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至27日,“一带一路”考古与东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复旦大学举办。此次研讨会是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旨在搭建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国际化交流平台,凝聚跨区域、多学科合作共识,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文化力量。
研讨会分为开幕式、主旨报告、分会场报告、闭幕式等。主旨报告环节,11位专家围绕丝绸之路考古所见的东西文化交互机制、丝绸之路跨国文化遗产保护路径等宏观议题展开探讨。四场分会场报告中,4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聚焦西北、西南地区丝绸之路考古发现,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海上丝绸之路瓷器流布、沉船年代和港口发展等议题,分享研究进展,交流多维观点。
会议由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等承办。来自新加坡、日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复旦大学、西北大学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记者从会上获悉,改扩建后的复旦大学博物馆将于5月全新亮相。

(翟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