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北烈士纪念馆开展以“喜迎党的二十大,红娃重走抗联路”为主题的红色研学社教活动,带领哈尔滨市继红小学90名小朋友重温红色记忆,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新”更走“心”。

在东北抗联博物馆展厅,孩子们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东北抗联将士抛头颅、洒热血,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殊死搏斗的壮丽史诗。在东北抗联密营展区前,当同学们看到简易被服厂、兵工厂和医院的复原场景时,了解到那是烽火年代里,东北抗日联军为了保存实力,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建起的秘密营地。孩子们表示,置身于抗联密营之中,真正体会到80多年前那场抗日战争的残酷与艰苦。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学习知识和本领,将来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同学们还在研学之旅中学唱《露营之歌》等抗日歌曲,感受这样富有必胜信念的歌曲,也曾伴随抗联将士经历一次次惨烈冲杀和在露营篝火旁熬过一个个不眠之夜。
数字技术发展使纪念馆又有了新变化。“这支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参谋长许亨植用的枪为毛瑟匣枪,德国造,枪号33151,为一级文物。特点是金机、满轮、通天扳、大鱼眼、小药包,非‘四三’子弹吃不开……1950年,庆安县公安局将这支匣枪捐献给东北烈士纪念馆收藏。”在智慧研学展厅,3组文物虚拟互动魔墙正在讲解文物故事。通过裸眼3D技术,把魔屏内的馆藏文物三维模型与魔屏外实景空间展示布局从形式和内容上紧密结合起来,营造出一个虚实有序的立体视觉空间。同学们站在文物虚拟互动魔墙前,简单自然地挥动手臂,隔空激活对应的文物,立体浮现在眼前,控制文物的旋转、移动、缩放,聆听文物讲解,在自由探索中仔细观察文物、主动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在“探秘兵工厂”触控游戏环节,深度还原了七星砬子密营兵工厂车间,同学们亲自动手体验多种枪械从锻造、管线、装枪、试射、标记等生产加工过程,将蕴含的抗战历史与文化渗透到游戏体验中,激发了“红娃”们的参与热情,在互动中获得沉浸式体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
(邓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