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物新闻
视力保护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长于志勇:“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突出展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日期:2023-07-13 作者:李瑞 字号:[ ]

新疆这片土地,见证了古丝绸之路的发展,埋藏着大量精美的文物。

7月9日晚,在“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启动仪式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长于志勇分享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锦护臂这件极具新疆特色文物背后的故事及所蕴含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这件锦护臂纺织技艺高超,色彩鲜艳,是最近很火的‘多巴胺配色’,”于志勇笑着介绍道,“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锦护臂发现于新疆的尼雅遗址,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五色锦护臂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几个字,是中华民族在观天文、创历法方面,对世界文明作出重要贡献的珍贵物证。这里的“五星”吉祥语文字,是中国传统天文星占的术语,体现了汉代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的宇宙观、天下观,是汉朝治理新疆的证据,说明当时西域对于中原文化是十分认同和向往的,也从侧面反映出,各民族在两千年前,就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和交融,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特殊魅力和突出的统一性。

“在新疆博物馆,像‘五星锦’一样精美,有故事的文物还有很多。”于志勇举例说,有一件唐代官府文书,记载了733年前后的故事。设在吐鲁番的西州都督府的一位官员,调任到福州任职,他的家属一行向官府申请办理去福州的通行证。令人惊叹的是,申报审批手续在一天内就完成了,充分说明当时行政效率之高,同时关山万里,半年左右的路程通行无阻,更加反映出了唐代政令的畅通和有效管理,也表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次在讲解“五星锦”等精美的文物时,于志勇总是心潮澎湃,满怀历史的自信和自豪,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两千年前,昆仑山下、沙漠绿洲的先民们勤劳耕耘,恬静生活的历史场景,伴着驼铃,伴着牧歌。

于志勇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要更全面准确地阐述好新疆历史,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

(李瑞 )

责任编辑:赵军慧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