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文物科技创新分享

  • 发布时间:2024-06-07

6月7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主办,辽宁大学承办的“第四届文物科技创新分享”在辽宁沈阳举办,旨在共享文物科技创新最新成果,共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学术交流互鉴。

[ 辽宁大学副校长 霍春辉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辽宁大学副校长霍春辉,很荣幸能够有机会主持本次活动的开幕式。6月8日,我们将迎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值此繁花似锦、气候宜人的美好季节,非常高兴与大家共聚沈阳、相会辽大,共同参加由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主办,辽宁大学承办的“第四届文物科技创新分享”,共享文物科技创新最新成果,共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学术交流互鉴。在此,我谨代表辽宁大学,向前来参加此次活动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请允许我先介绍一下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其针(线上参会);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许红英;辽宁大学党委书记潘一山。

本次活动特邀专家有: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铁付德;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水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党安荣,辽宁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金旭东。

还有来自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以及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辽宁省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和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参会代表近120人。辽宁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全体教师及近百名学生也到场听会。

下面,有请辽宁大学党委书记潘一山院士致欢迎辞。

[2024-6-7 08:30]

[ 辽宁大学党委书记 潘一山 ]: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学者:

大家好!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辽宁大学召开第四届文物科技创新分享,组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物领域相关项目进行学术交流、成果分享。在此,我谨代表辽宁大学,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支持辽宁大学发展的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及兄弟单位表示诚挚的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我们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科技创新是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2023年10月26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围绕文物保护利用重大需求,从优化文物科技创新布局、建强文物科技创新平台、壮大文物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完善文物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等四个方面作出系统性部署,为解决当前我国文物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供了清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本次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举措,是落实加强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和激发文物科技创新活力的理论研讨,也是各位专家学者之间进一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良好契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辽宁大学是辽宁省属唯一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经过76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文、史、哲、经、法、理、工、管、医、艺等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学校文化底蕴深厚,综合优势突出,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省一流学科6个。学校是国内最早设置考古学专业的学校之一,也是辽宁省唯一同时设有考古学本科专业、考古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文物、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具有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质的高校。

2021年,为适应高校新一轮综合改革以及新文科建设需要,促进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辽宁大学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原有考古系的基础上,成立考古文博学院,学院秉承“根植辽宁,立足东北,面向东北亚”的办学定位,聚焦文化强国建设及维护东北边疆文化安全需求,依托地域文物资源优势,承担了国家已批复的东北“考古中国”全部重大项目的子课题,包括“长白山旧石器”“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高句丽文化”等,在东北亚古人类迁徙与扩散、辽河文明体系阐释、高句丽专门考古研究方面,我们形成了国内极具优势的研究团队。

辽宁大学高度重视高新技术在考古和文物领域的应用。2018年,在辽宁省科技厅的支持下,成立辽宁红山文化遗产研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树牢文物保护要依靠科技的发展理念,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推进急需技术攻关和应用,是目前国内唯一针对红山文化遗产设置的实验室,在红山文化遗产价值认知、红山文化遗产保护和红山文化遗产展示传承等领域产出了标志性成果。考古文博学院成立以来,充分发挥高校的基础研究和创新优势,全面深化考古重大课题研究,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业务联系与合作,组建了文保微专业,设置了文物学专业学位授权点,文物保护和科技考古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本次分享选择在辽宁大学举办,是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对辽宁大学的充分信任。我们一定会做好会议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以此次分享为契机,畅所欲言、深入交流、相互借鉴,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激发文物科技创新活力,推动文物科技创新事业持续发展、再谱新篇!

最后,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也祝愿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谢谢大家!

[2024-6-7 08:35]

 

[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许红英 ]:

尊敬的罗静司长、潘一山书记,各位嘉宾、专家学者,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与大家在辽宁沈阳齐聚一堂,共同迎接第四届文物科技创新分享的隆重开幕。首先,我谨代表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向参加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和媒体朋友们表示诚挚欢迎!也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关爱辽宁文物事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安排在辽宁沈阳,是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展以来,也是文物科技创新分享举办以来,首次在东北地区召开。辽宁紧扣“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主题展现文物资源丰厚价值和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展现文物事业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营造保护文物、珍爱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辽宁,历史悠久绵长,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02处、备案博物馆130家,其中一级博物馆9家、二级博物馆8家,以及五女山山城、沈阳故宫、清永陵、福陵、昭陵、九门口水上长城等6处世界文化遗产。同时,辽宁也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红色文物资源富集。2023年12月9日,国家文物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牛河梁遗址被确立为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进一步彰显出辽宁在中华5000多年文明进程中的源头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载体。科技创新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文物保护领域,不仅提高了文物保护的效率和质量,也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感受文物的魅力。本次分享以“文物科技创新”为主题,旨在搭建一个交流与合作平台,共同探讨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我们相信,通过各位专家学者的智慧碰撞和经验分享,必将为文物保护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在此,我也希望各位嘉宾能够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深入交流、互学互鉴,共同推动文物科技创新事业再上新台阶。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关注和支持辽宁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共同为保护和传承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贡献力量。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采取务实举措全面加大文物科技创新工作力度,努力搭建更广阔的合作平台,促进各方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创造出更多造福社会、影响深远的科技与文化融合成果。 

文化辽宁,自然精彩!我们将在国家文物局的有力指导下,围绕“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这一主题,努力办好此次主场城市活动,向公众传播展示中华文化遗产,为传承弘扬中华文明作出辽宁贡献。山海有情,天辽地宁!我们真诚邀约各界朋友来辽宁,奔赴穿越时空的古今对话,共享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最后,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2024-6-7 08:40]

 

[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 陈其针 ]:

尊敬的罗静司长,潘一山书记,许红英厅长,霍春辉校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第四届文物科技创新分享。在此,我谨代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主办单位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的邀请、承办单位辽宁大学的筹备表示衷心感谢!

当前,文物事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科技创新是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文物保护利用和文明传承发展中发挥了革命性作用。去年10月,十三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的通知,对优化文物科技创新布局、建强文物科技创新平台、壮大文物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完善文物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布局。我们这次活动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守正创新,赓续历史文脉,将科研工作与文物保护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科技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长期以来,科技部会同国家文物局坚持“保护第一”“让文物活起来”“文物保护靠科技”等理念,不断加大文物保护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长期以来承担了国家科技计划的项目管理工作,很高兴看到今天很多报告嘉宾,都来自我们“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的负责人或青年骨干。可以说,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加速演进,在文物科技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和共同努力下,从文物保护到考古发掘,从价值阐释到展示传播,文物与科技结合日渐紧密,科技对文物工作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突显。通过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方法手段创新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范式不断发展,极大地拓展了考古研究视角和信息获取能力;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并呈现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的发展态势,文物工作“防、保、研、管、用”等应用领域的科技攻关取得重要进展。

文物科技创新分享举办四年以来,为文物领域科研团队分享创新成果、交流前沿进展、碰撞思维火花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这也是各项目组之间进一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良好契机。面向国家急需和国际前沿,我们仍需认识到,文物科技在前瞻视野、创新能力、范式突破等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基础研究和技术体系仍然薄弱,科学数据与平台建设刚刚起步,人才供给及创新活力还有差距,距离文物保护利用强国的目标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期待广大研究人员更加充分地释放创新创造活力,持续深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和交流合作,不断通过文物与多领域交叉融合发展创造出更加丰富的技术需求、实现路径和应用场景,深入完善以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协同发展的创新格局,推动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

最后,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24-6-7 08:45]

 

[ 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 罗静 ]:

尊敬的一山院士、红英厅长,各位专家、各位同仁,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与大家共聚沈阳,参加第四届文物科技创新分享。我代表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感谢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对文物科技事业的长期支持,感谢分享活动承办单位辽宁大学的周到接待,向奋战在文物科技创新一线的各位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识。从工业革命、电气革命到信息革命,三次技术革命一次次证明了科技对于社会进步的关键意义。“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深刻阐述了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系。长期以来,文物行业一直存在“人少任务重”“小马拉大车”等结构性难题,文物行业的“防、保、研、管、用”等5大应用场景中,还有诸多难题受限于发展效能而难以破解。新时代文物事业赋予我们的使命,就是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以资源要素配置创新为途径,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文物保护利用提质增效,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去年10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中央宣传部、国家文物局、科技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文物事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从优化布局、建设平台、壮大队伍、完善机制等多个角度,为我们开展文物科技创新实践指明了具体方向。

