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信息
视力保护色:
增进文物保护认知 万寿寺修缮工地举办开放日活动
日期:2021-09-18 作者:杨逸尘 字号:[ ]

为弘扬古建筑文化、宣传文物保护理念、传承传统技艺、拓展让文物活起来的途径、切实增进民众对于文物保护的认知感,9月16日,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北京市文物工程质量监督站、北京艺术博物馆承办的万寿寺修缮工地开放日活动在北京万寿寺内举办。50余名观众通过北京艺术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预约作为万寿寺修缮工地开放日活动的首批观摩体验者,走进工地现场,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演示,了解修缮背景意义,近距离观摩体验传统古建筑修缮技艺。

工程师现场讲解古建传统修缮工艺 杨逸尘/摄

万寿寺于清代康熙至光绪年间共经历过四次大规模重修与扩建,目前进行的是万寿寺建寺以来的第五次大型修缮。修缮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修缮范围是中、西路建筑,第二期正在修缮东路现存10座古建筑。

为充分展示万寿寺及其修缮工程的过程与结果,开放日活动分为展示讲解、现场观摩及实际体验三个部分。展示讲解重点围绕万寿寺修缮阶段性成果展开。现场观摩内容为万寿寺东路修缮过程中涉及到的“钉麻揪”等工艺操作。通过实践,各个家庭在了解麻揪工艺本身之余,也能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传统古建复杂而精巧的工艺,以及工艺背后所凝结的匠心智慧。

公共参观体验活动是体现文物价值的一个独特视角,在视工程具体情况并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施工现场由原有的独立封闭式状态变为开放浸入式场景,让公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能体验,有利于提升公众的古建知识水平和文物保护意识。

据悉,北京市文物局将致力于拓宽社会互动形式和渠道,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组织观摩和现场体验等形式,让不可移动文物向社会敞开怀抱,让中华文化之精髓在这片土地上、在广大民众中得以延续和传承。

万寿寺始建于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选址在长河北岸、广源闸西侧,经清代皇室多次扩建,成为皇家祝寿场所。现存的万寿寺是典型的清代官式建筑,建筑格局分为中、东、西三路,因其具有深厚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享有“京西小故宫”的美誉,并于2006年5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15日,万寿寺修缮工程全面启动,修缮总建筑面积10689平方米,是继1893年慈禧皇太后六旬庆典修缮之后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整体保护修缮工程。

(杨逸尘)

 

责任编辑:高游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