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

兴隆洼遗址是兴隆洼文化的命名地,从1983年到1993年,兴隆洼遗址先后经过6次考古发掘,揭露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该聚落的年代距今约 8200-8000年,共有94座半地穴式房址,分成11排,布局规整有序,最大的两座房址面积各约140平方米,并排位于聚落的中心部位,聚落的外围环绕一道近似圆形的壕沟,西北侧留有出入口。这是国内第一个全部揭露出房址、灰坑、环壕等生活遗迹的史前聚落,对于了解当时的聚落与社会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在遗址发掘的基础上,不仅提出了“兴隆洼文化”的命名,对于建立和完善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后的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找到了直接源头。

1992年首次在兴隆洼遗址F170M117中发现成对的环状玉玦,此后又在多座墓葬中发现玦、匕形器等典型器类,这是中国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真玉器,将我国雕琢、使用玉器的年代上溯至距今80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对于研究东亚玉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种植粟、黍为主的旱作农业系统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兴隆洼文化时期已经形成,西辽河流域也成为世界范围内种植和食用小米历史最悠久的地区,是世界范围内小米的独立起源地之一。有学者认为,日本和欧洲发现的小米均来自中国北部,与兴隆洼文化关系密切, 凸显了其在世界旱作农业和食物全球化发展过程的特殊地位与作用。


历年主要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敖汉博物馆等 历任发掘领队及主持发掘者、主要参与发掘人员:杨虎、朱延平、刘国祥;宋新潮、丛德新、谷飞、朱永刚、王立新、李新伟、贾笑冰、董新林、刘冰、邵国田、田彦国、王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