在这个大背景下,第四次文物科技创新分享的举办恰逢其时。相信广大文物科技工作者能够利用好这个平台,交流学术成果、加强沟通合作、激发创新活力。借此机会,我也想就深入推进文物科技创新工作向大家提出几点期望。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要立足解决真问题,扎根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一线,带着问题细心观察,从实践中发现切中要害的需求,准确凝练科研课题;要做到真解决问题,让每一个创新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回过头来应用于考古和文物保护的具体实践,真正提升发展效能。

二是坚持点面结合。要深化基础研究,加强对我国主要文物类型的材质特性、病害机理的认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利用理论体系,为科技创新夯实基础;要着力重点突破,针对病害无损探测、出土/出水文物应急保护等急、难、险、重和瓶颈问题开展攻关,以点带面,推动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三是加强开放合作。要推动学科融合,准确把握文物科技创新的学科交叉属性,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有机结合,实现多领域技术融合创新;要推动团队协作,各单位、特别是各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要坚持开阔视野,通过设置开放课题等方式与其他专业机构密切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要推动国际合作,利用好国际组织、国际会议等平台,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不断提升我国在文物科技议题设置方面的话语权。

最后,也希望通过这次分享让更多人了解、喜爱乃至参与到文物科技创新中来,为我国文物事业注入新的力量。我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2024-6-7 08:50]

 

[ 辽宁大学副校长 霍春辉 ]:

感谢几位领导精彩的致辞。科技创新是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自2021年起,国家文物局已经连续四年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期间举办文物科技创新分享。2024年,第四届文物科技创新分享落户沈阳,落户辽宁大学,在此也希望在座的辽宁大学教师和同学们能够把握住难得的机会,认真学习。我们今天的大会报告主要分为四场,共十六个报告。

下面报告开始。

[2024-6-7 08:55]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夏商周研究室主任 常怀颖 ]: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研究的最新进展

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在项目执行专家组统一部署下,由不同科研团队围绕辽宁建平牛河梁,山西兴县碧村、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延安芦山峁,河南新密新砦、偃师二里头,山东章丘焦家,四川新津宝墩、广汉三星堆,湖北天门石家河,安徽含山凌家滩,江苏常州寺墩、象墩,浙江余杭良渚等29处遗址,以多学科联合攻关的方式,在新技术支撑下取得田野考古收获。

一是重点遗址的关键时间节点探索有了新的认识,尝试采用不同测年技术探索古代遗存绝对年代,对关键遗址的兴废时间有了较大突破。二是不同遗址所在区域的基本环境特征及主要环境变化过程存在显著的差异。三是在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生业经济模式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在文明化进程中有不同的区域演变模式。手工业经济专门化是各地区文明起源进程中的主要表现,因资源技术差异,不同区域文明的物质文化成就有明显区别,但集中的专门化和规模化生产是各区域社会复杂化的共同特征。

项目组将继续尝试利用人类骨骼开展社会组织与行为重建工作,探讨古代社会的人群构成、劳动分工、社会等级差异、经济模式等问题,对早期人群迁徙、流动和社会文化发展等问题开展新的探索。

[2024-6-7 09:10]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党委书记  陈建立 ]:

中国古代金属物料产地溯源方法研究进展

金属资源的开发是促进文明产生、早期发展和王朝形成与壮大的重要因素,冶金技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以及冶金手工业的区域特征、区域间的相互关系及对文明的影响,是中华文明进程研究的重要内容。金属物料溯源研究不仅仅要强调技术与资源的关系,也并非止步于物料流通网络等规律性认识的揭示,更关键的是要构建一套综合研究方法体系,探讨早期国家资源管理的相关问题。

本报告对铅同位素比值和微量元素等青铜物料产地溯源方法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并介绍几个研究案例,指出金属物料溯源研究亟需完善的溯源指标变化规律等关键理论问题。项目组未来将着重关注金属物料溯源指标的提取、阐释与数据库建设等技术问题,构建中国古代金属物料溯源方法体系。

[2024-6-7 09:30]

 

[ 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教授/主任 王辉 ]:

遥感考古探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针对遥感考古调査面临的技术与装备应用效果差、遗迹识别准确度不高等问题,本项目建设了典型遗迹波谱数据库,研发了考古波谱数据处理和特征匹配技术,建立了遥感探测的新方法,实现复杂环境遗迹弱信息的提取。

