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主题分享

  • 发布时间:2024-06-08

6月8日,作为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重点配套活动,“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主题分享在沈阳举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陆进出席并作主旨发言,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彩云出席并致辞。


[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 金瑞国 ]:

尊敬的陆进副局长、郭彩云副省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主题分享活动。

今天上午,我们一起参加了2024年文化和自分享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共同学习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营造传承中华文明浓厚氛围。现在我们举办分享,继续深入探讨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重大课题。

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陆进,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彩云。出席活动的还有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和单位,国家文物局有关司室和直属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及文博单位,辽宁省、沈阳市有关部门、单位代表,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们。欢迎大家的到来!

今天分享的议程包括,请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彩云致辞;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陆进作主旨发言;请郭大顺等专家学者发言;以及小结。

首先请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彩云致辞。

[2024-6-8 14:30]


[ 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郭彩云 ]:

尊敬的陆进副局长,各位专家、各位嘉宾:

大家下午好!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隆重开幕之际,我们在此举办“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主题分享,共享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展望文物事业发展未来。在此,我谨代表辽宁省委、省政府,向出席分享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辽宁文物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辽宁,历史悠久绵长,文化底蕴深厚。从四十多万年前的庙后山遗址,到一万多年前的海城仙人洞遗址;从八千多年前的查海遗址,到五千多年前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从数量众多的辽代古塔,到以“一宫三陵”为代表的前清史迹;从独具魅力的五女山山城,到沉眠海底的甲午战舰;从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到抗美援朝战争遗迹,无不彰显了辽宁在中华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目前,全省共发现各类文物遗迹24115处,拥有沈阳故宫、清永陵、福陵、昭陵、五女山山城、九门口长城等6处世界文化遗产,15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强调要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全省文物和文化遗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们聚焦顶层设计,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成立由省委书记任组长的全省文体旅融合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文物和文化遗产相关工作。深入推进文物领域“放管服”改革,出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古塔保护办法等5项政策文件,累计争取20多亿元用于支持文物、古籍保护等工作。成功创建旅顺口军民融合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国家文物保护利用模式。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率先印发普查方案,迅速铺开相关工作。建立省市县三级文物安全联合巡查体系,全省文物安全状况整体平稳有序。

我们聚焦重点项目,考古研究取得新进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北方长城地带文明进程研究、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确证牛河梁遗址为中华文明“古国时代”第一阶段代表,将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线又向历史纵深推进了约五六百年。首次在“考古中国”发布马鞍桥山遗址红山文化考古成果,成功举办“新时代红山文化大讲堂”和“文明发端地 古国牛河梁”分享,进一步扩大红山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我们聚焦活化利用,革命文物焕发新生机。加强革命文物系统性保护,全省12个县(区)列为国家革命文物保护片区,冀热辽、东北抗联革命文物片区规划编制进展良好。在全国率先完成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专项调查,13项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工程按期完成。举办“守望丰碑 薪火相传——红色‘六地’革命印记主题展”,广受社会各界好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4家博物馆展览入选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入选数量居全国前列。

我们聚焦创意开发,博物馆事业呈现新气象。积极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全省备案博物馆达到130家,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文创产品爆款频出,馆校合作日益加强,一批博物馆超级IP 持续“圈粉”。开展异彩纷呈的社教活动,举办琳琅满目的数字展览,辽宁省博物馆“构建展览叙事体系,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入选全国首批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和合中国”展览获第二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生动展现了辽沈大地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下一步,我们将以承办此次分享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要求,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各项工作,让历史文化遗产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辽宁力量。

最后,预祝本次分享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在辽期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2024-6-8 14:35]

 

[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 金瑞国 ]:

感谢郭彩云副省长。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取得显著成效,借此表示敬意。也向辽宁省委省政府对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及本次分享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有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陆进作主旨发言。

[2024-6-8 14:44]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陆进 ]:

尊敬的郭彩云副省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值此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们相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辽宁沈阳,围绕“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举办主题分享。我代表国家文物局,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对长期以来致力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敬意!对精心筹办分享的辽宁省和沈阳市党委政府及相关单位表示衷心感谢!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提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深刻阐述“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发出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强音。一年来,全国文物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借此机会,我谈几点认识和思考,同与会嘉宾交流探讨。

第一,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实证了中华民族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这一时间轴上,中华民族的古代先民创造并延续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过了巨大努力和抗争,付出了巨大牺牲,确保中华文明历经曲折磨难而绵延不绝。生活在“现代中国”的我们这一代人要“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让中华文明继续成为人类文明的历史刻度,这就是“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的历史使命。

第二,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四大发明”以及漆器、丝绸、瓷器、生铁和制钢技术、郡县制、科举制等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今天,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只有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才能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而有效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第三,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新考古成果实证了中华民族在共同开拓疆域、共同书写历史、共同创造文化和共同培育精神中,完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到自觉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也必须建立在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基础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要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各民族交往的历史史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增强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第四,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与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人类文明的兴衰规律启示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对传统文明优秀成分进行继承和升华,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经验和知识结晶进行现代化的处理和冶炼;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对从世界其他文明传播和移植来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进行本土化的融会与贯通;从而实现熔铸古今、汇通中西,创造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第五,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文明面对的永恒课题,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基因,必将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始终坚持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向全世界讲好中华民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明愿景,以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文明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必须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绽放时代光彩。

一要坚持“大保护”,在守护文明瑰宝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文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修法,加强长城、大运河、红色文化资源等法规建设,筑牢文物“应保尽保”法治屏障。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建立系统完整的文物资源大数据库,逐步构建全面普查、专项调查、空间管控、动态监测相结合的文物资源管理体系。健全国家文物督察制度,压实文物安全责任,强化文物行政执法,严厉打击文物犯罪,加强城乡建设中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通过构建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完整传承下去,让人民群众真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二要实证“大历史”,在传承文明基因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集合国家文物科技力量,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夏商文明研究工程,进一步回答好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等关键问题。加强文物科技攻关,发展年代测定、古DNA分析等理论与方法,加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突破一批文物考古专用装备、材料、系统等。创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全国重点地区考古标本库房,提升考古遗址保护利用水平,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推动全社会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历史。

三要书写“大叙事”,在赓续文明根脉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等,发挥文物资源独特优势,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产品和高效的公共服务,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叙事。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构建国家文物鉴定体系,促进文物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好革命文物教育功能,生动传播红色文化。深化实施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推出更多文博类精品节目。建好国家文化公园、文物主题游径、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推动文物工作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

