贷款贴息和奖励办法》,制定《苏州市传统建筑和古建筑保护更新与修缮利用工程实施意见》《苏州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办法》《保护区、姑苏区名人故(旧)居认定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存量建筑盘活利用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益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为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提供了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撑体系。苏州市明确由姑苏区政府制定直管公房腾迁和修缮利用计划并实施。市、区两级国资部门联合组建了“苏州名城保护集团”,作为核心区内实施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和城市更新的主要政府平台,配合姑苏区政府加快开展直管公房的收储、投资建设、开放运营等工作。

二、科技助力

1、实施“文物建筑建模工程”

运用移动测量、三维全景、无人机影像采集技术等手段进行信息采集,精确还原文物建筑全貌和细部构造。已完成云岩寺塔、瑞光寺塔、全晋会馆、胥门南城墙等多处建筑的三维扫描和数字建模。

2、打造“文物智慧监管平台”

将云岩寺塔预防性保护与监测预警系统、苏州市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苏州市大运河监测平台等文物信息系统进一步整合,同时加载考古地理信息系统和考古基础信息管理,打造“苏州文物智慧监管平台”。选取重点文保单位进行文物建筑本体安防消防防雷、本体结构、微环境、动植物病害监测,实现实时安全监测和预警。

3、实施文物“智慧消防”工程

对多处居住类文保单位私房部分安装智能电气火灾探测设备,动态监测文物建筑电气安全情况,降低文物安全事故发生率。

三、社会参与

1、文保单位修缮利用项目

受建筑材质、结构、楼间距等条件限制,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受限,特别是在消防部分,往往无法直接执行最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苏州采取了“一宅一方案”的设计审查方式,努力平衡文物建筑改造利用和消防安全保障之间的关系。重点项目省保单位畅园由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置业有限公司、万科集团、苏州园林集团三方合作,保护修复后作为精品度假酒店的公共区域向社会开放。坐落于江南水乡古镇甪直南市上塘街的万盛米行旧址,在秉承“留形、留痕、留质”的保护利用理念之下,通过社会资本运作,改造成蓝朵叁伍斗企业文化基地。

2、名人故居修缮利用项目

苏州核心区内有200余处直管公房,大部分属于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因公私产权混合,使用人管理人情况复杂,用于居住场所的文物建筑保存情况较差,长期存在安全隐患。苏州市按照“文物建筑价值高者优先、房屋危险等级高者优先、居民改造意愿高者优先”的原则,进行收储、投资、建设、运营,以达到文物建筑安全隐患降压、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文物建筑综合价值提高的目的。在国资公司的参与下,顾廷龙故居、曹沧洲祠、陶氏宅园等一批名人故居修缮项目已完成,以新的姿态重现历史人文魅力。

四、全民共享

1、系统梳理文物资源

去年开始,苏州市核心区启动了“古城细胞解剖工程”,将19.2平方公里的文物建筑看作构成古城结构的“基本细胞”,以街坊为单元开展专项调查。2021年完成4个街坊102.1公顷范围内的对象信息采集,普查19类涉及4057处(项)保护对象。

2、重点推荐优势资源

以“古城细胞解剖工程”为成果,2021年,苏州市姑苏区举办了上市公司董事长古城保护说明会,发布了《古建老宅活化利用蓝皮书》,集中展示了隆庆别院、言子书院、董氏义庄等20处新修缮的文物建筑。目前,苏州基金总部已落户富郎中巷吴宅,一批文物建筑正在通过资产交易、房屋租赁、合作开发等方式吸引和对接万科、金海华、东吴证券等社会资本。

3、全面展示文物价值

文物建筑不仅要保护好、利用好,还要将其内涵宣传好、普及好。在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上,“博物知旅”主题旅游线路正式发布,将多项文化遗产串珠成线向市民群众展示。同时,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卫道观前潘宅为基底改造的苏州城建博物馆也正式对外开放。以苏州文物建筑为核心举办的“世间乐途——吴县文物数字展”和苏州宋元建筑研究等系列讲座在吴中博物馆举办,展示甪直保圣寺、双塔罗汉院、玄妙观三清殿等苏州遗存宋元古建筑的营造技艺和建筑魅力。

4、全民参与文物保护

苏州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工作的积极性一直很高,力量也很强。随着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工作的持续推进,强化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建设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苏州市拟于下半年正式成立“苏州市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独特优势,在参与文物保护的过程中,既可以承接政府扩散的一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也可以代表公众对政府的文保政策提出意见、加以监督,从而更好地参与到苏州的文物保护工作中来。

