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物新闻
视力保护色:
世界遗产大会边会宣介四川考古遗产保护工作
来源:新华社 日期:2025-07-17 作者:王松宇 字号:[ ]

新华社巴黎7月14日电  (记者王松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考古遗产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边会12日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由国家文物局及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中方代表在会上向各国代表介绍四川境内考古遗址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工作。

在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曲星表示,历史文献是现代世界了解古代社会及其文化信仰的重要途径,而考古遗产允许我们通过实物印证我们关于历史的探索发现。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考古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伙伴,中国不仅积极开展境内遗产保护相关工作,还通过签署信托基金等方式支持非洲等国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这也体现了《公约》主张不同文明加强交流互鉴,共同履行保护、展示与传承责任的愿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文化助理总干事穆尼尔·布谢纳基指出,技术理念不断更新已成为考古学发展新趋势。越来越多科学前沿手段被应用于发掘工作中,考古科学也更加重视多学科跨领域研究。各国政府对预防性考古的重视,也更加有利于保护考古遗产免遭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影响的破坏。

在主旨发言环节,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项目部负责人瓦莱丽·马加尔以墨西哥考古遗址保护为例介绍环境因素对遗址保护带来的挑战。她分享了墨西哥建立国家风险地图并采纳相容原始材料修复策略确保遗址保护可持续性,同时强调气候变化仍然是最大挑战。

哈萨克斯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委员德米特里·沃亚金强调法律保障和公众参与对考古遗址保护的重要性。他介绍,中亚地区2021年通过地区性框架对保护考古遗产这一不可再生科研资源进行规范整合,同时推动建立考古公园,面向公众推介考古文化传播价值。沃亚金向记者表示,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约十年前通过丝绸之路相关项目展开遗产保护合作,中国在考古研究方面有数据分析和成像技术等领域技术经验助力两国分享交流。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霍巍向与会代表介绍四川省运用开放式考古新模式,统筹并重预防性与抢救性保护,成功创建三星堆遗址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和三星堆、金沙、宝墩、邛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加强遗址整体环境改善的努力。

责任编辑:杨亚鹏
分享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