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11月8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2024年11月8日
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第一次修订 根据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根据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根据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部法律的决定》第五次修正 2024年11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第二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五号)[2024-11-0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五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11月8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2024年11月8日(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24-11-08]
(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第一次修订 根据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
文化·视点丨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施行,带来哪些变化?[2025-03-04]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2024年11月8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自今年3月1日起施行。时隔20多年第二次修订,在保持文物保护基本框架制度稳定的基础上,由8章80条增加到8章101条,增加了19条、修改了75条。其中有哪些新理念、新措施值得关注?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学习宣传提纲[2025-03-01]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司法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普法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通知,并印发学习宣传提纲,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学习宣传提纲》全文如下。
保护第一、有效利用 为文物保护筑牢法治屏障[2025-03-01]
自3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施行。这是继2002年文物保护法修订以来的第二次修订,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有何亮点,如何协调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和业内专家。坚持“保护第一”文物不可再生也不可替代,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修订暨文物事业“十五五”规划编制座谈会在西安召开[2025-02-16]
从“三个先行”看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2024-11-23]
- 霍政欣:为文物追索返还提供立法保障
此次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亮点和重点颇多,其中,增设专门条款对跨国文物追索返还事项进行规定尤为重要,甫一公布即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中期的百余年间,由于战争劫掠、巧取豪夺、非法贸易等原因,中国有数千万件珍贵文物流失海外,成为中华文明之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流失文物追索工作,将其纳入国家外交工作大局进行战略布局和系统推进,我国文物追索工作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
- 王云霞:更好发挥文物的当代价值和作用
11月8日,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公布。这是《文物保护法》自1982年实施以来的第二次全面修订,距离2002年首次修订已有22年。本次修订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中推动文物有效利用的相关内容无疑是一大亮点。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是文物工作的重点问题,也是文物法治建设的关键内容。2002年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规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强调文物利用必须“合理”,以防止因不当利用使文物遭受破坏。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必须切实提高文物保护力度,更加注重文物利用的效果和效率,更好发挥文物的当代价值和作用。在此背景下,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在继续强调文物要“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文物应当“有效利
- 赵鹏:夯实法治根基 赓续中华文脉
11月8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公布,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施行。从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开展《文物保护法》的修订研究工作,到2024年公布,十余年的修法工作终于画上圆满句号。光明日报邀请三位文化遗产法制领域的专家撰文,就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中的重点、亮点进行解读,以飨读者。文物保护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的保障。
- 陆琼:接续奋斗十余载 多方协作谱新篇——写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通过之际
因工作关系有幸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工作。在此过程中,深刻感悟新时代党领导下的文物立法工作守正创新、科学严谨,多方协作、万难可破,在修法中认真贯彻和体现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积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法工作,着力将我国文物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上升为法律,进一步完善文物法律制度框架,深入推动文物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
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落实“保护第一”,更好让文物“活起来”[2024-11-11]
来自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的报道|文物保护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2024-11-11]
文物“回家”,以归途为征途[2024-11-11]
聚焦文物保护法修订五大看点[2024-11-08]
中国修改文物保护法 增加“先考古、后出让”制度[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