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信息
视力保护色:
安徽博物院:打造青少年成长的“加油站”
日期:2022-09-27 作者:杨亚鹏 字号:[ ]

“孩子从幼儿园起直到现在六年级,只要安徽博物院办展,一定会去看。”今年暑期过后,一位家长在安徽博物院微信公众号上写下了留言。


博物馆里趣科普之小小探索家系列活动


“近年来,安徽博物院依托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充分担起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的责任与使命,致力于打造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安徽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胡敏介绍,今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通知》后,安徽博物院贯彻落实有关要求,进一步利用节假日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群体,通过丰富多彩、循序渐进的社教活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

暑假期间,安徽博物院新老馆共推出10项主题各异的展览,让青少年在参观展览中扩充知识储备,感受文化魅力。“南·方——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文物精品展”作为暑期的重磅展览,极具南方地域特色的精美青铜器让青少年惊叹不已。“安小博游历记”数字体验展深受青睐,青少年沉浸式体验了春秋战国时期江淮地域文明,“回归倒计时”“楚国盛宴”“小神兽VR体验”等展项都成为深受青少年欢迎的热门展项。“安徽文明史陈列”“徽州古建筑”“江淮撷珍”等极具皖风徽韵特色的专题常设展览,成为青少年了解安徽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安博非遗传习工坊主题周——庐州内画”主题社教活动,带领青少年跟随非遗传承人,一起制作具有特色的庐州内画,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针对不同年龄青少年设置志愿服务岗位,引导青少年参与博物馆讲解、导览、接待、展览和教育活动策划及执行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为青少年提供展示自我能力才华的舞台,一直是安徽博物院提升青少年素养的着力点。如“安博小剧场”上演的《吴王光鉴》《破楚》《淝水之战》等原创剧目,将历史文化资源融入舞台剧创作,把历史搬上舞台,让历史“活”起来。青少年在亲自演绎的过程中,增强了文化参与度,提升了文化素养。“小讲解员体验营”结合新老馆的展陈定位与教育特色,让青少年从课程参与者转变为文化传播人。活动以安徽革命史、安徽历史陈列为主,从口语表达技巧、讲解肢体语言、展厅模拟讲解等方面进行系统、专业、全面的培训,提升了青少年的言语表达能力,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在博物馆画文物之学生作品


此外,安徽博物院还创新开展两期“公共服务小能手”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精心打造《展厅管理小课堂》《参观公共区域及设备使用讲解》《公共服务实践》等一系列特色课程以及岗位实践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深入了解博物馆工作的“台前”“幕后”,感受博物馆的力量带来的心灵启迪。

7月29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公布首批453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安徽博物院位列其中。今年以来,安徽博物院创新思政课开展模式,推动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活动,通过整合发掘资源、线上线下互动等途径,重塑革命文化宣传与讲述格局,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4期8场的“小小红领巾成长志”红色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大手牵小手 永远跟党走”“重读红军史 再温革命情”“舍己保国家 铁血铸中华”“不忘来时路 坚定再出发”等内容,结合“烽火江淮——安徽革命史陈列”“初心映江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融合展厅讲解、知识课堂、手工实践为一体,通过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促进博物馆与学校教学、综合实践有机结合,发挥好文物资源在传统文化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依托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安徽博物院加强相关史料的研究阐释,撰写《追寻真理的目光——王步文的眼镜》《一盏不灭的马灯》《陈毅的壁诗》等30余篇红色教育宣讲稿件,组织志愿者、讲解员成立红色宣讲小分队,陆续走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学校、社区等开展红色宣讲,多角度、全方位讲述近代安徽人民的革命征程与历史功绩,增强新时代文物宣传工作的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依托“安徽文博讲堂”教育平台,邀请专家讲述革命重大历史事件,如《28年,红旗飘扬——解读大别山精神》等,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面向公众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宣传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甄选安徽革命史上具有代表性和故事性的革命文物、英雄事迹,打造“安博微党课”线上红色课程,目前已推出《余昌准:我最大的希望,做个英雄的平民》《历久弥新 小推车精神》《片纸映丹心——大江币》等共计7期课程。课程把文物资源创造性转化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优质资源,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在社会广泛覆盖、落地生根,充分发挥了文物资源的“云思政”作用。

特色项目“红色文物说江淮”课程,包括“红色文物故事”和“红色馆藏”两个系列,通过视频、音频、图文等全媒体手段,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彰显江淮儿女奋发进取的革命精神,体现党史中的“安徽印记”,并通过有效的线上线下云互动,创新知识传播渠道,传播红色革命文化,丰富了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

下一步,“安徽博物院将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着力打造服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优质平台,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和水平,开发‘博物馆里的思政课’特色课程,增强实践教学效果。”胡敏表示。

(杨亚鹏)

责任编辑:高游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