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空间信息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在国博举办。来自国内30多家考古文博单位、科研机构及高校的6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空间信息技术如卫星遥感、激光雷达、地理信息技术等凭借高分辨率、高效率、无损探测的独特优势,为考古学研究开辟了全新视野。此次研讨会聚焦研究成果分享与方法创新,设置遥感与地球物理考古调查、遗址三维重建与虚拟现实、数字景观考古、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考古大数据与人工智能5个专题,旨在促进空间信息技术与考古理论的深度融合,赋能考古新发现和新认知。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天地联合田野考古调查关键技术”为代表的一批科技考古项目,使遥感考古技术在文物考古领域的价值进一步凸显;随着遥感、地球物理等方法的不断成熟与日益完善,这些技术已成为考古研究的常规手段,在此推动下其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技术与实践将实现更深度融合;围绕考古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领域,要积极探索空间信息的新技术、新方法,推动遥感考古向智能化方向迈进,形成考古研究的新范式。
据了解,此次研讨会是2016年以来国博主办的第四届遥感考古领域专业学术会议。
(杨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