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琉璃河遗址

琉璃河遗址是西周时期燕国的始封地和早期都城,是我国在西周考古史上发现的少数同时并存诸侯国城址和诸侯墓地的遗址。将近六十年的发掘历程中,琉璃河遗址一共揭露了四百余座墓葬、三百余座灰坑及车马坑、祭祀坑、夯土建筑等。由考古发现可知,琉璃河遗址的主体被城墙、城壕包围,分为城内和城外两大区域。城内被划分为宫殿区、祭祀区、手工业作坊区,城外则为墓葬区(不乏高等级贵族墓葬)。遗址出土有青铜器、刻字甲骨、玉器、漆器、原始瓷器等大量精美文物。其中伯矩鬲、堇鼎已成为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成为北京悠久历史的重要符号。20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带有“匽侯”铭文青铜器,证明了现今的琉璃河地区就是早期燕国都邑遗址。80年代出土的青铜器克盉、克罍中“命克侯于燕”等铭文证明了《史记》中关于分封制的记载。90年代首次发现刻有“成周”的卜甲,为夏商周断代工程提供了重要材料。大量陶器反映出本地土著、姬姓周人和殷遗民等多种文化因素共存的现象。琉璃河遗址遗迹类型丰富、遗物内涵复杂,不仅是北京三千余年城市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渊源,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例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

历年主要发掘单位: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房山县文教局 历任发掘领队及主持发掘者、主要参与发掘人员:谢元璐、黄景略、邹衡、蒋忠义、郭仁、殷玮璋、靳枫毅、冯浩璋、王巍、柴晓明、田敬东、赵福生、刘绪、王鑫、郭京宁、王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