四要塑造“大格局”,在深化文明互鉴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贯彻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一带一路”文物交流合作、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等走深走实。加强中外联合考古、古迹修复、文物展览等务实合作。健全流失文物追索返还体系,促进更多流失海外文物回归祖国。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和管理,全力做好“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深度参与文化遗产国际治理,积极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缔约国大会副主席国职责,持续推进濒危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基金建设,构建稳定多维的政府间文化遗产合作网络,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同志们,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我们团结协作、共同推进。我们热切期待各地领导、基层同志,倾力文物保护利用,始终欢迎行业内外更多专家学者,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把祖先留下的珍贵财产世世代代传下去,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2024-6-8 14:45]

 

[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 金瑞国 ]:

感谢陆进副局长。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2023年12月,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成果,将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列为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重要代表,是中华文明重礼崇玉传统的重要来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演进格局提供了实证。我们荣幸地邀请到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辽宁省文物局专家组组长、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郭大顺,他的发言题目为《文明在于传递——牛河梁遗址“古国”特征再认识》,有请郭先生。

[2024-6-8 15:00] 

 

[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辽宁省文物局专家组组长、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 郭大顺 ]:

文明在于传承

——牛河梁遗址“古国”特征再认识 

2023年12月9日国家文物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成果时,李群局长提到牛河梁遗址为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在古国时代的第一阶段,大约为距今5800—5200年前后,以西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为代表。”对此我们从祭祀礼仪为主要功能的都邑级大遗址出现;南北轴线布局和中轴线的起源;原生型玉文化中心等方面加以解读。

古国概念是1985年苏秉琦先生在《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一文中以牛河梁的“坛庙冢”为主要依据提出来的:古文化是指原始文化。古城指城乡最初分化意义上的城和镇,而不必专指特定含义的城市。古国指高于部落之上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红山文化坛庙冢“是我国早到五千年前的、反映原始公社氏族部落制的发展已达到产生基于公社又凌驾于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的组织形式。”

以上说明,古国既具备国家形态基本标准,又保留若干原始性和过渡性。

一、牛河梁遗址“坛庙冢”为以祭祀礼仪为主要功能的都邑级大遗址

牛河梁第一地点山台具城址性质。一是,山台东、西、北有护坡石墙,陕北与内蒙古河套地区龙山时期多有护坡式城墙,研究早期城址城墙结构的学者称为。“依崖型”城墙,牛河梁山台为时代更早的护坡式城墙。二是,最新考古发掘证明,女神庙在台上,有学者提出,按中国传统,庙如在台上,应在台的北部,其实山台北墙内外也发现有庙的堆积,虽然未找到庙的原址,仍可确认,可称上庙(女神庙为下庙),从采集的残长16厘米、制作精细的大耳推测,上庙规格高于下庙,当为主庙。

除都邑级大遗址以外,牛河梁积石冢拥有具王者身份的中心大墓,这是红山文化具国家形态的主要标准。庙的半地穴和多室又联为一体;冢内南侧附属墓又不同程度保持原始性和过渡性。故牛河梁遗址是古国的典型代表。

二、南北轴线布局与中轴线的起源

牛河梁第二地点为正南北方向,只祭坛以北有遗迹向北延伸,正北1050米为女神庙与山台,其间有三座祭祀坑。这种北庙南坛、北方南圆的布局,也分别见于东山嘴、草帽山和半拉山遗址,所以,牛河梁遗址具有北庙宇南圜丘以南北中轴线布局的特点。

史前时期这种以祭祀为主要内容的都邑级大遗址和礼仪性建筑以南北中轴线布局,也见于良渚古城。良渚古城有统一的信仰—神人兽面纹,陵墓在城内;所以学者指出,南北450、东西670、高10米的巨型高台建筑莫角山(台基)有神居之所;多重堤坝是维护此圣地的。同时,莫角山台基为正南北方向,位置在古城的正中偏北,南设陆门且开三门,城外南部有祭祀遗迹。布局与牛河梁相同却更为规范,是继红山文化之后,开中国古代都城南北中轴线布局先河。

南北中轴线和祭天圜丘方位结构:以正方形—正方向—中轴线布局的祭祀礼仪性建筑,从三代、两汉、北魏、隋唐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作为中国传统礼制的最高形式,起源于红山,成熟于良渚,落脚于中原,传承于后世,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石。

三、原生型玉文化中心

作为红山文化腹地的大东北地区,以采集渔猎为主要经济生活,对大自然的敬畏尊重程度高,作为沟通天地神灵工具的玉器起源早;红山文化玉器从选料(河磨玉)、工艺(片切割和减地阳纹)到造型(动物题材为主)都以玉质地的最大发挥达到通神最佳效果为目的。龙、凤、龟、蚕等都为中国古代玉器和其他民族文化载体的传统题材

王国维释“礼”(禮)字初意:“象二玉在器之形”“盛玉以奉神之器”说明玉器为最早的礼品,红山文化玉器是玉礼器的典型。

以牛河梁为代表的红山文化的发达,除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以外,文化交汇是文明起源的推动力。举彩陶与玉器的互动为例,这是两种质地、技法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却在红山文化融为一体,红山文化的龙鳞纹就是吸收仰韶文化彩陶技法将本文化传统更加规范化并为后世继承的。红山文化还同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古文化有密切交流,玉仿贝还传达了来自南海的信息。

还要提出到的是,从红山文化的活动轨迹看史前考古与五帝传说。红山文化发展到高峰时在辽西突然消失,却在燕山南的桑乾河流域再现,是红山先人越燕山南下的进一步证据,这同古史传说五帝时代前期炎黄活动轨迹有相对应之处。

四、牛河梁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牛河梁地区置于山梁岗顶诸遗址点,按高低主次布置,形成人文建筑融于自然的大文化景观,不仅烘托了建筑群的意境,景观本身也为祭祀的组成部分,身临其境有“圣地感”。由此想到,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既指遗址本体也包括环境;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进入由重点保护到全面系统保护的新阶段,提高环境保护级别和力度为应有之意。为此,“恢复环境”应为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下一步建设的主要任务。

结语 牛河梁遗址反映中华文明特质:

发达的祭祀建筑与玉器等,在物质不充裕条件下创造,表现为精神领域的超前发展,是与大自然和谐沟通代表世界东方的“连续性文明”。不同经济类型不同传统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具包容性,更能促进文化创新;也会产生很强的凝聚力,从而在“文化认同”进程中达到最初的中国即“共识的中国”,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奠定第一块基石。不同传统不同经济类型的文化交汇还会产生强大的传承力,如苏秉琦所论:“围绕中国文明起源,对中国文化传统(长期起积极作用的因素)如何从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从涓涓细流汇成长江大河这个千古之谜”,“有些文化传统可能随社会的变化而消失,或被新的传统取代,唯构成民族特性的传统精神往往世代相传”。可见,文明起源同中华民族传统息息相关,多元汇聚也是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根本原因。

