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遗址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目前距杭州湾和东海海岸30-40公里。主体位于宁绍地区东部姚江流域四明山脉北麓低丘与低海拔平原的过渡地带,总面积40000多平方米。遗址地下文化堆积埋藏深度大多处在海平面上下,利于有机质遗存的保存。因此,发掘出土的稻谷壳、橡子、树叶及大量动物骨骼等先民生活遗物保存极佳。河姆渡遗址是宁绍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一考古发现是长江流域乃至整个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为重建中国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历史打开了一扇清晰的窗口,证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远古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空前发现。作为蜚声中外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姆渡遗址因其广泛深远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文化遗产价值而备受关注。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2001至2014年间发现和发掘了河姆渡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田螺山聚落遗址。2013年河姆渡附近发现了中国已知最早、内涵最丰富的海洋文化遗址——井头山遗址,可确定该遗址为河姆渡文化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