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

国家文物局版权所有
  • 发布时间:2021-07-23

遗产分布:重庆市大足区

列入标准:(i)(ii)(iii)

列入时间:1999年


大足石刻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等“五山”石窟为代表,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它始建于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兴盛于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余绪延至明、清,有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

大足石刻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以集释(佛教)、道(道教)、儒(儒教)“三教”为一体,世所罕见;以鲜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从唐末至宋代中国石窟艺术的风格以及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大足石刻


华严三圣像(宝顶山石窟第5号作品)(张文刚 摄)


父母恩重经变相(宝顶山石窟第15号作品)(张文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