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物新闻
视力保护色:
古瓷新生 再现华彩——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西博物院续凯
日期:2024-05-28 作者:赵军慧 字号:[ ]

今年是山西博物院陶瓷修复师续凯从事陶瓷修复工作的第25个年头。入行以来,他负责并参与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藏出水瓷器修复等多项课题研究与文物修复保护项目,为山西省内外多家文博单位及院校提供技术服务,累计保护修复陶瓷文物近万件。去年,他荣获“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陶瓷文物修复师项目一等奖。前不久,他与另外4位文物工作者一同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续凯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从小就接受过系统美术教育的他却没有循规蹈矩从事绘画工作。从绘画到陶瓷修复的跨越,源于大学时受邀参观一间陶瓷修复工作室的经历,“当时觉得能把残损的一片片瓷片拼成一个完整器,再去为它添色、增彩,充满了挑战性和成就感!”从此,他跟着师父、山西省古陶瓷修复专家高桂林走上了古陶瓷修复之路。

良好的绘画功底给予续凯很大助力,但陶瓷修复是一门涉及历史学、化学等多学科的复杂技艺,半路出家的续凯下足了功夫。从描摹前辈们修复好的瓷器纹饰和图案精进技艺,到苦读古陶瓷艺术书籍提升专业知识储备,再到反复向师父请教,续凯日复一日潜心钻研着陶瓷修复技能。

面对支离破碎的瓷器残片,如同一场场考验眼力、分析力、专注力和耐心的“拼图游戏”,坐进混杂着刺鼻化学药剂的修复室,是一次次巧手慧心的日夜坚守。清洗、粘接、打磨、作色、抛光、做旧……在看似繁复的过程中,续凯一直谨记“心急修不了文物”的告诫,用心用眼用手延续着文物的生命。



25个春秋,续凯不仅经历着个人技能的进步与蜕变,他的职业生涯也伴随着修复技法和工具的革新。介绍起各种新技术,续凯如数家珍:比如清洗这一步骤,以前常用牙刷清理文物破损的茬口,现在有了超声波清洗机、蒸汽清洗机等设备,污垢清洗变得更加高效;翻模时,用自由树脂替代红色打样膏,脱模更加便捷,无残留,还能反复用;此外,以前打磨常用水砂纸,现在用木工砂纸进行粗打、干磨砂纸精打,不伤瓷釉;作色用膏状或色母颜料,解决了以往粉质矿物质颜料与釉料融合后易分层的问题。在多年的实践中,他始终保持着对技术的敏感度和对工作的饱满热情,不断更新着自己对陶瓷修复的认识,进而更好地应用于修复实践。

关于文物保护与修复,续凯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比如修复要适合、适度。续凯认为,一件文物从生产到流传至今,承载了很多历史信息,如破损信息、被使用和修复过的信息,这是文物流传的见证。陶瓷文物修复主推的无痕修复,不能一味追求恢复原有外观,而要保持现状不劣化,分析呈现它的历史,让观众看全、看懂、看动情,让未来的修复师可再处理。

除了日常的修复工作外,面对修复行业存在的人才断层等困境,续凯还身体力行地收徒授业、传承技艺。他的学生中有正在上大学的学生,有民间的修复工匠,有文博单位的年轻修复师,还有社会上各行各业对陶瓷修复感兴趣的人。他毫无保留、因材施教,亲传亲授、从不懈怠,影响和引导了一批批学生,让陶瓷修复技艺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承。

在续凯眼里,每当器型各异的残损陶瓷器在他手中焕发新生,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就会涌上心头。“践行工匠精神”,如今满载荣誉的他,仍会一如既往地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凡。

(赵军慧)

责任编辑:翟如月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