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侯马晋国遗址

  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又称新田遗址,是战国时期晋国晚期都城遗址。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至今,考古工作者已开展数十年的工作,其被发现后,考古发掘工作一直是山西省及全国考古工作的重点。该遗址分布面积约45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发现有11座古城址、13处祭祀遗址、7处墓地及铸铜、制陶、制骨、制圭等手工业作坊遗址,出土上万件精美文物。考古工作者对侯马晋国遗址的发掘不仅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资料,而且对晋都新田时期的文化内涵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侯马晋国遗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也引起全国学者对“晋文化”的广泛研究讨论,且该遗址的发掘进一步证明了晋国晚期都城在侯马,完善了晋国历史序列,体现了晋国政治、经济、文化、制造业等方面的繁荣发展,为我们研究晋国历史提供了丰富材料。近几年,根据《侯马晋国遗址保护规划》的要求,结合侯马城市规划,庙寝遗址公园、铸铜遗址公园和侯马晋国古都博物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建成,实施了平望宫殿台基保护工程。

历年主要发掘单位: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文化部文物管理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 历任发掘领队及主持发掘者、主要参与发掘人员:张颔、王克林、杨富斗、吴振禄、田建文、吉琨璋、谢尧亭、王金平、范文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