我们做了很多文物保护利用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意识到还有很多不足,比如社会资本参与的规模还不够大、时间节点还不够早;文物建筑资源利用的形式还不够丰富、价值还未能充分发挥;在相关征收补偿、转让收益、税费优惠等方面的政策还需进一步探索创新,相关部门登记、审批的程序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以让文物“活”起来为立足点,以制度创新、模式创新为着力点,以社会力量参与为助力点,深入推进示范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交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苏州答卷。

[2022-06-11 17:20:52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陆进]:

谢谢陈副局长。接下来,有请桂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张明道,就湘江战役旧址保护传承作发言。

[2022-06-11 17:30:52 ] 


[桂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主任 张明道]:

《牢记重托 不断提升湘江战役旧址保护传承水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88年前,中央红军过广西,经历了最为惨烈、最为悲壮的湘江战役,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数万红军英烈长眠在桂北大地,湘江之畔,至今,桂北地区还流传着民谣:“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莫食湘江鱼!”

湘江发源广西桂林的海洋山,流经兴安、全州两县190公里,湘江战役就发生在湘江源头桂林的兴安、全州县。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做好湘江战役红军遗骸收殓保护工作、规划建设好纪念设施。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也做出相应批示。

2019年2月,桂林市启动湘江战役烈士遗骸收殓保护、湘江战役旧址修缮、纪念设施建设等项目,同年9月全部完成。

2021年4月25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第一站,来到位于全州县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总书记说,今天到全州,我很高兴,是我多年的心愿;我在多次会议上讲到了湘江战役。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并对湘江战役遗骸收殓保护和纪念设施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

下面,从六个方面谈谈主要做法:

一、层层落实责任,多级联动开展湘江战役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工作

协调专家180人次,召开各类专题会议40多次,研究推进相关工作。中央、自治区、市县乡村多级联动,吹响集结号、打响攻坚战,制定《总体工作方案》《专项工作方案》,从讲政治高度,自觉落实责任。桂林市和桂北六县组织干部群众、志愿者近万人,参与史料征集、项目建设、遗骸收敛保护等工作。

二、做到规划设计、施工建设、标准要求高度统一

中央红军过广西历时19天,途经桂林6个县26个乡镇,行程296公里,留下了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有国保单位一处21个点,省保16处,市县保和遗址遗存登记点89处,馆藏革命文物近1100多件(套)。

1.统一规划建设。2018年12月,桂林市统一编制《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烈士纪念设施建设保护总体规划》,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上报中宣部。2019年6月,中央批复《总规》共68个项目,其中“一园两馆”5个、红军墓维修26 个、遗址遗存修缮14个、配套设施建设23个。

2.开展烈士遗骸收殓保护工作。对酒海井、耳目洞等217处、421个点的红军遗骸发掘工作,发掘收殓红军烈士遗骸82具、遗骸遗骨7465块,并统一在各县组织安葬。

3.规范展陈,做到统一定位、统一口径、统一认识。三个纪念馆,分别是三个阻击战发生地,为避免展陈同质化、差异化,一是解决湘江战役历史定位问题。二是求助专家,统一时间、地名、牺牲人数相关表述;三是到中央档案馆,南京第二档案馆收集湘江战役时期的电文电报;四是解决文物展示和鉴定问题;五是对接军事博物馆引入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六是帮助培训讲解员。

三、以遗址遗存保护为主,做到修旧如旧、生态古朴,突出革命精神传承

依据《总规》,坚持“不大兴土木,简朴节约”原则,体现“一草一木一英魂、一山一石一丰碑”。按照中央有关要求,在湘江战役纪念林的布局上,体现“山为魂、树为林、石为碑”理念,表现简洁古朴、自然生态,就地取材、生态环保。设置岩石、种植树木,形成石阵和纪念林。

四、明确管理职责,成立湘江战役纪念设施管理机构,不断提升湘江战役旧址保护水平

2019年9月5日桂林市成立桂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主要职责:做好湘江战役文化资源收集整理、保护挖掘、研究利用,开展宣传教育及学术研究。桂北六县成立相应机构。2019年9月12日三个纪念馆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7.3万批次,1300万人次。

五、抢救性整理、挖掘湘江战役史实资料,提升文物保护利用价值

1.开展文物普查与文化资源调查。收集文献资料、口述资料、实物资料、音像资料等。承担《湘江战役史实考辨》课题研究;参与《红军长征过广西》历史文献调研;指导广西师范大学申报《湘江战役研究》。整理《血战湘江—中央红军长征过广西》《纪念设施建设旧址保护图册》。