[2024-6-8 15:00]

 

[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 金瑞国 ]:

感谢郭大顺先生。今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强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勉励大家接续努力、久久为功,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下面有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凌明,他的发言题目为《守护长城家园 传承长城文脉》。

[2024-6-8 15:15]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凌明 ]:

守护长城家园  传承长城文脉 

各位领导专家、同仁,大家下午好,我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凌明,围绕今年自然与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适逢全国文物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延庆石峡村的村民回信和纪念邓小平同志、习仲勋同志“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题词40周年之际,结合遗产院近年来在长城保护研究方面的工作,我今天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守护长城家园,传承长城文脉”。

今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延庆石峡村的村民回信,强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同时亲切勉励乡亲们,要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长城保护做出批示。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嘉峪关长城时就指示“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

围绕长城保护的主题,我主要从长城保护的历程回顾、成果综述及后续行动计划三个方面向大家做分享。

一、长城保护历程回顾

我国长城保护起步较早,至今已形成了从最初的关注长城本体维修,到如今开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系统性整体性保护格局,并且也是较早开展公众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世纪50年代,首次开展长城保护工程: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第一次文物普查,北京、河北、甘肃、宁夏等省市开展了明长城调查。

20世纪80年代,对春秋战国、秦汉、明、金界壕等各时期长城进行了重要区域调查。在内蒙呼和浩特、河北滦平等地召开了全国长城保护座谈会。1884年,掀起社会保护热潮:“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募捐活动。1987年,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等3处长城列入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1世纪以来,持续深入实施长城保护工程。2003年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长城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开启全国长城资源调查、编制《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等九项任务(2005-2014)。实施《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开展重大文化工程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总结这些年来的长城保护历程和保护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摸清长城家底。经过长城资源调查,知道了长城准确长度,分布范围及其具体位置,具体构成与数量,保护管理现状,并将具备长城特征的文化遗产纳入《长城保护条例》保护范畴。明晰了长城时代:春秋战国、秦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西夏、明。长城作为完整防御体系包含的类型:长城墙体、壕堑/界壕、单体建筑、敌台、马面、水关(门)、铺房、烽火台、关堡、相关设施。长城分布在现行行政区划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7个地级市(州),404个县(区、旗)。

2006年至2010年,经国家文物局联合有关部门组织调查并认定,中国历代长城资源分布于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4个县(市、区),东西跨度4615公里,南北跨度2032公里,高程海拔0-3400米,总长达21196.18公里,各类长城资源遗存总数43721处(座/段),保护管理任务艰巨。

完善法规体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基础上。针对长城特点和保护需求,2006年10月11日,国务院正式公布长城专项保护法规——《长城保护条例》。国家文物局在开展长城保护管理过程中,针对各地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实际需要,组织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专业机构陆续编制并颁布实施了《长城保护维修工作指导意见》、《长城“四有”工作指导意见》、《长城保护员管理办法》和《长城执法巡查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条例》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细化和落实。长城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实施细则或专门法规。

提升管理水平。加强长城保护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协同化、科学化。经过多年已经积累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长城信息数据,包括全国长城历史文献、资源调查数据,长城资源认定数据和长城保护管理业务数据,这些数据全部与4万多个长城资源认定编码和地理数据挂接。

推广维修理念。推广长城研究性修缮,形成喜峰口,箭扣,大庄科等示范性段落。研发保护关键技术领域,如敦煌研究院在锚固灌浆、支顶加固、表面防风化方面深化试验,北京地区长城灰浆材料特性和工艺研究。

扩大国际影响。在2021年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长城保护状况报告(2019-2020)》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决议赞赏中国政府在公众传播推介、专项保护立法、现代科技应用、国际交流合作、缓解旅游压力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决议称,长城保护管理实践为各国开展巨型线性文化遗产和系列遗产保护贡献了卓有成效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2017年在中英两国副总理见证下与英格兰遗产委员会签署“双墙合作”协议。开展中英双墙合作,推动交流互鉴,扩大国际影响。

二、长城保护成果综述

在长城保护发展过程中,一大批具有学术水平、研究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校、相关科研院所、企业等参与了长城保护工作。在国家文物局部署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自2006年起设立长城保护研究的专门机构和队伍,协助国家文物局在专业层面促进和指导各地长城保护工作的开展。在将近20年探索中,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长城专业保护中心、研究咨询中心、综合数据中心和合作交流中心,最终建成中国长城保护研究中心,在长城整体保护中发挥了中坚作用。

中国长城专业保护中心。承担国家长城保护重大行动:长城资源调查与认定。开展长城保护信息化建设:长城资源数据库。提供保护专业技术支持:规范标准、项目管理、分级分类保护。保护队伍能力培养:长城保护管理、长城保护员培训班。

中国长城研究咨询中心。长城保护管理跟踪研究评估:长城保护工程十年评估,中国长城保护状况评估报告,连续发布中国长城保护发展报告。长城执法专项督察。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巡查。开展价值研究、保护状况综合分析、法规制度研究、预防性保护研究、长城展示利用研究等长城专题研究。

中国长城综合数据中心。建设长城资源保护管理信息系统总平台,包括长城资源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和中国长城遗产网。通过人工巡查+手机APP、前端监测设备、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手段,建设了长城监测平台和监测体系。

中国长城合作交流中心。2018年,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牵头,10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长城保护联盟”,41家单位加入联盟,为长城保护搭建起多方参与合作的平台。开展中英双墙合作,搭建起文明交流互鉴桥梁,为中英两国长城保护管理、研究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2023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率中国政府文化和旅游代表团访问英国,重启“双墙对话——中国长城与哈德良长城保护管理研讨会”合作机制。

三、长城保护行动计划

习近平总书记给八达岭长城脚下村民的回信,高度肯定了公众参与守护长城、传承长城文化精神、发挥长城带动乡村振兴等方面成就。站在历史新起点,下一步,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启动“长城保护传承六大专项行动计划”,全力做好新时代长城保护管理和展示利用工作。

(一)长城重点领域研究专项行动计划

积极组织跨学科重大科研项目,联合国内外各大科研机构、高校、从业单位,推动长城价值、长城阐释、长城考古、长城定额、长城保护利用技术指南等重点领域研究,为科学保护、有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二)长城重点点段保护专项行动计划

