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信息
视力保护色:
2025夏文化论坛在周口举办
日期:2025-11-27 作者:豫文 字号:[ ]

11月21日至23日,2025夏文化论坛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举办。本次论坛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单位主办。

论坛以“‘夷夏东西’的考古学研究”为主题,设置文献记载中的“夷夏东西”、考古发现的“夷夏东西”、科技考古中的“夷夏东西”和近年来夏时期的考古新发现等四项核心议题,旨在全面总结夏文化研究成果,深化对夏文化和夏王朝的认识,促进夏文化传播。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夏文化研究前沿。

夏文化研究是中国考古学的重大命题,也是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的关键环节。研究夏文化对探寻文明根魂、增强民族认同与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论坛指出,要深化考古研究,加强理论探索,科学审视夏文化研究的基础概念、理论框架,构建概念明确、逻辑严密的夏文化理论阐释体系;要构建工作新范式,坚持田野考古发掘与资料整理、研究阐释并重,加快推进相关重点遗址的考古报告出版工作,促进田野考古与科技考古深度融合,推动考古与文物保护展示一体化实施;要汇聚共筑发展新动力,坚持全国考古工作“一盘棋”,联合各科研院所集中力量攻关夏商重大历史问题,鼓励建设国际开放工地,让国外学者关注夏文化研究、参与夏商文明讨论,增进国际认知、认同,助力文明交流互鉴。

论坛上,7位专家进行主题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赵海涛代表“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课题组介绍了近年来夏文化研究的新突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王豪介绍了南阳方城八里桥遗址的考古新发现。山东大学教授栾丰实、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袁广阔、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辉、河南大学教授张立东、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梁法伟等学者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夏文化研究的新进展。在分论坛上,24位考古工作者介绍了夏文化核心区及周边区域的考古新发现、研究新成果。论坛期间,还举办学术考察等系列交流活动。

据了解,自2020年起,河南先后成立了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二里头夏文化研究院等机构,为夏文化研究提供了专业的研究平台和学术支持;举办了多次夏文化相关的学术座谈会、研讨会等交流活动,促进了学术界对夏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广泛讨论。在夏文化研究过程中,河南始终注重多学科联合攻关,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地质学、环境科学、动植物学等学科都参与到了夏文化研究之中,为揭示夏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和特征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配合本次论坛举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选取三门峡三里桥、辉县孟庄、鹤壁刘庄、淮阳平粮台、漯河郝家台、驻马店贾庄、方城八里桥、汝州煤山、叶县余庄、禹州瓦店等30多处夏文化时期重要遗址出土陶器,在豫东考古中心举办陶器陈列展,集中展示夏文化时期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

(豫文)

责任编辑:赵军慧
分享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