2.成立专家团队,征集宣传品、文创作品。收集本土专家湘江战役各类出版物、舞台剧、音乐作品、文创设计、影视剧作、文学文艺类作品67部(首),形成较为完整的湘江战役文化产品体系。

六、强化传承,讲好红色故事,当好红色传人,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为人民共享

1.建立统一宣传平台。打造了“红色﹒桂林”、“桂林红色旅游”网站和湘江战役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信息;

2.举办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开展文创产品、宣传语、LOGO,歌曲征集活动。建立VR全景数字博物馆,“网上祭英烈”活动;举办专业讲解、志愿者讲解、导游员讲解培训活动。开发党性教育精品课程,纳入教学培训计划。

3.开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湘江战役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景区。“血战湘江突破包围”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旅游精品线路。

4.编印《红星闪耀桂林》《红色传奇》等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开展桂林市中小学生“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红色教育研学活动。

我曾做过调查,2018年前,当地对湘江战役这段历史了解的人不到5%,2021年底,知晓度达到了90%。我认为,这就是湘江战役旧址保护传承的成果。

下一步,我们将始终不负一份关怀,牢记重托,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力量。始终扛起一份责任,坚决担当政治责任、历史责任、文化责任,科学谋划、系统推进,加强活态传承、创新发展,真正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立起来,切实提高湘江战役革命文物保护管理运用水平。始终践行一种精神,红军将士在湘江战役中展现出的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的革命斗争精神,不仅是留给桂林人民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让我们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履行新时代文物保护者的责任,做好红色文化的继承人,传承人。

谢谢大家!

[2022-06-11 17:31:05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陆进]:

谢谢张主任。下面有请吐鲁番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邓永红分享吐鲁番博物馆“流动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情况。

[2022-06-11 17:48:35 ] 

 

[吐鲁番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 邓永红]:

《践行文化润疆 增强使命担当——吐鲁番博物馆“流动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

近年来,新疆文博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立足让文物发声、让历史说话,以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深入开展文化润疆,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1全年,全疆组织开展“流动博物馆”巡展3613场次,覆盖14个地州,参观人数100余万人次。今天我以吐鲁番博物馆为例,向大家汇报我们新疆的博物馆开展的社会教工作,不足之处望大家指正。

一、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社教活动

(一)扩大“流动博物馆”覆盖面、提升影响力、推进常态化

吐鲁番博物馆认真落实新疆自治区文旅厅关于开展“流动博物馆”系列活动工作要求,制定了详细活动方案。一是主动出击,与宣传部、组织部、文广局等单位联合,借助政府搭建的宣传教育平台,在吐鲁番电视台、干部远程教育平台、“访惠聚”教育平台、政府网站和政府微信平台,播放《新疆是个好地方》“流动博物馆”系列微视频,搭建起市、县、乡镇、村、社区的宣教平台,受众面达到20万人次。二是与教育局合作,组织开展了大型活动“百所学校学四史 万名师生话党恩”,吐鲁番市100多所中小学校、10万名师生“同上一堂课”,开展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同时还开展了大型活动“情满中秋 喜迎国庆 万名师生颂党恩”“百年礼赞 红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比赛,让广大师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弘扬了民族精神。

三是我们以车载的方式,深入边远的农村、社区、学校,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流动博物馆的展览,先后送展到高昌区火焰山镇古城村、托克逊县伊拉湖镇、鄯善县辟展镇乔克塔木村、鲁克沁镇赛尔克甫村、吐峪沟乡团结村、迪坎镇卡孜库勒村等地开展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先后举办巡展300余场次,讲解2000多场次,参与群众达10余万人次。

四是我们把“流动博物馆”延伸到清真寺、部队、企事业单位、敬老院等多个部门。今年我们以“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践行文化润疆 增强使命担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为主题开展“流动博物馆”活动,做到与时俱进,让历史赋予时代的主旋律。

(二)把“流动博物馆”办成群众喜欢的研学教育活动,让文物“活”起来,赋予历史更多的生命力、吸引力和亲和力。为丰富“流动博物馆”内容,深化活动主题,吐鲁番博物馆先后投入150万元研学资金,复原制作了吐鲁番出土的古代服饰、开发研学课程、购置了研学用品及生活用品。在开展“流动博物馆”活动同时,为当地村民、学生等开展了考古与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古代服饰走秀和关爱贫困学生等系列活动。同时还组织了新疆十二木卡姆民族歌舞表演、“大唐盛世”、“礼仪之帮”等古装舞蹈演出。所有这些目的是让历史穿越千年走到人们面前,让文物“活”起来,赋予历史更多的生命力、吸引力和亲和力,把“流动博物馆”办成老百姓喜欢的展览、历史普及、科普教育、研学实践和歌舞演出。丰富的内容、新颖的活动,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得到大家广泛赞誉。

