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物新闻
视力保护色:
守护好工会的初心源头
——记全国工人先锋号上海市静安区文物史料馆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班组
日期:2022-05-27 作者:徐秀丽 字号:[ ]

在今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上,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上海市静安区文物史料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班组“全国工人先锋号”。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编辑出版的《马克思纪念册》,“民国时期上海为外国军人拉车的黄包车夫”“1926年拉石碾路的中国苦力劳动者”“1927年3月27日上海总工会在湖州会馆举行升旗典礼”等老照片,1949年7月1日的《劳动报》创刊号,1949年7月6日的《劳动报画刊》创刊号,1950年2月10日的《工人日报》,1950年出版的《上海市工人代表大会会刊》,11个不同版本的邓中夏所撰写的《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内珍贵的文物,及浮雕、蜡像、场景、多媒体演示,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办工人夜校,向工人宣传马列主义,帮助工人组织工会、领导罢工斗争,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于1921年8月11日,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摇篮。旧址于1959年5月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9月建立陈列馆向社会开放,是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市巾帼文明岗,荣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

“为进一步保护好红色资源,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于近两年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和布展提升工程。在‘修旧如旧’原则下,进一步提升建筑质量,新增的两间石库门保留了原有建筑格局。”上海市静安区文物史料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班组成员还通过走访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分部所在地相关的28家纪念馆,共征集相关史料近千件,从中甄选152项珍贵史料成为新增展项,更好地赓续红色文脉,传承红色基因。

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班组(以下简称“班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陈列馆在建党百年之际开展了系列重要活动:建成主题雕塑《追随与奋斗》;出版《红映浦江——上海工运历史研究》系列丛书;制作宣传短片《凯歌行进——中国工人的百年征程》;开展线上红色直播2次,累计受众达到669万人次;开发系列红色文创,并获得上海红色文化产品设计大赛三等奖;与广东省革命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沪穗两地工运主题联展,累计观众近1.6万人次。

此外,班组在上海市总工会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上海职工学堂”的创设工作,自主打造了一堂名为“足迹:红色序曲”的情景党课,深挖文物内涵,精心打磨课程内容,授课和演出都由馆内讲解员担任,投入运行后,共计接待团队199批次,累计受众达3781人次,得到了全市职工的热烈欢迎。

在学党史、庆百年的浓厚学习氛围中,班组成员时刻不忘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以陈列馆的布展提升为契机,班组成员开展了讲解词编写工作,通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学习校对展陈大纲,编写完善展览讲解词,成员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坚定了理想信念。

班组成员积极参与全国及市、区各类业务培训及各类技能竞赛,并分别在第三届上海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永远跟党走”2021年上海市民文化节红色故事演讲大赛、上海市“建筑可阅读”全民故事大赛中获得相关荣誉。班组成员将以更饱满的热情,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瞻仰旧址的观众。

(徐秀丽)

责任编辑:高游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