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学先进 创佳绩 立新功 > 深度报道

学先进 创佳绩 立新功 |
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王羲之故居保护中心:
聚焦保护利用传承 让千年文物焕发生机与活力


作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山东省级文明单位和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山东临沂王羲之故居保护中心主要负责王羲之故里遗址和洗砚池晋墓保护和管理,以保护传承琅琊文化、书圣文化为己任,积极做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夯实文物保护基础,落实责任、守好底线。2003年,在王羲之故居二期扩建施工过程中发现洗砚池晋墓。墓葬共出土近300件(套)随葬品,器物丰富精美,其中59件为珍贵文物,对于研究两晋社会特别是晋代琅琊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为展示和保护利用洗砚池晋墓,2008年王羲之故居保护中心建成并开放晋墓博物馆,观众络绎不绝。2021年,临沂洗砚池晋墓入选“山东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

制定文物保护规划,强化文物管理,确保文物安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临沂市文物保护利用发展规划》研究制定《王羲之故居保护中心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应急处置预案》《王羲之故居保护中心管理制度》等文件,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开展安全警钟日等教育活动。坚持人防、技防并重的原则,做好防火、防盗、防破坏工作,切实做到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准确化、智能化,投资60余万元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并在40余处重要部位安装烟感报警器、避雷针等设施。坚持24小时值班,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发现的安全隐患。2011年,针对洗砚池晋墓出现墓体变形及砖石脱落等问题,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通过一年环境检测及地质勘查,制定了科学保护方案。在国家文物局拨付的300余万元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下,对晋墓展厅进行恢复性建设,并于2016年顺利通过验收。同时,每年定期维护王羲之故居地上建筑及碑刻,采用传统建筑工艺,对屋顶筒瓦、飞椽、彩绘壁画等受损位置,分批分阶段进行维修,文物建筑得以明显改观。

加强文物研究,深挖文化内涵,推出一批学术成果。2014年,与北京大学联合成立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创作研究基地,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与发展,加强书法创作、研究、教学、展览与交流。2016年,与临沂大学合作成立临沂大学书法教育基地,先后出版《临沂洗砚池晋墓》《王羲之故居文化丛书》等著作,发表《临沂洗砚池晋墓出土漆器考议》《羲之故居晋墓浅析》《山东临沂洗砚池一号晋墓出土的越窑青瓷》等论文,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



活化利用文物,突出科技创新,开展文化交流。依托书圣文化资源,常年开设书法公益文化课堂,目前已举办六期王羲之书法论坛,连续承办十七届临沂书圣文化艺术节配套活动。组织实施“书法寻根之旅”主题研学,进行“讲书圣故事传优秀文化”等主题宣讲,开展以书法文化、家风家训等为主题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先后在临沂12所学校成立王羲之故居书法教育基地,联合开展书法教学,惠及青少年3万余人。依托书圣文化及出土文物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如《兰亭序》系列、书法系列、青瓷胡人骑狮器系列等深受游客欢迎。联合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等栏目,录制播出《探秘晋墓博物馆》等节目。推动洗砚池晋墓出土文物多次参与“三国志——文化主题特展”“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齐鲁瑰宝——山东省精品文物巡展”等国内外展览。2021年和2022年,还连续举办两届临台书法文化交流活动,推进两岸书法艺术交流。

王羲之故居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让千年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是文物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中心全体成员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把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