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机构 | 文物保护与考古司 | 信息分类 | 行政审批,世界遗产 |
标题 | 关于河南省长城认定的批复 | ||
发文字号 | 文物保函[2012]945号 | ||
成文日期 | 2012-05-15 19:57:38 | 发布日期 | 2019-10-10 16:34:20 |
文物保函〔2012〕945号
河南省文物局:
你局《关于长城认定情况的报告》(豫文物〔2011〕381号)收悉。在你局、相关市县文物主管部门和长城调查队员的艰苦努力下,河南省圆满完成了长城资源田野调查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长城认定材料。根据《长城保护条例》的规定,我局已组织有关专家对你局报送的长城认定材料进行了审核修订,并请你局对经专家审核修订的长城认定材料反馈了复核意见。我局经组织专家评审,现就河南省长城提出认定意见如下:
一、认定河南省战国长城分布于11个县、市、区,详见附表。其中:
战国赵长城分布于卫辉市、辉县市、林州市、鹤壁市淇滨区。
战国魏长城分布于新密市。
战国楚长城北起鲁山县,经叶县、方城县、舞钢市、泌阳县,南迄桐柏县。
二、根据《长城保护条例》第九条的规定,长城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认定之日起1年内,将本行政区域内已认定的长城依法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请你局报请河南省人民政府依法将已经我局认定但尚未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长城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设立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管理,落实长城保护的各项基础工作。
三、经过长城资源调查登记并与长城防御体系相关的遗址遗迹(如居住址、碑碣等)都是承载了重要历史信息的不可移动文物。请你局协调、督促相关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相关遗址遗迹的研究,按照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公布为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并落实相关的保护管理工作。
此复。
附件:河南省长城认定表
国家文物局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