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窑址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是明清时期专为宫廷烧造瓷器的皇家瓷厂遗址,是我国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明清官办窑厂,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御窑厂集中了最优秀的工匠,使用当地最优质的原料和进口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代表了明清瓷器制造的最高水平,明清时期几乎所有的创新技术都发生在御窑厂,最精美的器物也大多是官窑瓷器。故宫博物院现藏的37.6万件/套陶瓷器中,90%以上为御窑厂烧造的官窑瓷器。

  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在御窑厂遗址范围内进行了数十次随工和3次大规模的主动发掘,发现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包括始建于明代初年的围墙、洪武至万历时期的葫芦形和馒头形窑炉、作坊、各时期落选瓷器埋藏坑和堆积层。出土明清时期瓷片数十吨,近1000万片,尤其是完整、连续的明代各朝遗物,揭示了御窑厂自明初设立至明末废弃,清代复建至民国的发展序列。这些发现为研究御窑厂的生产布局与功能分区、产品种类与特征、工艺发展与创新、生产管理体制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极大地推进了明清官窑瓷器和朝贡贸易的研究。御窑厂发掘荣获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田野考古二等奖,御窑遗址是景德镇瓷文化的核心载体,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历年主要发掘单位: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 历任发掘领队及主持发掘者、主要参与发掘人员:余家栋、刘新园、权奎山、江建新、秦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