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信息
视力保护色:
江西瑞金探索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新路径
日期:2025-07-12 作者:苏春生 钟林芳 字号:[ ]

全国100多所高校在江西瑞金建立了“大思政课”教育实践基地;《“苏区精神永放光芒”主题思政课》入选2024年度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介十大示范项目……近年来,江西瑞金积极探索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新路径新模式,树立践行沉浸式、数字化、可视化、品牌化建设理念,推动革命旧址变身“思政课堂”,让革命文物成为“生动教材”,使参观活动化作“时空对话”,成功打造“大思政课”特色品牌。

创新红色陈列 让旧址课堂“活”起来

瑞金红色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至今境内仍保存着叶坪、沙洲坝、云石山等革命遗址12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近年来,为充分发挥革命旧址教育功能,瑞金大力推进革命旧址维修“苏区振兴项目”,按照最小干预原则,对70多处革命旧址进行修复,全面提升教育阵地建设。

突出“原”字活陈列。针对革命旧址陈列“千址一面”的问题,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在全省率先推出实施旧址原状陈列活化提升工程,根据每一个革命旧址机构职能等特点,征集丰富了苏区生活物品,并通过引入仿真人、电子油灯等现代技术,大力还原苏区工作场景和生活场景,切实增强红色历史的真实感和融入感。

突出“新”字活展览。融入声、光、电、媒等现代技术,完善40多个部委旧址的陈列展览,推出“刘少奇在中央苏区”“陈云在中央苏区”“中共中央宣传部在瑞金”等20多个辅助陈展,切实提升旧址展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突出“特”字活景观。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主题,建设“一苏大会”展览馆、“提灯晚会”雕塑群等红色新景观;以“勤政爱民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为主题,建设群众路线文化广场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心群众生活小故事雕塑群,切实增强红色景区的亲和力和渗透力。

创新红色表达 让历史课堂“动”起来

坚持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创新多元红色表达,让“大思政课”入脑入心。

挖掘红色故事,丰富教学素材。紧紧围绕理想信念、初心使命、纪律规矩等主题,深入挖掘整理出《“烈”字碑》《开“天窗”》《红井》《一封家书》等一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教育性的苏区经典故事,并将这些故事融入“大思政课”主题游径,增强学生研学体验的真实感和融入感。

打造情景项目,增强互动体验。在叶坪、红井、“二苏大”旧址等核心区域,因地制宜推出《选举》《打草鞋》等一批情景再现项目,策划创作“缅怀”“送郎调”等情景互动节目,有效增强课程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创新传播形式,拓展教育维度。精心推出《苏区精神永放光芒》情景故事讲演等节目,编印出版《红色故都瑞金》等书籍,制作“云游纪念馆”“馆长说馆藏”等红色主题微视频,进一步丰富了瑞金红色历史叙事体系,让红色文化传播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创新红色体验 让数字课堂“潮”起来

着力发展“红色+数字”,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与红色教育融合的新路径,通过科技加持、数字赋能,推动红色课堂建设“走新走心”。

上线VR智慧展馆,开启全景思政课堂。精心打造VR智慧展馆,全方位、多元化、多功能展示博物馆及旧址群实景,支持720度实景漫游。通过三维模型、声画介绍、动画等细节,最大程度集合展览素材与传播内容,打破时空限制,将红色历史“搬”到学生眼前。学生可通过触摸、鼠标、键盘控制等方式与展览实时互动,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让思政课在虚拟空间中“活”起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自主性。

打造数字互动展陈,升级沉浸思政体验。利用数字化技术丰富展陈形式,为“大思政课”注入新活力。通过电子触摸屏、多媒体展示墙、立体柱环绕式互动屏、沉浸式空间等,将文物与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多种元素相结合,打造出更加生动、立体的展览效果。学生可以亲手触摸屏幕,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在多媒体展示墙前,跟随视频感受历史的变迁;置身于沉浸式空间,全方位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让思政课在互动中“动”起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沉浸感。建设3D沉浸空间,重现历史思政场景。创新打造“穿越苏维埃”540度沉浸式裸眼3D体验馆,推出“VR畅游瑞金”超级滑板、《保卫瑞金》桌面互动游戏等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借助科技手段,让观众“穿越”回到苏区历史场景中,沉浸式体验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学生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历史知识,感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思政课在沉浸式体验中“潮”起来,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今后,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将通过系统化推进革命文物活化利用与“大思政课”建设的深度融合,持续探索铸魂育人的创新路径,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一是强化协同研究中心的枢纽功能。依托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打造“红色智库”,构建协作网络,建立革命文物数据共享平台。通过设立专项课题、举办学术论坛等方式,推动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体系,将中心建设成为革命文物研究阐释与思政教育创新的国家级示范基地。二是深化“大思政课”创新体系建设。打造“现场教学+云端课堂+实践体验”融合模式,深度开发系列精品课程。建立课程质量动态评估机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瑞金范式”。三是构建数字化教育新生态。运用5G+AR技术建设“永不落幕的红色展馆”,打造沉浸式思政教学场景。加大力度持续推动“红色基因库”项目建设,让更多文物资源“上线”,实现随时随地可看、可学、可分享。

(苏春生 钟林芳)

责任编辑:赵军慧
分享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