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信息
视力保护色:
常州:合力推行“考古前置” 实现文保城建双赢
日期:2022-04-12 作者:史健新 吴振国 字号:[ ]

常州某置业有限公司未经考古调查、勘探擅自进行建设施工案入选第四届全国文物行政执法指导性案例,“何某买卖国家禁止买卖的文物案” 入选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重大案件……近年来,江苏常州作为中央确定的“三项制度”试点单位,结合文物工作特点和执法实践,深入研究实操细则,成效明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效能提升 行政处罚力度倍增

常州市文物行政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确保文物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文物办案“质”和“量”得到双提升,办结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累计处罚金额超过百万元,文物保护工作成效得到了广泛认可。其中2020年常州某置业有限公司未经考古调查、勘探擅自进行建设施工,造成文物破坏案入选第四届全国文物行政执法指导性案例。该案是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组织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力量严格执法办案,规范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要求,迅速出击,提升效能,成功办理的重大案件。案发后有效保护施工现场,加强部门协作,积极配合常州警方,成功追缴大批珍贵文物,有效惩治文物违法犯罪行为。

调查询问现场

2017年以来,常州市文广旅局深入推进文物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设,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明显提高,在文物执法过程中严格自我约束、依法履职尽责、按照权限程序行使权力逐步成为执法人员的行动自觉。某置业有限公司未经考古调查、勘探擅自进行建设施工案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权限程序调查工程建设的投资方、工程承包方、施工建设方等,但也存在证据收集难、人员协调难等难点,由于施工面积较大,施工机械较多,传统取证方式难以全面、完善、直观地反映现场真实情况,执法人员创新执法手段,利用航拍设备检查工地情况。同时协调公安、文保中心等部门对工地有关项目负责人和施工人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询问,在调查中实施全过程记录制度,既提高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又减少了执法阻力和暴力抗法情况的发生。

案件协调会

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实现了执法监督关口前移,从源头上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上述案件办理过程中执法人员多次邀请常州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法律顾问与支队法制审核人员一起召开讨论会,确保行政执法机关作出的每一项重大执法决定都合法适当,为决策提供法制保证。常州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姜海说,该案处罚完毕后在信用常州等网站的公示体现了行政执法信息公示机制与信用公示机制的联动,使违规企业往往面临“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境地,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竞选评优、融资、上市等多个环节处处受阻,行政处罚的震慑力因此大大加强。

协同作战 合力推进“考古前置”

推行“考古前置”,做到建设项目“先考古、后出让”“要动土、先考古”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违反地下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类案件的有力高效办结就是以实际行动推进了常州市“考古前置”工作的开展,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考古工地

以往基本建设项目考古的工作模式是由建设方在施工前申请实施考古工作,而这个阶段土地急需或是已经出让划拨,这种“建设前考古”的模式存在巨大弊端,考古工作和项目推进时间重叠、矛盾突出,给项目实施带来了风险隐患,也不利于地下文物的保护,给常州市营商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钟楼区长江中路西侧、劳动西路北侧地块出让后才实施考古工作,后因考古勘探中有重要遗址发现,项目调整规划,影响了地块开发进度;经开区“东方君开”项目考古工作滞后,导致开发企业推迟项目实施计划;天宁区大成三厂南侧地块未严格执行地下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导致地下文物资源被破坏,开发企业不仅因停工蒙受经济损失,还受到了行政处罚,影响了企业形象和发展;常宜高速、魏村枢纽扩容改建工程等市政工程都因未依法进行考古工作而建设受到了处罚……“考古前置”则加强了文物部门、规划部门和土地收储部门的联动,将考古承担单位由建设单位转变为土地储备部门,在土地收储阶段就完成考古工作,建设单位拿到“净地”,从源头避免项目实施和考古工作之间的矛盾冲突,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

此外,“考古前置”未推行以前,存在地下文物遗存被破坏的情况。根据天宁区大成三厂南侧地块盗墓线索,常州警方成功破获“常州市‘5·29’盗掘古墓案”,并由此查获了常州史上最大的“盗、销、购”文物犯罪团伙,查获文物3591件,但地下文物遗存和历史信息均已破坏灭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考古前置”有效保护了地下文物资源,2018年以来,常州市实施重点考古发掘20余项,发掘并保护了青城墩遗址、大王庙遗址等一批重要历史文化遗迹,出土文物7600余件。其中,青城墩遗址发现了崧泽文化高等级聚落及“江南第一龙”,大王庙遗址考古发掘出土了记事石碑、建筑构件等重要遗存,丰富了常州大运河文化带的历史内涵。常州市文广旅局总工程师田海明表示,“考古前置”为更好发现认识源远流长的地区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城市未来的发展积淀了历史文化底蕴。与此同时,常州将进一步落实文物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强化执法保障,切实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严查违法行为,全面保障文物安全。

(史健新 吴振国)

责任编辑:高游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