开展长城重要点段保护展示项目实践,形成2-3处示范点段,整体化推进勘察、评估、设计、实施工程,提升长城重要点段区域带动力。开展长城预防性保护项目实践,形成2-3处示范点段,推出可借鉴的不同材质长城预防性保护案例。完善中国长城监测预警总平台,为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长城保护管理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三)长城管理能力建设专项行动计划

一是开展长城管理状况年度评估,持续发布中国长城保护年度报告,全面宣介我国长城保护管理经验。二是深化长城保护管理法规体系研究,包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制度体系、长城国土空间规划协调体系、长城专项财政支持政策、长城开放试点及政策保障等研究。三是助力提高一线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开展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全国长城保护员片区培训,长城修缮技艺研讨班。

(四)长城价值阐释展示专项行动计划

一是构建长城遗产分区阐释体系,选择2-3片既有独立地貌单元特色的长城文化景观地带,开展长城价值阐释与展示系统化研究,通过场景叙事、解说系统、数字观览等多种方式,讲好长城文化故事。二是多方联动建设长城文化主题游径,结合户外骑行、徒步等活动,连接长城城堡,讲述长城历史故事、红色故事、营建故事、当代故事,以点段建设带动全线建设。三是推动多模式多样化长城展示开放段,结合区域各类资源禀赋及长城资源条件,探讨多样化的长城开放展示模式,构建既有长城博物馆、长城沿线村史馆展示集群。

(五)长城文化带动区域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一是活态传承长城城堡型村落和传统型村落,延续长城公众记忆;活化长城沿线乡镇村闲置资源,助推长城文化传播,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二是关注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采取教育、宣传等手段,帮助长城沿线延续非遗传统,使长城非遗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尊重。三是积极协助地方以长城文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挖掘区域长城价值及资源禀赋,通过“长城村镇”“长城人家”“长城产业”促推地方发展。

(六)长城文化传播传承专项行动计划

一是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开展中英双墙保护管理研讨合作机制,拓展中德双墙国际交流合作。二是充分发挥“长城保护联盟”作用,团结全国长城保护管理机构、科研院所、专业团队以及致力于保护长城的社会力量,通过开放式的交流与合作,凝聚共识,提高保护利用水平。三是策化出版优秀科研成果,包括研究文献、重点图书、数字产品,推动长城文化精神更多地融入当代。

未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将在国家文物局领导下,继续讲好新时代的长城故事、中国故事,积极引导社会各界保护好长城价值、弘扬好长城文化、传承好长城精神,让长城遗产可观、可感、可用,实现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

谢谢!

[2024-6-8 15:15] 

 

[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 金瑞国 ]:

感谢凌明院长。2023年杭州亚运会以良渚“文明之光”和数字火炬人前后呼应,展现了数智化激活文化遗产的生动场景。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等为代表的新兴数字技术与理念,对传统文化业态、内容和传播产生深远影响,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因此接触并喜爱上文物,进而成为传播文化遗产知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分子。下面有请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院长刘云浩,他的发言题目为《智能计算与文化遗产:那些瞻前顾后的基点》。

[2024-6-8 15:30] 

 

[ 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院长 刘云浩 ]:

智能计算与文化遗产:那些瞻前顾后的基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在座的各位都是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的中流砥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亲历者、见证人,刚刚各位领导、专家向我们讲述了我国文物保护与文明传承的动人故事和累累硕果,一代又一代文物工作者为焕活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明、讲好中华故事付出的心血实在是令人感佩,在解决种种棘手难题的过程中也展现出了伟大的智慧。回望过去,瞻望未来,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当承前人之智,开后世之明,撷科技硕果,与时俱进。作为今天在场嘉宾中来自另外一个行业——计算机科学——的代表,我与我的同行们一直致力于推动科技进步向各个行业的转化,尤其是通过智能计算为传统严重依赖人力人工的行业带来新的生机。所以今天我想从智能计算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谈谈,这一持续发展的新兴领域能为新时代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防、保、研、管、用带来什么。

纵观历史,人工智能从其萌芽到如今的蓬勃发展,走过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让我们从计算科学的奠基人图灵的童年开始讲起。其实近代西方哲学两个重要的思想流派: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很早就开启了对于世界认知的探讨,而在二十世纪初,数学家们寄希望于以数学描述世界的真理,并就数学是什么展开了世纪论战,以罗素和希尔伯特为代表,希尔伯特提出了23个难题,直到哥德尔证明了其中的两个,既数学既不完备也不一致,打破了人们对数学完美的幻想。图灵在研究希尔伯特问题时,发明了图灵机,回答了希尔伯特的第三个问题,即判定问题,该模型为现代计算机的架构奠定了基础,使得机器能够进行复杂的计算和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科学的序幕由此揭开。

智能科学的发展主要包含三个阶段: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计算智能指机器能够像人类一样进行计算和处理海量数据。感知智能同时也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是指让机器能够理解和处理来自外界的声音和图像信息,如语音识别和视觉识别。早在1967年,美国军方在越南战争期间部署了“雪屋”系统,这是最早的感知智能系统之一。此后,1998年的“智能尘埃”项目标志着军事应用中第一个物联网原型系统的诞生。我们团队在感知智能方向的早期成果,包括2003年的LANDMARC系统和2005年的煤矿监测与人员导航系统,进一步展示了智能计算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潜力。

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无处不在的设备、无时不有的连接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价值,人工智能正式走入万物互联的时代。可以预见,下一代的人工智能将是认知智能的时代,机器将试图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并进行思考和决策,辅助甚至代替人类完成复杂的任务。

此时此刻,我们不得不重新开始思考,人类真的具备了认知世界的智能吗?人类对世界的认知经历了从“实践指导实践”到“理论指导实践”,我们现在已不满足于科学发现,而是追求于客观的现象中产生对科学的理解。那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进行科学理解吗?