(三)用好博物馆文物资源优势,开展“看历史、游家乡、爱祖国”群众性教育活动

吐鲁番作为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市”,众多的历史文物遗迹是记载新疆各民族血脉相连、休戚与共、共同开发建设祖国边疆历史的“活化石”。从2017年11月开始,吐鲁番市委组织吐鲁番的村民、社区居民、宗教人士、教师、机关干部到博物馆来参观,在没有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每天从吐鲁番的高昌区、托克逊县、鄯善县3个地方,分别向博物馆发10辆大巴车、共1500名观众来博物馆参观。截至目前,已有31.8万名。我馆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精心策划、周密部署,通过让大家看展览、听讲解、讲座、开交流会和共跳《麦西来甫》等多种方式,让各族干部群众在看与听的过程中,真正了解新疆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疆域、共同书写了祖国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中华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民族精神,从而教育引导各族群众透过吐鲁番历史文物,正确认识新疆历史、民族、文化、宗教等问题,增强“五个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吐鲁番博物馆开展的“看历史、游家乡、爱祖国”群众性教育活动,荣获“2021年全国文化遗产百强案例”之“文化遗产特色旅游活动开发”奖项。

(四)点亮博物馆奇妙夜,“梦回高昌·探索古代的社会生活”

博物馆奇妙夜活动,集参观、研学、餐饮、住宿为一体,使普通参观与深度文化体验相结合,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高品质社教活动,促进文旅融合,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活动内容如下:

(1)深度品读博物馆

在幽深而宁静的气氛中,由专家深度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探索丝绸之路交流与融合,感受古代文明的恢弘篇章。

(2)开展传承历史研学活动

活动一:“大唐西域记”专家讲座

活动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作体验

(3)品尝历史文化营养餐

吐鲁番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大量有机质文物得以保存,如葡萄干、红枣、梨、饺子、煎饼、馕、点心、羊排等,对我们了解古代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我们根据这些文物,特推出文化营养餐,在博物馆的奇妙之夜,听历史故事,品文化盛宴,体验古代的社会生活。

(4)倾听博物馆小夜曲 

欣赏萨塔尔独奏,品味天籁之音;梦回博物馆朗诵,玄奘情缘高昌,让游客感受博物馆的心灵之约。

(5)“梦回高昌”夜宿博物馆。

二、媒体宣传增效

2020年吐鲁番博物馆网上直播观看人数达到27.8万,在交河故城直播27万,2020年与央视新闻直播交河故城观看人数达到40.7万,2020丝绸之路周《遗产点亮丝路》直播接力活动观看人数达到11.2万。

开展的“流动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使新疆文博系统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对新疆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过程中,找到了精准有效的载体,使意识形态工作更加具体化、实体化。下一步,新疆文博系统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博物馆功能作用,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进一步扩大“流动博物馆”巡展力度和覆盖面,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疆篇章贡献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2022-06-11 17:49:03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陆进]:

谢谢邓副馆长。接下来,请甘肃省文物局局长程亮,围绕新时代甘肃省文物保护实践与思考作发言。

 [2022-06-11 18:07:31 ] 

 

[甘肃省文物局局长 程亮]:

《新时代甘肃文物保护实践与思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我发言的题目是《新时代甘肃文物保护实践与思考》。

一、甘肃文物资源概况

甘肃是华夏文明形成发展的关键区域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交融的重要舞台。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厚独特的河陇文化、敦煌文化、民族文化,孕育了铁人精神、航天精神、丝路精神,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熠熠生辉。

甘肃是全国文物资源大省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甘肃保存有珍贵的古人类遗存,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证明先民早在19万年前就登上了青藏高原。甘肃史前遗址众多,大地湾一期文化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彩陶,南佐遗址展现出华夏文明的曙光。

甘肃素有石窟艺术之乡的美誉,拥有我国四大石窟中的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

甘肃是长城大省,是秦、汉、明三代长城的西起点。

甘肃是秦文化的诞生地,陇东南众多遗址见证了我国历史由奴隶制王朝走向郡县制帝国的关键阶段。

甘肃还拥有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中国邮政标志——驿使图,中国对西藏行使主权的见证地——白塔寺,中国石油工业摇篮——玉门老一井,中国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等众多重要的中华文化标识,为世界所瞩目。

