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物新闻
视力保护色:
晋见文明 品华夏之魂
——山西博物院“晋魂”基本陈列将于4月1日全新开放
日期:2023-03-31 作者:晋文 字号:[ ]

山西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文化遗产灿若星辰。2005年山西博物院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作为山西重要的历史文化窗口,山西博物院始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0年以来,山西博物院分三期对“晋魂”基本陈列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展陈打破空间限制,从人类文明的宏观空间语境层过渡到华夏文明,充分彰显山西在中华文明研究、弘扬、传承中的责任与担当。提升后的“晋魂”基本陈列从展陈内容到形式均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以深入浅出、丰富活泼的展览形式,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全方位解读三晋文化所蕴涵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提炼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

本次改陈紧扣“晋魂”主题,从细微处着手,以物证史、以物载文,实现三晋文化的多元阐释传播,着力打造中华民族根魂的主基调,让观众领略“一眼千年”的文物之美。“晋魂”基本陈列共展出3431件/组精美文物,其中1238件/组文物首次与观众见面。本次改陈依托院藏文物资源,对各类文物重新归纳整合,注重“实物呈现+辅陈解读+数字化延伸”组合展示,使基本陈列的各个单元既浑然一体又自成一章,力求深度讲述三晋文化的博大精深,呈现能被观众感知和理解的鲜活历史。


山西博物院外景


展陈内容上,重点吸纳了近十年山西最新考古发现成果和学术研究成果。“文明摇篮”展厅新增偏关天峰坪遗址、兴县碧村遗址、芮城清凉寺遗址等文明探源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夏商踪迹”展厅增加绛县西吴壁冶铜遗址和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等年度重大考古发现文物;“晋国霸业”展厅增加陶器、荒帷等文物,打破了唯铜唯玉的器物展示布局,海外捐赠入院的春秋子犯鬲也纳入展线,使文公称霸的历史事件展示更加饱满;流失海外的北魏云冈佛头和唐代邓峪石塔纳入“佛风遗韵”展厅,为突出展示佛教文化的艺术性增添了亮点;“瓷苑艺葩”展厅增加原始瓷和早期青瓷,特别是增加了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河津固镇窑瓷器,充实了山西本土窑址的展示系列;为强化展示效果,“方圆世界”展厅营造了密集展示区,展出方孔圆钱4.3万件,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北朝壁画的代表性作品忻州九原岗北齐壁画《门楼图》也将出现在“土木华章”展厅中;此外触屏技术和大量二维码的应用,延伸了展示内容,注重展览的故事性呈现、展品的通俗性解读。改造提升后的展厅文物数量更加充实,器物类型更加完备、文物内涵更加丰富。

展陈形式上,提升后的展厅布局更加考究、形式更加新颖、展线更加流畅。展柜玻璃全部采用低反射玻璃,视觉效果近乎“裸展”;展厅色彩主基调根据展示主题、时代特色和文物特点搭配科学、典雅和谐;运用虚拟现实技术1:1复原场景,营构逼真的原生态环境意象;利用现代设备和多媒体技术,适度配置动手体验、互动游戏等展项,集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炉,极大提升了展览的诠释方式,优化观展体验。

徜徉在山西博物院,让我们探寻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感知三千年前的晋国功业,体悟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解读称雄世界500年的晋商精神……

百年晋博风华正茂,无数珍宝续写传奇。走进新时代,迈步新征程,山西博物院用心镌刻历史印记,倾力打造“有温度的博物馆”,努力实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不断提升三晋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晋文)

责任编辑:杨亚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