图灵早在1950年就提出了对于未来人工智能的两种设想,包括解决抽象计算的离身智能,和为机器搭载传感器,由机器自己探索学习的具身智能。离身智能主要依赖于互联网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具身智能强调机器与环境的交互,通过传感器获取信息并进行实时反馈。二者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科技高峰,智能计算在工业、医疗、交通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人工智能在感知理解、学习分析、控制与决策的强大能力为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开启了新的篇章,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发现和理解那些珍贵的历史文物,恢复失落的古代文明,保护人类的文化瑰宝免受时间和环境的侵蚀。为原来严重依赖具有丰富经验的人类专家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获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果。

DeepMind采用深度神经网络修复古希腊受损的石碑铭文,号称「Predicting the Past」(预测过去),他们以古希腊的岛屿名为该模型命名——「Ithaca」(伊萨卡岛),以表对古希腊文明的神往。这无疑能够帮助历史学家,更好地理解古代历史。2024年2月5日,使用人工智能破译2000年前上古卷轴的工作甚至登上了自然杂志的头版,科学家们通过使用X射线扫描高度碳化的古卷轴,并运用人工智能分割和墨迹识别技术对3维立体体素数据进行展开和文字预测,成功破译了卷轴5%的内容。而随着人工智能的表征能力越来越强,模型的规模越来越大、参数越来越多,我们希望乘着文化数字化的东风,运用已有文化遗产相关数据的深厚积淀构建知识图谱,并作为先验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结合,形成具有知识融合推理能力的智能文物大模型,并支持多样化的下游文化研究、文创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文物,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真正实现,智能计算为文物保护赋能,延续古今智慧火种,并最终反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螺旋上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瞻望未来,也回顾过去,从中汲取灵感和智慧。利用智能科技为文物保护注入新的活力,通过科技的力量,让历史的光辉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谢谢大家!

[2024-6-8 15:30]

 

[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 金瑞国 ]:

感谢刘云浩院长。在我国76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中,古建筑有26万余处,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对待古建筑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下面有请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曹劲院长,她的发言题目为《陈香弥远 旧堂新声——文物建筑赋能城乡高质量发展》。

[2024-6-8 15:45]

 

[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 曹劲 ]:

陈香弥远 旧堂新声

——文物建筑赋能城乡高质量发展

大家好,我是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曹劲,我今天分享的题目是《陈香弥远 旧堂新声——文物建筑赋能城乡高质量发展》。

我想分享几个案例,探讨如何在遗产保护与城乡建设的矛盾间寻求相容并存的关系,赋予文物建筑合理的功能,既维系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又将文物建筑再次融入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成为具有活力的、与城乡共同发展的一部分。

柏园是历史街区内一处破败的红砖洋房,环卫工人和司机居住的杂院。经过细致缜密的研究,发掘出一段尘封往事。1928年10月22日,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这里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国立考古学、历史学和语言学等现代人文学科的研究机构,聚集了一批享誉世界的学者,在考古学、古文字、民俗学、方言调查、人类学、民族学等多个领域取得辉煌成绩,奠定了中国现代新学术发展的起点。殷墟考古发掘计划在这里制定、敦煌学研究从这里起步。

2022年,在修缮工作的“绣花功夫”中,民国时期的水磨石拱券和水泥花阶砖一点点显露出来,这座建筑恢复了往日的容貌和尊严。在修缮前就确定了作为公共空间向市民开放的功能,西座首层作为阅读空间“粤书吧”。

西座二层为《此虽旧域 其命维新——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广州》的展览,向市民们讲述史语所在广州成立以及在此地、在各个学术领域所取得的开创性的成就。

曾经破败的杂院,今天成为街区里富有魅力的院落,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场所,已接待两万多人,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他们在热烈地分享最佳摄影角度,上传“最美柏园”;史语所曾经被遗忘的故事,激起市民们对于广州的热爱和自豪。

乡村里更有许多荒废的老屋,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由政府牵头整合流转石屋古村闲置文物建筑和传统建筑,通过文物保护、风貌继承、新建筑融合,历时3年匠心修缮,将邓村石屋建设成为乡村酒店。

邓村石屋依山傍水,田舍优美,风光旖旎,生态资源丰富。村前为半月形池塘、晒谷场及麻石路,村后为种植果树的后龙山森林,是典型的客家及广府文化的融合代表。村民多已不在老屋居住,闲置破败。

文物建筑严格按照不改变建筑原貌的原则修缮,其中祠堂和炮楼修好后作为酒店的公共空间,其余客房部分位于修缮文物建筑的外围,是在围寨已经坍塌的部分进行重建,遵循了场地的原有逻辑关系,延续原有居住功能。

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结合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资金,完善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和配套设施建设,对乡村空间环境进行了整体的保护和提升,保证文物建筑环境的完整。邓村石屋已成为热门乡村遗产酒店,文物建筑赋予场所独特的魅力,也带动整个村落从单一保护转化为乡村空间多样化的综合利用,形成生产、生态、生活多功能的复合场所。

近几年,潮州开始了古城保护与利用工作,从政府投入重要文物建筑的修缮开始,带动社会力量,百家修百厝,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2023年潮州接待海内外游客715.2万人次,同比增长153%,旅游收入69.74亿元,同比增长289.8%。通过遗产的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潮州,这座有着迷人过往的古城,正在迎接动人的未来。

2016年,广东省政府启动了南粤古驿道保护与利用项目。

南粤古驿道不是一个单纯的文物保护项目,它突破部门局限,住建、文化文物、体育、旅游、农业等多部门联动,各司其职,尽展所长,调动资源,共同投入到这一场保护与利用中去,通过深挖历史文化内涵,发展文化旅游、生态观光、户外运动、都市休闲等,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生态产品和文化产品,振兴乡村经济,推动城乡共荣。

首先在南粤古驿道上开展的是定向越野等户外赛事。选择具有一定规模、文物资源丰富的古驿道边的传统村落作为定向越野的比赛场地。

接着开展的是文化之旅。寻找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事件和人物,产生与驿道往来联系紧密而富有吸引力的人文素材,形成特定主题的文化之旅。

南粤古驿道文创大赛,青年学子走上古道,走入田间村头,撷取传统元素作为文创的设计灵感,帮助沿线乡村的土特产提升包装品质。少儿绘画大赛和驿路同游等活动,吸引了数万名孩子走上古驿道。

“古驿道如同血管一样连通了广东省各个城市和乡村的传统文化,围绕着古驿道开展的各项活动对整个广东省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发挥了巨大作用”。

11条古村庄形态完整、修复效果明显、配套设施完善的南粤古驿道精华路段,成为全省乡村旅游的爆款线路。古驿道网络串联起一座座古村落,曾经这些村庄因古道而兴盛,又因古道的凋敝而衰落,今天,再因古驿道的活化而焕发生机。

如今我们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不管是街区里破败的杂院,还是乡村里荒废的老屋,这些文物建筑在修缮并赋予合适功能后,都已经成为区域内最富有魅力的高品质空间;遗产丰富的古城,经过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而一条条文化遗产线路或文物,主题游径,串珠成链,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遗产保护之路,不仅需要情怀,更需要智慧。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文物建筑不是包袱,不是经济发展的对立面,而是城乡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2024-6-8 15:45]

 

[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 金瑞国 ]:

感谢曹劲院长。今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沈阳举办,国家文物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关于推进辽宁文物保护利用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近年来,辽宁省文物工作亮点频出,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赋能人民美好生活作出了文物贡献,也为全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辽宁经验。下面有请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伟才,他的发言题目为《锚定目标任务 加强保护传承 奋力推进辽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6-8 16:00]

 


[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 刘伟才 ]:

锚定目标任务  加强保护传承

奋力推进辽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业界同仁:

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分享。借此机会,我谨代表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向放弃端午小长假、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嘉宾表达敬意!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辽宁文物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深致谢意!

