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届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四川广元举行。会议由四川省文物局、山西省文物局指导,石窟寺文物保护工程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广元市文物局、太原市文物局联合主办,来自全国60余家机构15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广元,共同探讨新时代石窟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路径。
本次会议以“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推动石窟寺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为主题,聚焦石窟寺保护核心议题,重点围绕水害治理、风化防治等关键技术突破和区域考古新发现、文化交融研究成果展开交流;聚焦石窟寺考古数字化技术创新应用,推动研究成果创造性转化,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
四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石窟寺资源的富集省份。近年来,四川省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将石窟寺保护摆在突出位置,高质量完成了全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系统推进四川乡村石窟文化公园(景点、微景观)建设,促进文物保护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同时,加快构建四川省“1+4”石窟寺保护研究体系,持续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石窟综合保护与文旅融合等多领域创新,在“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践行中探索川渝石窟传承新路。
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自2022年成立以来,秉持“守护遗产、传承文脉”的初心,已成为推动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石窟寺学术研究、技术攻关、活化利用的重要平台。本次会议的研究成果,将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为传承中华文明基因贡献力量。
(赵军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