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侯昙石山遗址

昙石山遗址位于闽侯县甘蔗街道昙石村旁的小山上,1954年村民取土时被发现。截止到2009年先后进行10次正式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先后发现了壕沟、灰坑、祭祀坑、陶窑、灶、柱洞等大批生产和生活遗迹,还发现了200多座墓葬,出土了包括石器、骨器、角器、牙器、贝器、陶器、玉器和原始瓷器在内的种类丰富、数量可观的文化遗物,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2001年,昙石山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昙石山文化是我国东南沿海最早被命名的,也是福建省第一个被确认的考古学文化,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是先秦时期闽台两岸海洋文化的源头。它集中分布于闽江下游流域,延及东部沿海地区。根据考古研究发现,昙石山遗址还是南岛语族的重要起源之一。

从福建考古史意义上说,昙石山遗址发掘开启了新中国福建考古的第一篇章。该遗址是福建史前遗址中发掘面积最大、成果最丰硕的遗址。昙石山遗址是福建考古界具有纪念意义的一个地方。福建的几代考古工作者在此锻炼和成长。昙石山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为福建史前文化树立了一个标尺。1998年,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成立。


历年主要发掘单位:华东文物工作队、福建文管会、厦门大学、福建省博物馆(福建省博物院)、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等 历任发掘领队及主持发掘者、主要参与发掘人员:尹焕章、宋伯胤、林钊、曾凡、吕荣芳、叶文程、陈存洗、陈龙、林恭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