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信息
视力保护色:
辽宁文博援疆精准施策 塔城文化遗产焕新颜
日期:2025-10-23 作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 字号:[ ]

“十四五”以来,辽宁省立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文博事业发展实际需求,从资金支持、人才帮扶、项目建设等多维度精准发力,为塔城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注入强劲动力,一系列援疆成果落地见效,让千年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也为两地交往交流交融搭建起坚实桥梁。

文博基础设施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根基。辽宁省援疆资金聚焦塔城地区文物保护关键项目,实现精准落地,打造以也迷里古城遗址为核心的额敏县也迷里展馆。这座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展览面积达500平方米的展馆,创新运用文物实物展示、多媒体互动、实景复原等现代展陈技术,生动再现宋元时期西辽都城的历史风貌与文化内涵。2023年10月开馆后,也迷里展馆迅速成为北疆地区文化新地标,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千年古城的历史印记,让沉睡的文化遗产“活”了起来。

此外,辽宁还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塔城地区红楼博物馆展览提升,进一步丰富展馆内容、优化展陈效果;推进塔尔巴哈台古城遗址修缮项目,守护历史遗迹原貌;组织专业团队完成遗址城墙保护修缮设计及塔城市莫洛托夫学校旧址修缮设计,为文物保护提供科学方案。同时,向塔城地区及各县(市)捐赠图书160套,为当地文博事业发展夯实知识基础,全方位筑牢文物保护根基。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工作开展以来,辽宁针对塔城地区普查工作需求,提供“保姆式”全链条支持,助力当地摸清文物“家底”。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考古研究院多次与塔城地区沟通对接,选派5名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专家团队赴当地开展文物认定工作。专家们通过现场指导文物保护、协助考古发掘等方式,手把手向当地文博干部传授专业知识与实操技能,有效提升了当地队伍的专业素养。2023年以来先后选派2名业务骨干,实施为期3年智力援疆的差异化举措,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懂业务、能干事的文博骨干。


专家团队现场开展设备操作教学


为满足普查实操需求,辽宁购置9台UG909型坚固型平板终端,配备至塔城7个县(市),用于文物点定位、数据采集与信息实时传送,大幅提升普查工作效率。同时,专家团队现场开展设备操作教学,确保普查队员快速掌握使用方法。针对普查标准与田野调查实操难点,辽宁还组织专业老师开展专题培训,结合真实案例详细讲解调查方法与技巧,帮助普查人员规范工作流程、提高普查质量。此外,专家组还协助塔城地区完成241处新发现文物点的认定工作,为后续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关键支撑。

辽宁省文博援疆,不仅为塔城地区留下了优质的文化基础设施,更通过专业技术帮扶,为当地培育了可持续发展的文博力量。在辽宁省的助力下,塔城地区文化遗产资源不断转化为文旅发展优势,推动当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援疆举措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下了生动注脚,促进了辽宁与塔城两地交往交流交融,让不同地域的文化在相互碰撞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新时代援疆工作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供稿)

责任编辑:杨亚鹏
分享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