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陪女儿去打卡上博古埃及文明展,没想到‘80后’狠狠怀了一把旧,在展厅里突然看见小时候喜欢的漫画男主角的原型——图坦卡蒙,真的很感动……”上海市民张女士激动地说。

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南门拍摄的美内普塔站像,这是上海博物馆首次把文物展品放在室外展出
自2024年7月开展到2025年8月17日24时闭展,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接待观众逾277万人次,其中近七成观众来自外省市和海外,展览的网络浏览量超300亿次,互动量近3亿次。近日,上海博物馆“深耕国际展览在地价值 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入选2024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
一展观世界:展现中国叙事视角
上海博物馆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联合举办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展出来自埃及的788件文物,这些珍贵的文物跨越8354公里,从尼罗河畔到黄浦江边,与上海博物馆精选的中国古代文物共同展出,通过“法老的国度”“萨卡拉的秘密”和“图坦卡蒙的时代”三个部分,从不同角度解读古埃及文明的深邃内涵。
这是中国国有博物馆首次与埃及政府合作、全面解读古埃及文明及展示其最新考古发现的大展。此次展览摒弃以往原装引进国外博物馆举办、多为木乃伊等墓葬习俗的古埃及奇观式展览做法,由中方独立策展,并且集中呈现了中埃联合考古的重大成果。“一个展览,讲述了一部浓缩的古埃及文明史。”展览首席策展人、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颜海英说。从北欧的小型专业博物馆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众多外国馆长们纷纷向上海博物馆成功举办此次展览致以祝贺和敬意。
在“金字塔之巅”的第二展厅——“萨卡拉之谜”,400余件萨卡拉最新出土的古埃及文物在世界范围内首次亮相。

中埃考古工作人员在萨卡拉
中埃联合考古起始于2018年,在极负盛名的卡尔纳克神庙区,中埃考古学家携手让尘封3000多年的孟图神庙遗址重新焕发光彩。2024年6月,中埃萨卡拉新出土文物数字化调查与研究项目在埃及启动。
在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看来,这是中国首次自主策划的古埃及文明展览,也将成为世界埃及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中国学者对古埃及文明的独特理解,为埃及学研究注入新的视角。更重要的是,展览显示了上海博物馆已有足够能力配置全球文物资源,以更恢宏的视角去讲述文明互鉴故事,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一展创纪录: “超级展”是如何形成的
近年来,中国文博大展精品迭出,在策展、立意、品质、叙事等不同角度“卷”出新高度。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为何能如此亮眼?
褚晓波认为,独一无二的稀缺性、“以我为主”的文化自信姿态,是展览火爆的核心密码。开展以来,展览引发了海内外高度关注,“我们预计展览会受到观众的关注,但开幕以来,观众的反响和热情依然超出预期。”上海博物馆原副馆长李峰感叹。

古埃及文明大展展厅内人山人海
上海博物馆在展览筹备早期就引入文创团队,为此次展览设计了上千款文创纪念品;展馆之外,上海博物馆还和旅游公司合作推出“上博号”古埃及文明主题游轮服务,丰富文化体验。人们可以在游轮上体验古埃及服饰换装、面部彩绘,品尝埃及美食,欣赏埃及风情浓郁的歌舞表演。上海博物馆与知名企业、重点商圈等联手,以古埃及文明大展为核心,创设“一站式文旅体验新场景”,大大激发了观众的文化体验期待。
今年5月8日至6月15日,“法老寻非遗”活动先后到访成都、西安、开封、杭州和南京等地,最后回到上海博物馆。活动与所到城市的特色非遗融合,设有“古埃及文明大展”主题车在城市繁华地段进行巡游,将展览热度辐射全国。

博物馆奇“喵”夜现场
展览期间,结合“萨卡拉的秘密”定期举办“博物馆奇‘喵’夜”活动,邀请观众携带宠物猫一同参观展览,在全球综合类博物馆中尚属首创,甚至吸引了欧洲观众抱着宠物猫专程来参加活动。展览闭幕之际,上海博物馆还隆重推出展览主题图书《金字塔在中国:古埃及文明大展炼成记》,向公众揭秘了本次现象级大展的台前幕后。
一展见未来:更多大展“正在赶来”
立足上海这个重要“窗口”,上海博物馆积极打造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枢纽平台,近年来围绕“大博物馆计划”重点打造“何以中国”“对话世界”“百物看中国”等系列展览品牌,构建上海博物馆展览的顶层布局体系。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是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大展系列中的重磅展事。展览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全球文明倡议。国家文物局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遗产主管部门在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物援外项目、中外联合考古、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形成一定制度、机制安排,并取得了积极的阶段性成果。上海正在利用独特的地域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和国际影响力优势,鼓励并支持有考古资质的博物馆、高校积极参与境外考古,在文化保护和文物修复等领域协同合作,扩大朋友圈。
未来,上海博物馆将用足用好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人脉和声誉,深度“链接”世界各地文博机构,不断主动出击,策划更多展览,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我们感到,上海博物馆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文化、强化博物馆资源全球配置和国际传播能力、拓宽博物馆中外文化交流路径等方面大有可为。”褚晓波感慨道,“下一个大展已经在路上,未来永远值得为之奋斗,也永远值得中外观众期待。”
(孙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