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物新闻
视力保护色:
让“中国年”更有“中国味”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24-02-11 字号:[ ]

近年来,“博物馆热”不断升温,“博物馆里过大年”日益成为新年俗和文化品牌。2024年新春,国家文物局指导全国各地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博单位立足馆藏优势,整合多方资源,积极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策划推出特色主题展览和系列文化活动8500余个,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龙行龘龘——天津博物馆藏龙文物特展”展厅现场。刘芳菲摄


  通过主题展览生动阐释生肖文化,是历次“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的“重头戏”。今年春节,天津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策划推出“龙行龘龘”“飞龙在天”“腾飞天宇的中国龙”等一批生肖主题展览,从礼乐器物到生活用具,从装饰纹样到建筑设计,多视角、多维度介绍了龙的起源、形象、内涵等,让观众充分领略传统造物之美以及“龙”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意义。此外,中国文物报社联合60余家文博机构举办“龙行中华”展览,精选490幅祥龙题材文物艺术品影像,赴多地展出。

  各地博物馆积极优化展示传播形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故宫博物院在“每日故宫”客户端上线馆藏龙文物专题;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龙年主题H5电子贺卡……借助数字技术,更多观众“足不出户”亦可体验“博物馆里过大年”。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运河龙灯制作体验活动、广东省博物馆“万事兴龙”春节系列活动、四川博物院“寻龙少年”龙年主题研学活动等各式各样的年俗体验和研学项目让春节文化更加立体可感。湖北省博物馆“博物馆里过大年”留守儿童专场,以及安徽、山东、新疆等地的博物馆进社区活动、流动博物馆等,让更多人民群众共享文物保护利用成果。

  聚焦博大精深、悠久绵长的中华文明,各地博物馆推出重头展览,为大众奉上新春文化盛宴。如内蒙古博物院“北疆印迹”展览聚焦黄河流域、长城沿线等历史文化内涵,通过300余件精品文物展示中华文明之美。上海博物馆东馆开馆大展“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汇集最新考古发现和文物修复成果;“邂逅三星堆——12K微距看国宝”巡展,则打造沉浸式数字文化体验,两大展览共同展现古蜀文明的灿烂辉煌。这些精彩纷呈的专题展览,交织成蔚为大观的文化长卷,让观众真切体会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历史与现代辉映,传统与创新共生,博物馆与春节文化的有机融合,为这个新春营造浓郁节日氛围、增添厚重文化底蕴。在博物馆里过大年,让“中国年”更有“中国味”。

(《人民日报》2024年2月11日第8版)

责任编辑:杨亚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