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58期 陕西省探索“文物定性、测绘定量”模式绘制陕西不可移动文物“一张图”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陕西省采用各地级市集中普查骨干力量打“歼灭战”工作模式,以县域为单元逐个推进实地调查。同时,按照统一数据管理、统一标准体系、统一空间基准的总体要求,在省普查领导小组指导下,陕西省文物局与陕西省测绘局深度合作,双方探索实施“文物定性,测绘定量”的工作模式,联合组队,充分发挥双方技术优势,有效提高普查效率和质量。

自普查试点开始,陕西省测绘局指导陕西省第三测绘工程院已向全省派出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次,编入各普查队,采用联合组队分工协作模式共同开展普查工作。按照“文物定性,测绘定量”模式,文物专业人员确定文物点,提出测绘范围和要求,测绘人员提供技术支持。普查中使用RTK技术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充分利用陕西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区划地形测绘成果,进一步加强了对高精度地形测绘成果的深度应用。探索内业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读与实地复核相互印证的方法,解决城市建筑区、山地等复杂地形条件下卫星信号弱、测绘难度高的问题,确保数据采集效率和精度。利用无人机采集不可移动文物影像,为普查提供了更为全面和精确的数据支持。文物和测绘人员组队采集文物数据,形成文物影像图、位置图、平面示意图等成果,有效提升了田野调查工作质效。

为加强普查测量质量控制,陕西省组建了涵盖考古学、测绘学、文物保护等多领域专家团队,已经组织18次78人次,对已完成实地调查文物的测绘数据及绘图成果进行全面核查与专业验证,确保普查数据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截至2024年8月26日,陕西省市县三级落实普查经费6330万元,已复查三普不可移动文物18212处,调查新发现文物750处,数量居全国前列。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