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2000多件玉器中
这件十节玉琮独树一帜
从东方良渚流转至西南蜀地
它的“出厂日期”早于金沙文化1000多年
根据材质、造型、纹饰和工艺
我们为它颁发了身份证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十节青玉琮”

外方内圆
上大下小
暗示远古人类“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中间的射孔上下贯穿
蕴含着“贯通天地”的深意
作为“玉之六器”之一
它是祭祀通神的法器
也是古蜀人重要的祭祀礼器之一


玉琮分为十节
每节四面
在转角处共刻有40个简化人面纹
细密平行的横线为羽冠
一大一小两个圆圈表示眼睛和眼珠
形似卷云纹的几何形图案指代鼻子
下面分节的缺口是嘴
这样的纹样是良渚标志性“神人兽面纹”的简化版
常见于良渚文化晚期的玉器之上

玉琮的上端还刻划有一个人形符号
头戴着长长的冠饰
双手平举 长袖飘逸
袖上有羽毛形装饰
双脚叉开
仿佛正在舞蹈

除了器物之美
远古制玉工艺之精更令人充满敬意
十节青玉琮光滑的孔壁背后
是执着的坚持和强大的信念
从顽石到美玉的追求
是远古人类在凝望星空
借山岳精英达成物我相守

金沙遗址这件十节青玉琮
同三星堆与金沙遗址出土的玉璧、铜尊、铜罍、陶盉等器物
证明远古中华大地各区域文化交流的活跃
承载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源流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