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至26日,“探元计划2024”共创营新疆站开放日活动在库车举办。活动聚焦克孜尔石窟烟熏壁画的识别、残缺壁画AI虚拟修复这一场景需求,推动本场景共创项目提升技术成效、优化平台应用、探索文物活化,共同见证克孜尔石窟在数字时代重焕光彩。
克孜尔石窟是古代丝绸之路文明孕育出的艺术瑰宝,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在自然侵蚀、环境变迁等多重考验下,石窟壁画面临着烟熏、残缺等病害问题,亟需以创新方式加快抢救与保护。为此,“探元计划2024”携手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展开深度合作,从众多精美的石窟中特别挑选第38窟和第161窟进行数字化修复。
据介绍,本次项目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第161窟被烟熏覆盖的壁画进行无损检测与图像识别,实现被覆盖壁画颜色层信息的提取,结合数字化手段实现壁画的虚拟复原;采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基于大模型和思维链策略的壁画补全平台,实现对第38窟缺损壁画的修复与复原。通过这些前沿技术,有望实现对被覆盖壁画颜色层信息的精准提取,为后续的数字化复原与呈现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克孜尔石窟及其他类似文物保护场景提供了全新的技术示范。
在分享及交流研讨会上。众多专家学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与技术方代表,为克孜尔石窟数字化保护提供新思路,共同探讨如何运用前沿科技为克孜尔石窟注入新活力。
据悉,在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指导下,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腾讯研究院、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共同发起“探元计划2024”,通过“研究+遴选+孵化+共创”的创新资助模式,聚焦文化遗产保护场景需求,征集前沿数字科技解决方案,焕活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腾讯集团、克孜尔石窟研究所、浙江大学、数字新疆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及景德镇陶瓷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库车市文旅局、拜城县文旅局等单位代表参加活动。
(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