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围绕“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主题,作主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十四五”以来,江苏文旅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扛起新的文化使命和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大责任,坚持文化赋能,扎实做好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这篇大文章,全省文旅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文旅融合从理念到实践、从“起势”到“成势”,成为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

发布会介绍,江苏聚焦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更好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的作用,同时,围绕赋能遗产文明价值,持续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截至目前,江苏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世界自然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座,这是江苏省作为中华文化重要发祥地和中华文明重要承载地的重要支撑,也是彰显地域文明价值的要素资源。
“十四五”以来,江苏全省实施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用220余项考古发掘成果实证“何以江苏”,常州寺墩遗址、盐城盐业考古等5个项目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无锡斗山遗址考古发现了长江下游迄今为止最早的史前城址。组织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已新发现文物点4312处,并推动出台《江苏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核定公布三批江苏省革命文物名录525处、9178件/套。积极构建更加完善的博物馆体系,全省备案博物馆和国家一级博物馆分别增至367家、26家。特别是围绕推动博物馆更有“看头”,出台省直博物馆“两高”政策措施,引导博物馆推出精品展览、延长开放时间、开发文创产品、打造夜游项目,实现了“创新一项机制,激活一个领域”的良好效应。2024年全省备案博物馆接待观众突破1.39亿人次,保持全国前列。着眼打造全域可游的魅力空间,提出并构建“两廊两带两区”发展布局,推动沿江沿河沿湖沿海地区文旅错位发展,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特色旅游线路产品。高质量建设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高水平建成运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成功举办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
下一步,江苏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持续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