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物新闻
视力保护色:
特别策划 |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 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日期:2021-03-08 作者:徐秀丽 李 瑞 字号:[ ]

革命文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是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革命文物行政机构从无到有,革命文物工作力量不断强化,革命文物工作基础不断夯实。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个重要历史节点上,如何更好地加强革命文物保护,讲好党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国家文物局将继续实施百年党史文物保护展示工程,完成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保护展示工程。推介一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这些展览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100年奋斗历程为主线,依托革命文物资源,创新阐释和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和历史贡献。”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表示。

2020年1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与国家文物局共同发起的革命历史文物主题节目《闪光的记忆》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启动,受到了广泛关注。

“今年,由国家文物局牵头负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负责统筹制作的《红色印记》节目也将推出,包含革命文物故事微视频、革命旧址短片、革命人物相关文物纪录片各100集。”刘玉珠说,“同时通过‘党的故事我来讲——争做红领巾讲解员’实践体验活动,全国革命文物百佳讲述人遴选和推介,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宣传活动月,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推介等一系列活动举办,推动革命文物保护深入开展,革命精神深入人心。”

“近年来,我国革命文物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地方在革命文物保护展示方面还相对薄弱。”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坦言。

“在革命文物类场馆建设工作中‘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是很重要的。”贺云翱强调,要切实把好政治关和史实关,结合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活动等,着力打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革命文物精品陈列,提升革命文物类场馆展陈质量。

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革命文物线上阐释传播系统,讲好革命文物故事。推动革命文物场馆数字化建设,对革命文物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宣传,方便快捷地为公众提供学习教育信息资源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吉平建议,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时间节点,系统开展百年党史文物、文献、档案、史料调查和征集,相关部门指导重要革命旧址旧居形成专门的保护规划和管理办法,使旧居旧址周边环境和历史风貌得到完整保护,不断加大对革命旧居旧址的保护维修经费投入。

“在全面加强革命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建立革命旧址、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地部队、城乡社区的共建共享机制,充分挖掘革命文物的教育价值,把革命文物优势转化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多元化教学方法,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革命文化资源精品课程,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将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纳入政府公共信息传播体系。结合学校的网络教育课程,通过组织广大青少年学生线上线下参观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等多种形式,加深青少年学生对革命文化的感知和印记。”吉平说。

经过调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潘路发现,目前,缺乏针对革命纪念馆行业整体的治理机制,致使纪念馆行业的管理主要参照博物馆行业,容易导致革命纪念馆在“政治性”“专题性”和“情感性”功能定位上的缺失。革命文物从业人员因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理论基础与实务经验积累较少,加之缺少行业荣誉供给,容易导致缺乏行业自信与人才流失,也存在着高水平专业化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人才缺乏的困境。同时,缺乏针对革命纪念馆的财政投入动态管理机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仍有待提升。

潘路建议,制定《革命纪念馆工作试行条例》,规范革命纪念馆体制机制。进一步理清革命纪念馆归口管理问题,运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席会议等制度加强不同部门间组织协调。结合行业特点,完善对于革命纪念馆文物征集、宣传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引进等问题的指导。同时,根据部分革命纪念馆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的实际情况,首先应推动行业标准制定,规范行业行为,提高行业运行质量,实现行业优秀案例的可复制、可借鉴后,再加强革命纪念馆馆际交流。

“要加强纪念馆理论与实务研究,为行业发展提供学理支撑。”潘路认为,要扩大高校文博专业规模,培养专业化的纪念馆人才队伍。目前,高校文博专业集中在少数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难以下沉到革命纪念馆,建议教育部扩大文博专业设置规模,为革命纪念馆定向培养红色文化的宣传员,此部分学员应纳入师范生培养体制。其次,讲解员是红色文化传播的一线专业人员,应纳入革命纪念馆专业技术系列。革命纪念馆人才资源应合理规划,完善职称考核方案、优化晋升空间,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事业提供人才保障。

潘路还认为,要进一步完善免费开放政策与经费投入机制。《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已颁布十余年,按照《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需对免费开放财政补贴进行重新核定,加强对革命纪念馆的动态管理,实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以效定补”的管理目标。

“目前,全国革命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有3.6万多处,其中低级别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占大多数。”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说,“相对而言,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部分比较重要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存状况及管理情况较好,而低级别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保护和管理上的问题较为突出。”

针对存在的问题,在今年两会期间,马萧林将提交“关于加强对低级别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提案。

提案里,马萧林建议,加大低级别革命文物经费投入。各级地方政府要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理念,根据本辖区文物保护的需要将文物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逐步提高经费标准。有条件的省份可以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经费专项列支,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提供经费保障。针对低级别革命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不足情况,马萧林说,“可积极尝试革命文物资源整合打包。对于革命文物资源比较丰富,有条件的地区可考虑采用线性串联打包的形式,挖掘精品路线,将路线上的众多低级别文物串联成整体。或者采取以重点文物为中心,吸收周边低级别文物为一体的方式,实现保护资金的全覆盖。”

“同时,还应协同开展低级别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革命文物与红色旅游、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和各省重大战略部署都有紧密联系,建议协调发改、财政、交通、文旅、电信等部门从各自职能出发,加大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展示、弘扬的支持力度,共同推进低级别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马萧林说。

由于保护众多的革命文物资金需求大,马萧林还建议,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低级别革命文物保护。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和利用,鼓励各省市积极探索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渠道参与文物保护的方式和做法,借鉴文物认养等方式,拓宽低级别革命文物保护的资金来源。

(徐秀丽 李 瑞)


责任编辑:高游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