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物新闻
视力保护色:
“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写在2024年 5·18国际博物馆日前
日期:2024-05-17 作者:李翔 字号:[ ]

从殷墟甲骨的一笔一划中,可以追溯泱泱中华文字传承的文脉之光;从秦兵马俑的恢弘气势中,可以回眸秦始皇“横扫六合、并吞八荒”的统一图景;从唐代中西合璧、兼收并蓄的金银器、三彩釉陶等各类器物中,可以感受东方帝国开放多元的盛世长歌……

无数时光留下的礼物,在博物馆里被珍藏。

与此同时,博物馆的教育、研究职能也在进一步发挥。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持续发展,博物馆践行着培育大众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责任,并助力把中华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展览展示 当好“城市文化会客厅”

今年“五一”假日,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观众超5000万人次;春节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达7358万人次,人们从五湖四海而来,甚至“为了博物馆,奔赴一座城”。这些数字,成了博物馆热度持续攀升的具象化表达。

如何让“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如何让博物馆当好“城市文化会客厅”?又如何让观众乘兴而来、尽兴而归?——这是历史留给今天的习题。

让历史文化遗产闪耀数字时代。拓宽的,是时间与空间的边界。

走近中国考古博物馆,通过智慧屏,仿佛可以亲手触碰新石器时代的陶人面像;步入莫高窟第285窟1∶1复制洞窟,戴上AR眼镜,九色鹿为原型的数字讲解员“敦敦”带领观众“穿越”回1400多年前的西魏时期;来到四川广汉三星堆馆,能一睹通过三维扫描技术“跨坑拼对”成功的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的真容;登陆承德博物馆数字展厅,可在手机方寸之间看“玉”寓吉祥展,探索清代宫廷玉器之美。

“云展览”“云讲解”上线,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等出现,让历史场景生动再现,让馆藏文物“触手可及”,让文化知识浸润人心。



让国风国潮文化融入美好生活。拉进的,是文物与公众的距离。

近年来,聚焦博物馆和文物的《何以中国》《如果国宝会说话》《寻古中国》《国家宝藏》等国风类节目好评如潮;各地“博物馆里过大年”“博物馆奇妙夜”等各类系列活动引游人打卡;甘肃省博物馆铜奔马、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等博物馆文创产品纷纷出圈。让人们感受到,原来历史是可以触摸的,博物馆是可以“带回家”的。

宣教育人 成为“没有墙垣的大学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镜头拉至“五一”期间,研学的孩子们手中拿着纸笔,成群结对地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在老师的带领下近距离“对话”文物。有家长表示,“这种直观、生动的学习过程,更能触动孩子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思考”。

在陕西,多家文博单位联合教育部门,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开发研学教育课程。陕西历史博物馆“盛世壁藏”,选取特色服饰、美食、器物,让来参加课程的孩子们走进大唐盛世;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寻·溯”汉人足迹研学,在模拟考古基地回溯汉人的生活轨迹;西安碑林博物馆开展“启智”“开笔”研学教育课,让小朋友们寻找汉字特点,聆听汉字故事,欣赏汉字之美。

除了研学教育案例,还有研学路线。青少年们在陕西考古博物馆的“大秦可考记”、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探寻中华文明标识”、西安半坡博物馆的“陶醉六千年”等一条条的博物馆研学路线中,进一步了解国家文化瑰宝,提升民族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



博物馆不只是青少年的大学校,也是全社会的大学校。博物馆的触角也不止于线下的场馆,而是可以抵达无垠的远方。

5月9日到5月18日,山西省选取省内具有代表性的10家博物馆,围绕代表性馆藏品,以线上联播的形式,讲述藏品背后的文明密码,让“国宝”实证文明,让网友足不出户、云端看展。网友们“围观”评论道:“这几天每天都来看直播来听课!”“希望能反复观看!”“建议在学校播放,增强民族自信。”

博物馆亦是接受红色教育的阵地,许多人来到博物馆探寻红色文物。今年春节,中共一大纪念馆志愿者们在会址门口进行微宣讲、古田会议纪念馆多个主题展览反映苏区精神的发展脉络和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开展“新年社教活动”,听一场博物馆全馆讲解、看一部朱德、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纪录片、听一则伟人鲜为人知的故事、读一封73年前老区人民写给毛主席的拜年信……人们循着故事来,又带着信仰走。

研究阐释 建设“博物馆里的研究基地”

建设研究型博物馆,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博物馆改革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当下,各大博物馆在科研管理体系创新发展领域充分研判、大胆探路,从制度保障、人才管理、平台搭建、合作创新等多维度发力。

如何建设研究型博物馆?对湖南博物院而言,制度就是最好的导向。湖南博物院建章立制,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规范、优化、完善。有了科研制度作“定盘星”,广大文博人才没有后顾之忧,投身科研信心倍增,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合作研发让马王堆文物及汉文化在数字世界里活起来。湖南博物院与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为马王堆艺术的研究和展示提供前沿学术支撑,进一步发掘马王堆生命艺术的内涵,并将马王堆艺术的研究成果推向国际,书写了湖南博物院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的生动案例。

在千年瓷都景德镇,一块古瓷片能解析出上百条信息,就像一块还原历史场景的“拼图”。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响应国家文物局《“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中提出的建设“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的号召,发起建设古陶瓷基因库。这也是全球首个基于海量陶瓷考古标本和信息的古陶瓷基因库。

基因库以考古出土的海量标本为基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故宫博物院等深度合作,通过自动化作业线、基因标本的制备与信息采集,完善分析设备及硬件设施,开展古陶瓷文化知识图谱展示和传播系统研究,来留存文物的“基因”。



今时今日,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和古建筑也是“可以翻看的故事”,线上数字博物馆以优美的方式跨越时空,这离不开背后依托的数字技术。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加强社会化合作,探索出一条数字文物产学研用一体化之路。

故宫博物院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将采集、制作、展示一体化智慧升级,构建新型“数字文物”生产中心。并通过整合数字文物资源,形成“数字文物库”项目,公开186余万件藏品的基本信息,向社会免费提供超过10万件文物的高清数字影像,满足公众学习、研究、观赏文物的需求。数字文物互联共融,正在激活文物持久的生命力。

知史以明鉴,查古以知今。在文博热的当下,应当充分挖掘、利用和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和研究功能,让全社会得到更丰富更持久的文化滋养,破译时间深处激荡着的“复兴密码”,奔赴更远更壮阔的山海。

(李翔)

责任编辑:翟如月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