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始建于1500多年前,是中外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佛教艺术与石刻艺术相融合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牢记嘱托,真抓实干。一年来,山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持续加大云冈石窟的保护力度,深入开展“云冈学”研究,提升展览展示水平等方面全力推进。
2021年2月19日,云冈研究院成立,作为山西省政府直属副厅级事业单位,是云冈石窟保护和云冈学研究的重要举措。
“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一年来,云冈研究院完成了云冈石窟第11、12、13窟的保养维护,同时向国家文物局申报文物保护项目20个,内容涵盖危岩体修复、洞窟加固、文物数字化、山顶考古遗迹保护展示等。
从“三年保护工程”的实施,到大规模的保护维修,再到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申报……九十多年来,文物部门始终精心守护着这座人类文明的宝库。


云冈石窟第9窟数字化采集现场
“近年来,我们加强了文物保护新材料的研究,并逐步将研究成果应用到石窟本体的保护工程中,同时,积极探讨传统修复材料与工艺的更新改造问题。”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介绍,云冈研究院与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河南考古研究院等开展的保护研究已取得成效。
面向未来,云冈石窟的数字化保护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数字化采集工作已经开始,计划五年内全部完成数字云冈文物档案库建设。数字云冈先进计算中心的投资建设,将为云冈石窟的保护研究、云冈学建设以及打造智慧景区提供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存储和人工智能等服务。
云冈石窟文物安全与监测平台建设加快,云冈石窟视频监控系统不断升级,远程监管、消防监控和智能巡检将逐步实现。
司法保障是文物保护的一道重要防线。
5月8日,经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批准设立的云冈文化保护法庭在云冈石窟景区正式揭牌,是人民法院司法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有益实践,是继成立云冈公安派出所、启动云冈检察院云冈峪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以来,推动云冈石窟保护法治化的又一举措,为新时代云冈石窟的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推动“云冈学”向纵深发展是时代使命。
从上世纪初云冈石窟被发现至今,针对“云冈学”的研究就没有停止过,中外专家学者通过本体研究,从多学科、多角度深挖云冈文化艺术内涵,拓展云冈石窟学术思维。
2019年,满载着云冈人多年希冀与汗水的《云冈石窟全集》出版,全集首次辑录了史上最大规模、全方位采集云冈石窟彩色影像档案的成果,首次以全集形式展现人类5世纪石窟雕刻艺术的高峰,全面超越了日本出版的16卷本《云冈石窟》。“云冈学”研究的丰富成果展现在世界面前。
2020年8月以来,太原理工大学“云冈学与文物保护研究院”、大同大学“云冈学学院与云冈文化生态研究院”、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院暨北京大学——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中心”先后挂牌成立,“云冈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充实加强。
“丝路沿线石窟寺数字化保护研讨会”“中国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研讨会”“数字云冈联合实验室2021年度工作会议”“数字云冈座谈会”……云冈研究院以跨界融合的开放姿态,广泛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力量,围绕建设“数字云冈”,通过多学科的技术和多领域的手段,深度展开云冈石窟保护、研究、展示和教育传播领域的交流合作。
“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2021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冈石窟一周年之际,云冈研究院策划推出的“中国与世界”系列特展在云冈石窟博物馆开幕,特展聚焦云冈石窟的历史文化意义、世界意义,继往开来,推动文化遗产当代价值的阐释与实现。
“儒风汉韵•汉画像石拓片展”、“表里山河晋印象”国际版画精品展、大同明代军堡群遗址摄影展、“丝路华光——中国三大石窟艺术联展”……一年来,云冈研究院加强展览展示策划,一系列展览“走出去”“引进来”,让观众切身感受石窟文化艺术的灿烂辉煌。

“中国与世界”系列特展

“游山西•读历史”研学活动

原大3D打印的云冈石窟第13窟
瓷器修复、壁画绘制、魏碑临摹、浮雕制作、瓦当拓印、古建筑搭建、考古遗址考察……一年来,云冈研究院推出形式多样的研学活动,50余期活动,近2000人次参加,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成为山西第一批“游山西·读历史”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使云冈石窟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营养源泉。
进入云冈石窟第12窟,美轮美奂的造像、庄生天籁的境界、博大精深的内涵,让观众无不为这场石壁上的大型音乐会所震撼——这令人发出感叹的景致,并不在山西大同西郊的武周山,而是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2020年6月12日起,由云冈石窟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合作的全球首例可移动3D原大打印复制洞窟在浙江大学成功落成开放。
云冈石窟研究院与浙江大学联合项目组,在三年的时间里攻克了数据采集处理、结构设计、分块打印上色等多项技术难关,古老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迈出“行走”世界的第一步。
2020年12月底,3D版第12窟“音乐窟”又从浙江“走”到上海,开启了云冈石窟“行走世界”的第二站。截至2021年3月31日,参观者达到5万余人次。
今年4月,山西省与美国犹他州举办的“认识中国·走进山西”主题日活动在线上进行。云冈研究院作为分会场,在“云游云冈·启程山西”线上展示中,通过“石破天惊”“民族融合”“美丽大同”三个模块介绍了云冈石窟的开凿史、云冈学的研究以及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历史内涵。
(徐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