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贯彻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 > 媒体关注
于勇:我的外号“于粘磨”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22-07-25

我的外号“于粘磨”

山东省宁阳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 于勇



  我是山东省宁阳县一名基层文物工作者,人们送我一个外号“于粘磨”。“粘磨”,在山东方言中就是不屈不挠、锲而不舍的意思。凭着对文物的满腔热爱和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儿,我在文物战线一干就是38年。

  我的父亲一生从事文物工作,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文物无大小,每件都是宝,文物要是没了就永远没了。”正是凭着这种认识,只要发现能够征集保护的文物,父亲就会想尽各种办法把文物征集到馆里。1980年,父亲在原城南公社柳楼村发现了一件断为两截的汉代石狮,花60元钱请人运到博物馆。这60元钱相当于当时一个人两个月的工资。面对家人和同事的不理解,他回应的还是时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他对文物的热爱和执着,造就了我对文物事业中的那股“粘磨”劲。1984年,接续父亲的愿望,我选择了他一生不离不弃的文物事业。

  宁阳文庙创建于元代,是泰安市现存唯一的一处尊孔、祭孔的庙宇。2003年深秋,暴雨连连,某天正在值夜班的我忽听一声巨响,文庙西庑屋顶坍塌,大梁掉下来离我只有半米左右。我马上想到,文庙绝不能毁在我们这代人手上,借钱也得修!望着倒塌的古建无法入眠,我壮着胆子,向时任县委书记写了长达5000字的信。接到信后,县里决定拨付50万元启动资金。文庙修复工程开工后,资金缺口较大,我开始向一些企业“粘磨”,争取多方支持。有时候被拒绝,心里动摇时,我便鼓励自己,“再粘磨一会,文物就有救了。”靠着这股“粘磨”劲,终于筹足了工程款。

  那时,我吃住在工地,十天半月回不了一趟家。有一次,雨下了一整天,晚上我爬梯子摔了下来,浑身又冷又疼,一身泥巴,想想也该回家看一下老婆孩子、换换衣服。10岁的孩子开门见到我,吓得“哇”一声就哭了。妻子埋怨我:“要文物啊还是要家啊,人家哪个像你,连家都不要了,离家这么近,就不能回家住吗?”

  文庙主体修完后,我们又陆续修缮了禹王庙、颜子庙、朱蓂阶烈士墓等不可移动文物20多处,修复馆藏骨器、陶瓷器等可移动文物300余件。凭着多年对文物事业的执着,我也得了一个“粘磨”的外号。对此,我欣然接受。

  保护文物既有成就也有危险,在一次制止工程非法施工时,我接到了恐吓电话。听到那些话,我整个人顿时蒙了。回到家,妻子听到这件事后一直流泪,但一句话没说。我知道,她一直默默地支持我的工作,但让孩子受到威胁,这是她最不能接受的。我安慰她说:“我做的是光明磊落的事,他们胆敢做过分的事,我就斗到底!”在这件事上,我不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持我原来的正确意见,制止了非法施工。还有一次,在保护野外文物行动中,我被围攻,双耳神经损伤,被鉴定为三级听力残疾。

  “人在文物在”,这是文物工作者的脊梁和风骨。只要初心不改,坚定前行,我们一定能够让文物事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绽放光彩,引导人们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人民日报》2022年7月25日第15版)

责任编辑:杨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