下面,我简要汇报辽宁的文物工作,敬请大家批评指导。

一、资源概况 

截至目前,全省共发现各类文物遗迹24115处,保存有各历史时期长城1300多公里,有世界文化遗产地6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02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处。

全省备案博物馆130家,其中,国有博物馆77家,国家一级博物馆9家。以辽宁省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旅顺博物馆为代表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抗美援朝纪念馆、雷锋纪念馆为代表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纪念馆,以大连博物馆、大连自然博物馆为代表的专题类博物馆,以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阜新查海遗址博物馆为代表的遗址类博物馆,都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全省国有单位收藏的可移动文物70余万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694件(组),红山文化玉器、历代书法绘画、古代少数民族文物、佛教文物、外国文物、清代宫廷文物等独具特色的馆藏精品蜚声中外。

二、工作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结合辽宁文物工作实际,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省各地、各部门、社会各界统一思想、通力协作、积极作为,切实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点做了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我省文物资源的独特优势,更好体现辽宁价值、展示辽宁力量。二是坚持文物“保护第一”原则,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全省各级各类文物资源管理,统筹好文物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管理好、守护好。三是坚持守好用好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深入挖掘和阐释“六地”红色文化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宣传和弘扬革命文化,促进文旅融合,赓续红色血脉。四是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系统梳理我省文物资源,深化学术研究,挖掘文物价值,创新展览展示,更好地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五是坚持文明交流互鉴,增强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利用好国内外文物交流平台,与国内外机构开展多种形式合作,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展示辽宁文化,讲好辽宁故事。

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工作新方针,对我省文物事业发展作出具体安排和部署,文物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一是考古研究取得新突破。马鞍桥山遗址红山文化考古成果首次在“考古中国”发布,牛河梁遗址被确定为中华文明“古国时代”第一阶段典型代表性遗址。二是文物保护取得新成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宁段)、大连旅顺口军民融合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成果显著,有效实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文物单位安全防护等重大保护工程。三是革命文物工作提升新高度。全省12处纪念设施和遗址被国务院纳入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冀热辽、东北抗联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成效显著,12个县区列为国家革命文物保护片区。四是文物展览展示呈现新气象。“山高水长”与“和合中国”展览均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2023年,全省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3368万人次,较2022年增长265.3%。五是文物赋能文旅融合开辟新路径。打造红色A级旅游景区59个,策划推广5条红色旅游线路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2023年,全省备案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27000余种,销售收入总计8000余万元,丰富了旅游产品。

三、目标方向

下一步,我们将紧扣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工作要求,锚定“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目标任务,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提升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着力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全面做好全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推进红山文化遗址联合申遗各项工作,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着力增强考古能力建设。推进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考古方舱和全国重点地区考古标本库房建设,积极培育考古遗址公园,持续做好牛河梁、小珠山、查海等重点考古遗址的保护利用。着力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公布第十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启动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工作,联合住建部门推进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评定工作。着力加强革命文物工作。公布辽宁省第三批可移动和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启动辽宁省东北抗联革命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筹划申报抗美援朝革命文物片区。着力提升文物活化利用水平。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和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创建工作,策划推出一批精品展览,持续推进文物与文旅深度融合。

文化辽宁,自然精彩!我们将在国家文物局的有力指导下,在各界朋友的关心支持下,守正创新,不辱使命,为传承弘扬中华文明作出辽宁贡献;山海有情,天辽地宁!真诚期待各位嘉宾常来辽宁,奔赴山海,叩问古今,共享美好生活。

谢谢!

[2024-6-8 16:00]

 

[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 金瑞国 ]:

谢谢刘伟才厅长。2023年9月,历时四年建设的甘肃简牍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千余枚见证丝绸之路繁盛的珍贵简牍首次集中亮相,通过声、光、电与场景相结合的融媒体方式,让被称为“冷门绝学”的简牍走近观众,彰显了典籍文献在文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全社会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下面有请甘肃简牍博物馆朱建军馆长,他的发言题目为《简述中国 牍懂丝路——融媒体语境下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新探索》。

[2024-6-8 16:15]

 


[ 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 朱建军 ]:

简述中国  牍懂丝路

——融媒体语境下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新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实现了长足发展。今年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最新博物馆发展数据显示,全国备案博物馆已达6833家,总量居世界前列。2023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4万个以上、教育活动38万余场,吸引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据2023年抖音《博物馆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上博物馆相关视频播放总量为513.4亿次,博物馆相关话题分享量同比增长558.52%。以上几组数据充分说明,进入新发展阶段,博物馆日益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着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不置可否,我国博物馆在掀起发展热潮的同时,博物馆事业迎来了大发展时期。

媒介是人类思维的延伸,传播是人类思想的扩张。博物馆作为多种意义交织而成的开放式空间,记录人类文明,见证社会进步,承载着集体与社会的共同记忆。融媒体因其独特的传播生态,重塑着博物馆在文化传播中的角色,深刻改变着博物馆传播格局。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需求,积极融入新媒体传播潮流,探索智媒时代博物馆传播新表征、新路径,是博物馆推动文化赋能美好生活、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

一、作为媒介的博物馆

传播媒介属性影响文明的走向及社会形态的演变,对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中传播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博物馆与新技术的融合发展,博物馆作为一种特殊媒介,其独特属性逐渐嵌入人们的生活,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等多种维度的连接,技术赋予了传播模式多种可能。也正因如此,博物馆在交互H5、短视频、AR、VR等应用中传播效果显著,延伸着受众听觉、视觉等多重感官体验,媒介功能属性进一步释放,其传播图景也发生着深刻变革。

二、博物馆传播图景的深刻变革

“博物馆+元宇宙”传播新场景兴起:“博物馆+元宇宙”创造了极为丰富的传播场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元宇宙成为媒介发展到最新阶段的产物。在元宇宙应用到博物馆传播之前,博物馆传播大多聚焦于具身性传播,数字技术的更迭,博物馆传播空间和边界被不断拓展,一种沉浸式的传播在博物馆传承弘扬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如2023年开年大展“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我馆作为主办单位之一,联合开发了线上超现实看展体验项目《古籍寻游记》,以虚拟方式展示代表性展品,通过创新技术增强展览交互的科技性和趣味性,在互动沉浸体验中融合中华传统文化,探索了展示文献文物和深化展览内容的新方式、新理念,赢得了年轻人的追捧和好评。

