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召开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新闻发布会
6月25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有关情况。本届大赛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 弘扬工匠精神”,将于7月3日至6日在四川省泸州市举办。届时,来自全国30个省市的293名选手将同台竞技。据介绍,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是迄今为止文物行业规格最高、项目最多、影响最广的职业技能赛事,是文物技能人才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重要平台。大赛共设金属文物修复师、陶瓷文物修复师、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木作文物修复师、泥瓦作文物修复师、考古探掘工6个比赛项目。参加发布会的同志就国家在文物技能人才培养、选拔、激励等方面的措施,大赛的亮点看点,各项工作筹备情况和安排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暑期博物馆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
6月27日,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暑期博物馆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坚决筑牢安全防线,对实施延时开放、夜间开放的博物馆,要加大保障和支持力度,确保安全开放。要增强优质文化供给,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针对暑期青少年群体较多的特点,加强资源整合和组织调度,强化优质文化集中供给。要提升开放服务水平,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加强指导,科学评估场馆承载能力,结合实际实施预约参观机制。要加强监督和指导,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严格履行属地责任,强化工作统筹,加强业务指导和检查,确保各项工作安全有序,会同公安、文化旅游等部门持续开展打击“黄牛”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公众基本文化权益。

山东
山东出台23条措施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日前,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共6部分23条,从文化遗产资源普查调查、系统性保护、制度体系建设到活化利用、传播交流等,全链条提出具体举措,全面加强山东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若干措施》要求,实行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对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实行挂牌保护,坚决防止搞建设性破坏和“拆真古迹、建假古董”,严格落实“先调查、后建设”“先考古、后出让”制度,探索“文化遗产数字化+产业化”共生发展模式,扩大文化遗产传播交流、实施文化遗产全球伙伴计划。

山东省考古遗址公园联盟成立
日前,山东省考古遗址公园联盟成立活动在山东省泰安市举办。山东省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倡议,全省4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2处省级考古遗址公园以及4家特邀单位共同组成,此次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山东省考古遗址公园从“单点突破”迈向“协同发展”新阶段。联盟要求,要全面提升山东省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能级与管理运营水平,打造一批彰显山东地域特色的考古遗址公园;成员之间要“抱团突围”,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破解发展共性难题;要推动遗址空间与城市规划有机融合,把考古遗址公园变成城市的“文化会客厅”、乡村文化振兴的“齐鲁样板”。

广西
纪念白莲洞遗址发现七十周年暨凤岩遗址考古成果交流会举行
6月26日,“纪念白莲洞遗址发现七十周年暨凤岩遗址考古成果交流会”在广西柳州举行。来自全国考古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共同探讨与交流白莲洞遗址与华南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凤岩遗址考古新发现等问题。会议分主题演讲和座谈交流两部分,与会学者就白莲洞遗址七十年的研究成果及其价值阐释与保护利用、遗址的发掘概况及意义、“柳江人”年代学的最新进展等问题展开交流。此次会议不仅为学界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也为深化凤岩遗址研究,加强白莲洞遗址的价值阐释提供了交流平台。会议以纪念白莲洞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和凤岩遗址新发现为契机,将有力凸显柳州市史前文化特征和内涵,进一步巩固柳州在中国史前文化中的地位。

贵州
铜仁市出台“文物十条”加强文物保护
日前,中共铜仁市委办公室、铜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旨在深挖铜仁历史文化底蕴,推动文化崛起,为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措施》立足解决当前文物工作面临的监管力度待加强、价值阐释待深化、机构人员待充实、监督机制待完善等关键瓶颈,系统性地提出十条具体解决方案,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立柱架梁。

甘肃
中国—东盟文化遗产主题对话活动举行
近日,由甘肃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主办的中国—东盟文化遗产主题对话在甘肃省天水市成功举办。本次对话活动以“守护文化遗产,共启发展智慧”为主题,深入探讨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着力推动双方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促人文交流,共启发展智慧。活动指出,2025年正值“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不断探索中国—东盟在文化遗产领域的交流合作、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之道,正是双方顺应时代发展、筑牢友好根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生动实践,将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持久动能。本次对话活动上,“数字中国创艺计划”正式启动。

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签署文物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签署《文物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为共同构建“司法+行政”协同保护体系,推进文化润疆、文明传承,注入了强大的司法新动能。该协议紧密围绕“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建立双方之间信息共享与交流、案件协作办理、联合调研与培训、宣传教育与普法活动、召开联席会议五大协作机制,为司法与行政在文物保护领域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香港
“唐风万里:多元交融开放的盛世”展览在香港开幕
6月27日下午,由国家文物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主办的“唐风万里:多元交融开放的盛世”展览在香港文物探知馆开幕。本次展览基于2024年中法合作举办的“中国·唐——一个多元开放的朝代(7至10世纪)”展览,分为唐代行政管治、长安城规划、人民生活、宗教思想、文人风雅、工艺技术、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景象,香港作为唐代海上丝绸之路节点的角色八个单元,展出来自10个省区市28家文博机构的200余件/套文物,以及29件/套出土于香港地区的重要唐代文物,呈现大唐兼容并蓄、多元开放的盛世风采,以及香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