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视力保护色:
今晚19点,《中国国宝大会》第二季第九场“越洋遗珍”
——海外中国文物展播出
来源:央视财经 日期:2022-11-26 字号:[ ]

2022年11月26日19点,央视财经频道,《中国国宝大会》第二季第九场“越洋遗珍”——海外中国文物展,盛大开幕。

三万里河山,五千年文明,中华先祖留下了无数璀璨绚丽的国宝,它们或扎根华夏大地,或散落世界各地。这次,我们将走近陪伴唐太宗驰骋沙场的昭陵六骏,围观收藏大家乾隆钟爱的“三希帖”“四美具”,一同感受海内外遗珍的品格风韵,领略中华文明的泱泱风华。

异域流芳:远涉重洋的国宝


第一篇章 “异域流芳”。如今,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几乎都有中国文物的身影。这些瑰宝构建起了一个个微型的中国艺术乐园,让世界人民赞叹不已。海外博物馆大规模、系统化地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艺术品,成为世界了解中国艺术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日本奈良正仓院被称为“唐代文化的地上宝库”。当年遣唐使带回日本的众多唐物,如今看来都是精致艳丽的唐代艺术珍品。

“五弦,如琵琶而小”。隋唐时期盛行不衰的五弦琵琶早已失传。如今正仓院收藏的一把唐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就是现今存世的唯一孤品。华美的紫檀木琴身,饰有精密的螺钿花纹,历经千年之后,仿佛依稀能听见大唐盛世的余音。富贵华丽的金银花三足大盘、巧夺天工的平螺钿背圆镜、特立独行的鸟毛立女屏风,都让人领略到了盛世大唐的绝代风采。

更关键的是,还有一份难得的《国家珍宝帐》详尽抄录了这些文物的名称和信息,为历史研究保留了一份珍贵的记录,如一个时光胶囊封存了盛唐的时光。

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的元“至正十一年”青花云龙纹瓶不但经历传奇,其在瓷器界的地位也是独一无二。它的瓶口有一段宝贵的铭文,说明了当年它是婺源人张文进买来作供奉之用。20世纪上半叶它被英国收藏家维德购入,又被称为“维德瓶”。后来,美国学者约翰·波普把它当成标准器,采用类比鉴别法,辨识出了世界上现存的一批元青花瓷器。从此,元青花受到全世界古陶瓷学者的公认和重视。这对青花云龙纹瓶也就成为了首屈一指的元青花断代标准器。

元青花当年作为外销瓷,广泛留存于海外各地,土耳其的托普卡帕皇宫曾是奥斯曼帝国苏丹的住所。这里收藏了超过一万件从宋代至清代的中国瓷器,其中最重要的一批就是元青花,很多都是绝世孤品。节目里展示的这件青花牡丹缠枝纹葫芦瓶,高达70厘米,非常罕见。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的珍品《五色鹦鹉图》为宋徽宗赵佶所创作。绢本设色,前有徽宗瘦金体题字,后为杏花鹦鹉图画。鹦鹉俏姿可掬,整幅画春意盎然,令人欢快喜悦。可谓是宋代工笔花鸟画历史顶峰的代表作之一。

何以为家:散落在海外的中华瑰宝

第二篇章是“何以为家”。文脉与国脉相连,国宝的沉浮始终与国运的兴衰紧密相连。国家强盛时,文物通过交流或贸易流芳海外。国家衰弱、为列强所侵时,大量文物被强盗掠夺,流失海外。让我们走近那些漂泊海外、故土难归的珍贵文物,了解中国文物流失的真实历程。

中国美术史的“开卷之图”——《女史箴图》,传为画圣顾恺之本人所作,用笔充分体现出他“春蚕浮空,流水行地”的绘画特征。其唐摹本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是当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英军将其从清内府掠走。它先后历经了四朝皇室的收藏,清乾隆帝极为珍爱,在上面留下了37枚印章,还在卷后画了兰花一枝,把它列为四美之一。

可惜的是“收藏大腕儿”乾隆的“四美”,其三已流失海外,国内仅余其一。《女史箴图》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潇湘卧游图》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蜀川胜概图》则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仅余《九歌图》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洛阳白马寺旁的“金村”对于中国考古界而言是一段难言的悲伤。1928年,一场暴雨冲开了这里的一座大墓。随后,七座东周天子墓及三座车马坑被相继发现,并被洗劫一空。数以千计的金银器、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几乎全部流失到海外。这不仅是考古之痛,更是文化之殇。