项目组研制了新型考古探测装备,实现浅埋藏、弱信号遗迹的高效探测;研发了遥感考古综合分析系统,集成遥感地球物理考古数据,实现窑址、壕沟等遗迹的高精度自动分类与提取;建设了环境可控的遥感考古探测试验平台,系统开展了关键技术与装备的试验。最后,选取不同环境典型遗址开展遥感考古探测技术的应用,推动遥感考古调查向规范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2024-6-7 09:50]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张立福 ]:

文物高光谱技术研究进展

中科院高光谱遥感团队在文物保护和鉴别领域与国内文保单位广泛开展了项目合作。本项目针对国内高光谱遥感存在的文物数字化设备采集效率低、信息源种类单一、重建质量不高、安全性无法保障等问题开展研究,在文物数字资源快速高效采集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取得一系列进展。本项目研发了便携式文物彩色三维扫描软硬件系统,研制文物高精度结构与纹理信息采集技术与设备,构建文物数字资源快速采集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报告还对高光谱分析技术在文物数字化方面的应用前景作出了展望。

[2024-6-7 10:30]

 

[ 湖南博物院副书记 陈叙良 ]:

文物知识图谱赋能展览展示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本项目针对当前文物知识生产方式单一、组织缺乏规范、支撑技术匮乏、知识驱动的创新应用少等问题,研究基于文物知识图谱的文物知识组织与服务所需的理论模型、关键技术,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应用示范。

项目采用“需求驱动-理论构建-技术突破-迭代示范”的思路,以体系化思维统筹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在基础研究方面,研究建立符合中国文物特点与业务需求的文物知识体系,构建文物知识概念参考模型、分类受控词表和相关标准规范体系,研究建立文物领域知识生产协同与持续集成演化方法,同时研究制定文物知识服务效能评价方法。在关键技术研发方面,突破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推理、知识存储与并发等文物知识图谱构建的共性关键技术难点,并紧密围绕博物馆的知识供给和服务需求,在多个不同方向实现技术突破。在应用示范方面,在文物知识管理与挖掘、知识聚合与传播、文物展览展示等 3 个博物馆核心业务方向上,示范建设通用和 2 个专业类文物知识图谱,验证项目理论模型和技术成果的适用性和可推广性。

[2024-6-7 10:50]

 

[ 中国丝绸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龙博 ]:

世界丝绸互动地图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

本项目立足全球视野下的丝绸遗产,基于丝绸文物的种类鉴别、年代测定、地理溯源、技术还原等,开展世界范围内丝绸遗产的时空分布现状和规律研究,构建跨地域、跨机构、跨语言的世界丝绸互动地图。通过对丝绸遗产信息进行关联性分析,助力开展丝绸文化交流的合作研究,研发即时交互、可成长、可进化的知识服务技术,并将信息规律与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在“一带一路”多个相关国家进行示范应用。

项目开发了门户网站“锦秀平台”(jinshow.chinasilkmuseum.com),汇聚来自 99 个国家的 12915 条丝绸相关数据,提供数据资源管理、时空可视化、知识图谱三大模块。该平台基于统一的数据资源目录发布成果,根据用户需求、用户特征及分析场景等多维度信息,动态生成智能交互界面,提供通用基础数据、知识的按需查询及获取能力,并进一步支持知识成果的可视化表达。

[2024-6-7 11:10] 

 

[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研究员/首席专家 葛家琪 ]:

砖石质古塔结构稳定性评估技术研究进展

砖石质古塔历经长期多物理场耦合作用,通常呈现出倾斜变形、材料老化、界面开裂等损伤状态,对结构稳定性产生严重威胁,亟需开发结构稳定性评估技术及性能提升措施,并开展示范应用。项目组重点针对直波碉楼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展了调研、勘察、测绘、评估等系列工作,形成了精细化模型与子结构单元耦合的离散体分析模型构建方法,预测了地基沉降导致塔体损伤演化至失稳倒塌的全过程。同时,针对砖石质古建筑界面性能检测困难和损伤多发的现象,提出了一种界面性能识别方法,为后续相似形制的古建筑检测、稳定性评估和性能提升方案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2024-6-7 14:00]