博物馆传播场域的时空偏向:数字化时代,人们体会到了不同于现实的时间感和空间感,而博物馆作为特殊的媒介,呈现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偏向特征。在时间偏向上,丰富的文物资源在历史长河中能够长期留存,决定了博物馆不仅是储存文物的公共场所,更是保存记忆和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空间偏向上,虚实边界的日益模糊,传统意义的空间距离消失,使博物馆传播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间,虚拟空间的传播不断延展,这种空间偏向也使得博物馆传播范围更广,受众覆盖层次更深。

博物馆多元传播模式共存:博物馆作为特殊的传播媒介,与一般媒介不同的是,它在人内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分众传播等多种传播模式上都有着独特的优势。人内传播是受众在参观博物馆时,首先将获得的信息进行解码,经过信息的提取和加工,于自我形成新的意义,成为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而在人际传播中,“社交”成为参观博物馆的第二大动机,对有相同趣味的受众而言,博物馆为信息的分享与传播提供了土壤,受众可以在多种社交平台进行对话互动,完成信息交换与意义生成。此外,以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为基石的系列传播行为,为博物馆的大众传播和分众传播提供了可能,进一步扩大了信息覆盖面。 

三、新时代下推动文化遗产活起来

为了持续加强博物馆影响力和传播力,博物馆在传播策略上应积极进行更多有益探索和多样化的创新表达,以新媒体赋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

(一)内容为王:搭建沉浸式传播新图景

海量信息中,受众注意力是极为稀缺的资源,而优质内容不仅是扩大传播效果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博物馆提升竞争力和话语权的关键所在。博物馆优质内容的打造,除了注重陈列展览的创新表达,也要注重物理空间之外的信息延伸,让优质内容借助技术实现突围,满足差异化受众的多样化需求。“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央视新媒体报道浏览量超过1.3亿次,龙年春节期间“简述中国·乐动敦煌”央视等媒体报道浏览量超过700万次,“夜游博物馆”直播全网总观看量突破300万次。

《简牍探中华》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档聚焦“简牍”这一重要题材的大型文化节目,以“简牍的前世今生”为线索,融合“实地探访+实景戏剧+文化访谈”三重空间的全新表现形式,借助高新视听技术,创新时空构造模式,讲述简牍古代诞生、近代发现、当代研究传承的传奇故事。

该档节目第一季共11期,每期90分钟,引领观众在有限的时间里触及并理解汉简的艰辛发掘、厚重承载和史学价值。其中围绕悬泉汉简、武威汉简、居延汉简等甘肃简牍播出5期综艺文化节目,自播出以来成为各大媒体和观众关注的焦点。主话题#简牍探中华#阅读量达4.8亿,累计覆盖微博用户超过23亿人次。

(二)多元渠道:构建立体化传播新格局

新媒体技术为受众提供了沉浸式、交互式、全景式、便捷式等特征为主的博物馆传播新场景,以往单向性传播模式已不再适用传播格局飞速变化的时代。加强渠道融合,打造新媒体传播矩阵,将传播范围无限延伸,挖掘更多潜在受众,是博物馆借助新媒体技术探索传播新路径的有效途径。新华社、《光明日报》《新华文摘》《香港文汇报》《中国交通报》以及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综艺频道、中文国际频道、新闻频道等各级各类媒体报道累计数千次。

(三)文化认同:注重以人为本的传播叙事

国际博物馆协会发布最新版“博物馆定义”重视社区参与和可持续性,强调博物馆与社会、观众是紧密联系的相关体,彰显公众参与博物馆的新范式,凸显了观众主动性的重要性。在博物馆传播中,重视人的主体性显得尤为重要。也正是源于观众角色的不断变化,博物馆角色也在不断丰富,唯有满足受众精神需求,才能不断提高博物馆受众粘性,为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打下坚实基础,凝聚起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

(四)群体共享:建设文明交流互鉴新舞台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博物馆作为消除文化交流隔阂的重要载体和媒介,首先,要加强与国内外各类博物馆的对话与交流,以美美与共为原则促进多元主体合作。其次,优化对外传播叙事结构,改进对外传播话语表达策略,有效的跨文化传播以信任和理解为前提,为了增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鉴,也要充分发挥自媒体强大的舆论辐射及传播力,搭建文化交流互鉴的桥梁,加强国家间的互相理解和尊重。

开馆以来我们推出了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简述中国——2023全国简牍书法大展;永生奇迹——长沙马王堆出土文物精品展;今年我们陆续推出“小故宫 大气象”瞿昙寺明清回廊壁画特展;鉴照古今—天水地区铜镜专题展;丝路印迹雕塑艺术作品展等各类展览,“简述中国”系列数字展览已全部上线,为推动简牍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博物馆作为特殊的传播媒介,在文化建设中的价值日益彰显。去年,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简牍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为指引,继续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活起来,更好地简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2024-6-8 16:15]

 

[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 金瑞国 ]:

感谢朱建军馆长。去年12月,由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倾力打造的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登上荧屏。该片系统追溯中华文明的根基、发源、形成与早期发展,串联起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交出了一份宏大、深邃又生动的时代文化答卷,获得广泛赞誉。我们特别邀请到《何以中国》总导演干超,他的发言题目为《以万缕深情,溯中华文脉,答“何以中国”》。

[2024-6-8 16:30]

 

[ 《何以中国》总导演 干超 ]:

以万缕深情,溯中华文脉,答“何以中国”

大家好!我是《何以中国》总导演干超,很荣幸能以传媒工作者的身份参与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强调“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由国家文物局、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文物局支持,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出品的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正是饱含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呈上的一份时代文化答卷。

作品依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最新发现,分《秦汉》《摇篮》《星斗》《古国》《择中》《殷商》《家国》《天下》8集,讲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历程和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故事,用创新的影像表达,解读“考古写史”,探源“何以中国”。

回想2021年春天,在《何以中国》的启动仪式上,李群部长曾指出,“《何以中国》的创作必须坚持立足学术,坚持服务人民,坚持面向国际,全力打造新时代文物传播精品”。这三个方面的坚持,成为《何以中国》节目组始终思考与秉承的重要原则。

