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15期(总第95期) 多省在普查期间加强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建设
- 发布时间:2025-08-21
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力量薄弱是长期以来文物保护工作的突出难题。普查期间,多地结合普查推动机构建设,壮大队伍力量。
吉林省加强市、县级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建设,实现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全覆盖。之前没有独立设置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长春等21个市、县新成立文物保护中心,核定编制186名。多市县明确文物保护机构编制数量,长春市、吉林市等4市编制不少于15名,四平市、辽源市等5市不少于10名,集安市不少于20名;靖宇县等19个县不少于10名,其余40个县不少于5名。提升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级别,经省编委同意,9个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明确为副处级(长春市为市副局级),60个县明确为副科级(长春市市辖区为市副处级)。省文物局增加行政编制3名。
山西省多地增加文物保护机构编制。长治市设立正处级建制的文物保护中心,核定编制60名。运城市稷山县整合文物保护中心职能,调整后核定编制65名。
江苏省多地新成立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增加编制。南京市成立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核定编制26名。淮安市淮安区考古和文物保护中心增加编制3名。盐城市阜宁县红色遗存保护利用中心增加编制2名。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喀什地区成立文物局,其中伊犁州文物局为副厅级,下设事业单位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州历史文化遗产研究院),喀什地区文物局为正县级。
据统计,普查期间,全国新成立20余家县级文物保护管理机构,20余家县级文物保护管理机构从挂牌机构变为独立机构,50余家县级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级别提升,140余家县级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增加编制。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建强,为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