[ 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 徐方圆 ]: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以风险管理理论、程序和防控实践指导文物预防性保护是当今国际领域的发展趋势,近 15 年来,我国以“稳定洁净”的预防性保护中国理念开展了广泛实践应用。本项目围绕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风险防控管理开展了系统研究,针对藏品在储存、陈列、运输等 3类保存场景中所受有关环境因素影响,开展风险研究、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监督检查等协调活动。

基于我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特征现状,本研究将风险指标归纳为文物本体、环境因素、保存空间和预防措等施 4 个方面(一级指标)、12 项层面(二级指标)和 36 个指标(三级指标)的系统,明确 6 类馆藏文物病害与环境影响关联模型、文物生物病害与环境的关系阈值。本项目明晰了“全国-区域-博物馆”3 层构架双向反馈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在上海、重庆、陕西的 13 家博物馆进行示范应用,推进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从“监测预警”向风险评估、预警预测、决策支持和高质量环境监控发展。

[2024-6-7 14:20]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 孙延忠 ]:

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研究

地震、洪涝、大风和地质灾害是对我国不可移动文物造成巨大破坏的主要灾害类型。本项目基于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需求,耦合文物本体脆弱性、文物环境敏感性和致灾因子危险性等特征,构建了适用于地震、洪涝及大风等主要自然灾害的多尺度不可移动文物风险评估方法。基于“致灾因子-文物环境-文物本体”三要素,提出了天-空-地协同的信息获取技术体系、自然灾害风险图构建方法和多层级、多尺度风险监测技术适宜性评价方法。构建由风险评估、风险监测、风险预防和应急管理组成的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系。

[2024-6-7 14:40]

 

[ 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研究员 丁宏军 ]:

古村落火灾防控的五项基本原则与四个基本要素

古村落建筑群普遍以木结构和砖木结构建筑为主体构成,本报告分析了该类建筑群中分别由防火间距、防火分隔缺失等历史原因和现代生活用电、旅游开发等新活动带来的双重火灾危险。针对这些风险类别,提出古村落火灾防控中应遵循的“维持原貌、最小干预;专用火灾防控标准;专用消防设施;预防为主;人防加技防”等 5 项基本原则。并提出从“结构性火灾防控;控制可燃材物;消防设施防控;管理”等 4 个要素相结合入手,做好火灾防控工作的具体建议。

[2024-6-7 15:00]

 

[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副院长 张喆 ]:

传统村落保护适宜性技术和活态利用策略研究

传统村落涉及遗产保护与民生发展的双重议题,是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本项目从传统村落生长运行规律研究出发,基于“人地互动关系”的基本原理,建构符合传统村落多样性特征的价值认知理论,形成传统村落价值原型。

从平衡保护与发展需求角度,项目构建面向传统村落价值要素的保护修复和改造更新方法体系,形成了传统结构加固工艺的与现代工艺兼容的修缮改良优化技术,基于村民自主的建筑保护修复策略,综合保护价值度-更新需求度-更新困难度分析的更新敏感性评价,“整体-局部-单体”多层级空间舒适性改造技术,基于风貌保护的基础设施植入方法与技术等一批成果。从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传承与创造性转化角度,项目构建传统村落文化资源活化利用的评价体系,形成文化资源要素与当代社会兼容、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的评价方法,提出以村民为主体的文化附加型产业发展策略。项目在 2 处典型村落实施了应用示范,为形成村民自愿保护、自主参与的良好乡风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策略引导。

[2024-6-7 15:20] 

 


[ 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副院长 张金萍 ]:

纸质文物规模化脱酸关键技术研究

本项目以整本图书的规模化脱酸为目标,根据纸张特性分类设计脱酸液,采用电化学、水热等多种方法合成具有不同结构特性的碱性脱酸质,开发基于氟碳溶剂的协同改性技术,以提升脱酸液稳定性。综合基于批量图书纸张特性的脱酸液匹配技术,静态浸渍下整本图书的自动分页技术和真空干燥中的快速干燥、多级冷凝回收技术,形成规模化脱酸工艺技术解决方案与装备研制方案。采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设计脱酸工艺信息采集、装备自动运行及安全控制系统,研发批量图书脱酸效果评估规范。试制集无水液相整本脱酸多功能于一体的系统样机,并在实际环境中进行系统样机的脱酸验证。

[2024-6-7 16:00]

 

[ 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馆员/副馆长 周旸 ]:

皮革制文物劣化机理研究

本项目在揭示皮革制文物劣化机理的基础上,厘清不同鞣剂及环境影响皮革制文物结构变化与胶原变性变质的生物化学过程。项目选取羟脯氨酸含量和表面水分含量为皮革制文物劣化/糟朽程度量化评估指标,从皮革制文物表面和博物馆空气样本中共分离培养得到混合菌群模型,研发了传统的铝鞣法、铁鞣法、植鞣法、烟熏鞣法、油鞣法和硝面鞣法等 6 种复古鞣制工艺,制备了高度复原古代鞣制工艺的模拟样品 9 种,为劣化机理研究打下基础。

在此基础上,项目初步建立皮革制文物中鞣剂的无损/微量鉴定方法体系,提出 SAXS 分析可通过衍射峰强度及 D 周期长度变化来辅助判别鞣剂类型为无机或有机鞣剂。对高度复原古代鞣制工艺模拟样品进行干燥和饱水环境的模拟老化实验,初步建立基于蛋白组学/代谢组学/ELISA/电化学免疫传感的皮革降解产物检测体系,初步得出不同温度下 I 型胶原蛋白分子发生变化及Na+、K+、Ca2+、Al3+等离子在干燥条件下对胶原纤维的配位与迁移影响规律,构建了干燥和饱水环境下胶原纤维网络形态模型,以期从微观层面阐明皮革制文物劣化机理。

[2024-6-7 16:20]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 王珊 ]:

贝叶经保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探索与进展

本项目针对贝叶经脆化、墨迹脱落、色料褪色、污渍、分丝起翘等典型病害,开展本体材料分析,风险评估,技术材料研发和规范编制。

本报告重点介绍贝叶经保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成果包括原材料分类、增韧加固技术材料、墨迹和色料稳固技术材料、清洗技术与装置、修复粘结剂等。通过综合运用植物解剖学、化学分析、统计学等分析技术,初步确定贝叶年代和植物种属,揭示了贝叶经脆化机理,并建立贝叶经韧性评估指标体系。项目筛选出两种贝叶经增韧材料,确立了墨迹稳定性评估参数,研发了具有固(显)色效果的防护材料,建立了贝叶经污染物的表征方法体系,设计了贝叶经干式清洗装置电路模块,进行了贝叶经修复粘结剂的筛选,研究了贝叶经的酸碱性对其保存的影响,并进行了预防性保护技术研发。

[2024-6-7 16:40]

 

[ 故宫博物院馆员 牛锎 ]:

明清官式建筑地下管沟类隐蔽部位现状评估方法研究

地下管沟类隐蔽部位环境复杂、探测难度大,对其损伤状态和使用状态的感知和评估,是解决古建筑所面临系统性安全问题、提升预防性保护全面性的重要抓手。目前通行的各类探测方法在古建筑地下管沟实用效果受限,本研究针对明清官式建筑地下管沟构造特征和内部工况,研发了多套机器人系统,并结合常规探测方法形成整套探测技术,以及基于采集数据和智能判据的评估方法。项目在故宫西六宫区域和内金水河西河沿管沟开展应用示范,完成区域内 5 条管沟的现状评估;在故宫怡情书史室内火道开展推广应用,实现了在较少扰动情况下完成全面地下管沟现状数据采集。

[2024-6-7 17:00]

 

[ 敦煌研究院副研究员/副所长 王彦武 ]:

多场耦合下土遗址风化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

我国土遗址保存类型多样,赋存环境复杂,材质脆弱。本项目选取干旱区(瓜州锁阳城)、湿润区(西安秦东陵)、潮湿区(广汉三星堆)的典型研究对象,依托多场耦合环境模拟实验室,开展足尺模拟试验研究,揭示了土遗址浅表层渐进式发育破坏机制,厘清土遗址浅表层受水、热、盐、力作用下发育特征和损伤速率。提出在露天环境下,干旱区土遗址风化速率为 2-10mm/年,湿润地区土遗址风化速率为 10-50mm/年,潮湿地区土遗址风化速率大于 200mm/年。项目针对不同赋存环境开展土遗址综合防风化技术研究,研发集成了适合不同保存环境条件的化学渗透加固、生物矿化、软覆盖和保护棚的成套防风化技术,明确了不同保护措施长期服役性能和失效机制。

[2024-6-7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