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视力保护色:
浙江:5年内建设1000家乡村博物馆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日期:2021-09-26 作者:冯源 字号:[ ]

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9月26日电 恋爱信物、婚礼用品、新婚盛装、洞房家具……走进浙江省长兴县小浦镇方岩村的“婚俗博物馆”,传统婚庆习俗传递出浓浓喜气。而在该县水口乡农耕博物馆和白阜村蚕茧博物馆,农具和蚕桑用具又见证着太湖流域历时久远的农耕文化和蚕桑文化。

长兴县画溪街道白阜村蚕茧博物馆

安吉县港口乡竹文化展示馆

长兴县隶属于湖州市,当地的乡村博物馆初显规模。而在相邻的安吉县,乡村博物馆建设已蔚然成风,60余家乡村博物馆分布在绿水青山之间,竹子博物馆、白茶文化生态博物馆、扇子文化展示馆……形成了一个生态博物馆群,有效实现了文旅融合。记者从湖州市文广旅游局获悉,湖州力争用一年时间,建成100家有特色、可复制、示范性强的乡村博物馆,三年内实现全市3A景区村的乡村博物馆全覆盖。

“为了留住乡村文化之根,让触发乡愁的老物件留存下来,让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传承下去,并在新时代发展中浸润人心、绽放新光彩,建设乡村博物馆无疑是一条好路子。”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表示,此前,浙江已在多个县探索乡村博物馆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而在“十四五”期间,全省还将在5年内建设1000家乡村博物馆。

安吉县港口乡竹文化展示馆

武义县牛头山植物标本馆

杨建武表示,乡村博物馆要成为“乡土味”和“高品位”兼具的乡村文化公共空间。它的建设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味求新、求洋、求大,也不能成为老物件的储藏室,更不能铁将军把门,而要与乡村母体保持紧密的文化关联,提供好的服务项目,做好宣传策划。同时,乡村博物馆既要打通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又要成为让文化反哺乡村建设的多元文化枢纽,既能“富脑袋”,也能“富口袋”。乡村博物馆还需要实现建设的标准化和多样化,为此,浙江文物部门将加快制定《乡村博物馆建设认定标准》《乡村博物馆管理办法》等标准规范,同时要努力让每所乡村博物馆都能够独一无二,塑造地域文化品牌。(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 记者 冯源)


责任编辑:刘易寒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