甘肃既是文物资源大省,也是文物保护强省。长期以来,我们在国家文物局大力支持下,在甘肃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文物工作方针,努力探索西部地区文物保护利用之路,在确保文物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可贵经验。

二、新时代甘肃文物保护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视察甘肃以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集全省之力纵深推进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形成了党和国家高度肯定的,国内外同行公认的“中国特色、敦煌经验”。

我们积极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全面启动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加快建设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我们持续完善文物保护利用机制,构建起完整的文物地方性法规体系。加强文物机构队伍建设,实现了文物保护力量与保护任务相匹配。

我们统筹开展文物本体保护与环境风貌保护、单点保护与整体保护、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和平安工程,持续筑牢文物安全底线,有效去除文物病害隐患,逐步恢复文物原生风貌。

我们深化考古历史研究,不断厘清甘肃历史文化脉络,在古人类、史前文化、中华文明探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等领域延长了中华文明轴线。通过敦煌学、简牍学研究等国际显学与冷门绝学的发展,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博物馆和古迹遗址建成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通过深入推进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打造文物研学游特色品牌,融合构建文物大景区,实现了文化惠民,充分放大了文旅融合综合效应。

我们坚持科学赋能文物保护利用,立足甘肃保护实践,建成了全国最完整的文物科研体系平台,形成了涵盖土遗址、石窟寺和文物数字化基础理论、保护技术、修复工艺在内的一整套标准体系,服务全国文物保护。

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广泛挖掘、多维传播文物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以敦煌文化为代表的甘肃文物,活起来、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甘肃篇。

在新时代文物保护实践中,甘肃文博单位和文物工作者也获得诸多殊荣,形成了代表中国文物行业品质的“莫高精神”。

三、新时代甘肃文物保护思考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实践是理论的源泉。推进新时代甘肃文物保护开创新局面,必须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必须深刻认识掌握文物工作内在规律,必须全面学习贯彻和丰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系列论述精神。

(一)深刻把握新时代文物保护的历史方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和甘肃文物保护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文物保护局面发生历史性变革。保护利用并重,推动文物活起来是开启新时代文物保护新征程的实践基础;与时代共进、同人民共享是开创新时代文物保护新局面的现实依据;传承中华文明、推动文物赋能添彩美好新生活是新时代文物保护的根本任务。

(二)深刻认识文物保护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

经过70多年几代人的努力,甘肃文物已经脱离了毁坏灭失的风险,科学保护体系基本建成。但受限于文物自身体质、材质的脆弱性,赋存环境的特殊性,以及不可预见的突发自然灾害等原因,决定了抢救性保护必然是文物保护长期而艰巨的重任。

必须坚持保护第一原则不动摇,在有针对性实施好抢救性保护的基础上,大力推动预防性保护、主动性保护,构建更为科学完备的现代文物保护体系。

同时,要把价值阐释和传承利用放在文物各项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文物保护助力中华文明探源、中国历史研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广泛融入生活、破圈发展,进一步提升文物工作的价值意义,丰富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三)以改革为动力聚焦新目标开启新征程

推动新时代文物工作开创新局面,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心存敬畏之心。始终秉持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责任重大的观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文物保护利用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全省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化,引导广大文物工作者践行传承“莫高精神”,奋力建功新时代。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注重转化发展。特别要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全方位加强文物价值研究,系统阐释中华文明的时代新义与当代价值。在历史纵深中坚守文明之重,在时代发展中开创文化之新,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待历史文化遗产,批判地继承、广泛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中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必须坚持人民共享,强化融合发展。积极搭建开放共享的文物领域跨界合作平台,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盘活用好文物资源,大力推动公众普及,促进文物+教育、科技、创意、旅游、传媒,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赋能高质量发展。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扩大内需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文物工作通过公众考古、博物致知、文艺创作、文创开发、文化旅游等途径,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谢谢大家!

 [2022-06-11 18:07:57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陆进]:

谢谢程局长。

大家的发言都很精彩,涉及中华文明探源、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力量参与、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对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同时代共进、与人民共享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相信在座各位均有收获。期待今天的交流研讨和智慧火花,能够启发我们开展更多实践创新和政策突破。国家文物局将认真总结本次论坛成果,积极创造更多交流共享的平台,持续推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最后,再次感谢出席论坛的所有嘉宾代表!感谢甘肃省、兰州市党委政府、兰州大学的精心筹办!期待明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再相见!

 [2022-06-11 18:18:28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访问统计

Copyright Reserved 2014-2022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 京ICP备13034673号-2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网站标识码:bm72000002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