节目中展示的这件东周错金银狩猎纹鎏金铜镜就是其中之一。它体现了东周制镜的最高水平,独特的纹样、精湛的错金银和鎏金工艺,精美绝伦,令人惊叹。

本属于龙门石窟的北魏浮雕《帝后礼佛图》当年被古董商盗凿后以残片形式流落海外。这两幅浮雕人物密集,顾盼神飞,浑然一体,是北魏年间最高的浮雕艺术成就,也是中国石窟中唯一等身高的帝后礼佛图浮雕。

昭陵六骏石刻是驰名中外的艺术珍品,最初分布在唐昭陵内,象征唐太宗所经历的最主要的六大战役。上世纪初,昭陵六骏石刻遭到破坏,其中的二骏被切割盗运至海外,现藏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2010年,中国专家受邀前往美国参与修复,这也是我国首次派文物专家赴国外参与修复流失海外的中华文物。

盛世之归:国宝“回家”的故事

最后一个篇章是“盛世之归”。国宝的流失与回归,折射出了中国国力的巨大变化。文物回归尽管艰辛而漫长,但中国政府推进文物回归的决心始终坚定。

“三希帖”因乾隆的收藏而得名,都出自书法大家王羲之一门。侄子王珣的《伯远帖》是东晋王氏一门现存于世的唯一书法墨迹真本,行笔风神俊朗,潇洒流利,被列为“天下十大行书”之一。《中秋帖》传为王羲之儿子王献之所作,气势磅礴、雄迈飞动。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笔法圆劲古雅,韵律独特,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秋帖》和《伯远帖》当年被盗运出宫,颠沛流离,直至1951年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购回,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西周礼器“虎鎣”在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被一名英国海军上校盗走。直到2018年,才在英国的拍卖会上现身。国家文物局立即开展行动。一番努力后,境外买家将“虎鎣”捐赠回国。虎鎣生于西周,出土后亲历了国家衰败,离家158年后,如今终于回归。

三千年前的青铜重器——皿方罍,体形硕大、气势恢宏,是中国晚商青铜器鼎盛期的代表作。然而,一直以来它只有罍盖在国内,罍身则漂泊海外。当纽约的拍卖公司计划再次拍卖皿方罍器身时,湖南省各级政府联合多方力量,经过艰苦谈判最终达成协议,皿方罍回到了它的家乡湖南。正所谓:“九十载飘摇风雨,不幸身首异处。近百年颠沛流离,终得完罍归湘。”

一千四百多年前的《游春图》被称为“国宝中的国宝”,是隋代画家展子虔唯一传世的作品,代表了中国早期山水画的面貌。它曾让历代顶级藏家们追逐,近代却因时局动荡而失落民间。所幸大收藏家张伯驹先生挺身而出,即使变卖家产、四处借贷也要将其保留在国内。1952年,这幅《游春图》以及陆机的《平复帖》、杜牧的《张好好诗》都被张伯驹先生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其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着实令人钦佩。

来自河北王处直墓的彩绘浮雕武士石刻也是历尽坎坷才从海外回归,因此被戏称为“海归天王”。这是我国成功叫停国际流失文物商业拍卖的首例,也开辟了中美两国之间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合作的先河。

元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巨作,也是研习中国画绕不开的范本。黄公望为元代四大家之首,前后花了近七年才完成了《富春山居图》,可谓是其巅峰之作。其历经千年的留传故事也是传奇非凡。当年尽管逃脱了被付之一炬的厄运,却从此被一分为二,遥遥难相见。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直到2011年6月,《富春山居图》历经三百六十一年的分隔后,才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迎来“合璧”展出的历史性一刻。

所有归来,皆是召唤;所有追寻,终有回音。

那些为了国宝回归不计个人得失的爱国人士,每一位都令我们感动,那些结束了海外漂泊于盛世回归的国宝,每一件都令我们振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一定会有更多国宝平安回家!

第二赛程:九强激烈拼杀


第二赛程,题目更难,选手的压力更大。一上来,前三道题目几乎“全军覆没”,每道题仅有一人答对。其中脱口秀演员杨景雯表现突出,一下子奠定了领先的优势。此后,又有两题,也是只有她“一枝独秀”,独拿两个10分,成为本场耀眼的得分王。

那么,其他八位选手又表现如何,谁会成为本场那个唯一被淘汰的人呢?敬请关注本期国宝大会选手们的精彩对决。

本期特展由四位嘉宾坐镇,分别是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赵冬梅、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

从国宝读懂中国

每周六19:00

央视财经频道

《中国国宝大会》第二季

期待您的到来

责任编辑:赵军慧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