首先,以考古写史,揭示“何以中国”。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何以中国》架起时空的长镜头,向着历史的最深处眺望,探寻中华文明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流转脉络。

在考古学专家的指导下,作品首创性地采取倒叙模式,第一集《秦汉》锚定“秦汉一统,四方攸同”的大一统气势点,自这一时期起,统一的“中国”成为延续至今的认同基础,《何以中国》以此为序章发出追问:独特的中华文明如何形成?秦汉之前是否有更早的中国雏形?引导观众追随考古学家的脚步,踏上万年的时光旅程,溯源至旧、新石器时代之交,见证中华大地的先民走向农业定居,组成家庭和社会,建立早期信仰与文化审美,开始五湖四海间的交流,形成区域古国和早期文明,开启夏商周的王朝时代,直至秦汉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伟大历程。

由此,《何以中国》从源头上揭示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结晶为深厚的“家国天下”情怀,升华为中华民族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更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

以人民史诗,谱写“何为中国”。

在厘清了文明根脉之后,如何让观众“在现场”感受历史的风?考古学“透物见人”的方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一方面,考古发现呈现了历史中的大人物、大事件,让今天的人们得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治理、社会制度、城市规划建设、高级制造技艺等方面的内涵;另一方面,考古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不曾见于历史文献记载,辽阔、生动的基层社会。

于是我们为每集都架构了若干故事情节,串联叙事主题,将宏大叙事和动人情节结合,静态的遗址、文物,被打开叙事的张力。埋在黄沙下的戍卒的书信、一对夫妻的墓葬、陶器上留下的一枚指纹……我们的中国的形成,有波澜壮阔,铁马金戈,也有婉转温柔,脉脉亲情。通过走进那些日升月落、炊烟袅袅的生活,便能感受中华先民如何在这片山河湖海努力经营自己的一生,垒就矗立历史长河中的巍巍王朝,支撑起人类文明的绵延。

例如,第一集《秦汉》以“简”为线索,观众们看见了秦楚战事中普通人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为己即是为家,为国亦是为家;看见了离家多年为国和亲、古稀之年才得以重返故土的解忧公主,以女子之身担起家国重任;看见了在敦煌附近的汉代邮驿机构悬泉置任职的啬夫弘,漫漫十八年间,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云,也写就了坚守基层的传奇……这一段段“格物致知”的文化旅程,擦亮了宏大历史中的人民底色。

以影视创新,传达“何谓中国”。

在对中华文明起源的不停追寻中,考古人实证了中华文明脉络。这些增强了历史信度、延展了历史轴线的心血成果,给《何以中国》提供了坚实的创作基础。为将之落实为精致而严谨的影像,我们努力吸纳中外纪录片的先进手法,期冀为观众带来兼具新鲜感和冲击力的文化盛宴。

相较于传统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在历史影像建构上,倾向于用“虚化”的意象或“局部拍摄”的表达,《何以中国》反其道而行之,设定了一个属于考古学科的学术目标,即复原古代社会。在上百位考古历史学家的指导下,根据考古遗址和出土文物作为参照,结合相关历史资料,还原物质面貌和文化图景,做到“每一幕都有出处”,呈现真实、可感、可信的历史。

比如,片中良渚的祭祀典礼,无论服装抑或王和王后身上的全套玉器,都参照文物真实还原、真玉制作;南越文王墓出土的漆木屏风,被化用在赵佗的宫殿中,铜灯、熏炉等小物件也按照出土文物的样式进行了复原;凌家滩大墓数百件随葬品,被按照原位重新摆放……小到衣服、饰品、纹饰、器皿,大到房屋复建、祭祀模拟、墓葬复原……我们以“考古级”的一丝不苟,在历史场景拍摄阶段共复原叙事场景220处、服装2268套、饰品1500件、道具3600余件。

纪实部分拍摄的重点之一是文物展示。我们发现在博物馆里,文物处于一种较为静态、独立的情境,它们离开原来所处的社会场景后,观众更多关注的是文物的物理特点和审美性。纪录片恰恰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通过文物组合拍摄,或者让它们回到出土环境或使用场景中,观众便能看到文物背后的族群和社会信息,以及蕴含的时空流变。

在三年时间里,我们走过全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等点位230余个,总行程超过4万公里。梳理学术资料共300多万字,脚本撰写字数达40万字。从视听再造、情景再现到戏剧重构,《何以中国》始终遵循电影级的高规格、纪录片的严谨性和视觉艺术的创新性,既希望给观众们以顶级的文化享受,也希望纪录片能具备长尾的档案价值。

自开播以来,《何以中国》广受各界好评,获赞“有深度、有信度”,“是一部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自信的极好教材”。大屏累计曝光超7亿人次,位列全国纪录片收视率首位。全网各端传播总量突破60亿次,同时高居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的纪录片热播榜、热搜榜榜首,用户评分均达9.5分以上。《何以中国》豆瓣评分高达9.1分,位列2023年度全网纪录片融合传播指数第1名。

纪录片通过海外电视落地渠道播出,覆盖美国、英国、法国等199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海外电视用户。国际版制作已正式启动,将以多语种版本,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这份成绩的取得,与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委宣传部各位领导的精心指导密不可分,与全国考古人、文博人的无私支持密不可分,与这个伟大时代里每一颗追寻中华文明的心密不可分。

2023年7月13日,我第三次登门拜访严文明先生,那时候《何以中国》已经完成了主体拍摄。时年91岁的严先生显得瘦削,但话语却仍掷地有声。他说:“中国文明就是多元一体,持续发展。没 有任何外力可以把中华文明推倒。我们中国人认识了自己的历史,应该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我以此作为本次分享的结束,并在这个特殊而重要的节日里,深深缅怀先生带给我们的信念和力量。谢谢各位!

[2024-6-8 16:30]

 

[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 金瑞国 ]:

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的精彩发言。

今天的主题分享,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际举措。与会领导、专家围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以文物保护利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及守护传承长城文脉、智能计算与文化遗产、文物建筑赋能城乡高质量发展、简牍传承中华文明、用媒体讲好文物故事等论题,阐释观点、交流思想、探讨理论,为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凝结智慧、凝聚共识,为搭建文化遗产与人民群众的桥梁、推动文化遗产事业成为全社会共同事业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思考。期待今天的思想碰撞和智慧火花,能够启发我们开展更多实践创新、推动更多理论创造。国家文物局将认真总结本次分享成果,积极创造更多交流共享的平台,持续推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最后,再次感谢出席分享的所有嘉宾代表!感谢辽宁省、沈阳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的精心筹办!期待明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再相见!

[2024-6-8 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