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物要闻
视力保护色:
记者手记 | 致2020中国文博:心怀温暖,砥砺同行
日期:2021-01-18 作者:新华社 施雨岑、李贺 字号:[ ]

新华社  施雨岑、李贺 

与其说这是新华社跑口记者对2020年中国文博的感言,我们更愿意将之写成一篇致所有文博工作者的感言。

回想2020年开篇的那一天,我曾给自己第4年的跑口生涯许下一个“小目标”——抛开那些飘在空中的“规定动作”稿件,挤出时间去跟一个最偏最远的考古队同吃同住,哪怕寥寥数天也好。跟你一起上工,身体力行地了解什么是考古;跟你一起收工,再放松地聊聊困惑、谈谈未来。

谁能料到2020年会如此魔幻。

“小目标”无从实现,数项已列入工作计划的报道任务无从落实,许多我们本打算去认识的你也无从结交……然而行至年尾,待筹划年终报道的那一刻我们才发觉——对这个领域而言,2020年可能充满遗憾,却绝不平淡。

这一年,我们见证你沉默的坚守——从新华社的稿件里,我们看到“风暴眼”中方勤馆长和湖北省博的非常“战”疫,我们看到全国博物馆在线“接力”为宅在家中的观众提供精神食粮,我们看到各地考古队顶住疫情压力率先复工复产……坚守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牺牲。无法尽孝双亲、年幼的孩子拦住妈妈恳求不要再去考古工地……在我们的采访本中,这样的故事反复上演。没有一个人喊出惊天动地的口号,平凡而沉默的力量依然让人相信:疫病可以重塑生活的点点滴滴,却也有它无法笼罩的辽阔田野。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带领值守的安保人员在省博门口合影。(2020年4月16日李贺摄)

这一年,我们定格你眼中的光芒——一批批流散的国宝如愿“回家”了,沉积物DNA分析技术探知到青藏高原上远古的人类,中华文明的起源版图中存在海洋的身影,大大小小或有名、或无名的石窟寺迎来考古调查人员……也许你并不知道,动人的是这些故事背后的曲曲折折,更是你讲述时眼中闪亮的光。由热爱而生发的光芒与温暖,真的可抵岁月漫长。

这一年,我们记录你经历的变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于民族如此,于文物事业又何尝不是?发端于百年前的仰韶,中国考古乃至中国文物事业的一泓静水今日已成受人瞩目的洪流。曾有人半开玩笑说,文物口本是个“冷灶”,结果近几年风云突变,连带着跑口记者任务量都涨了好多。2020年尤其如此,从考古到文物安全,从博物馆到流失文物追索,桩桩件件都是热点,同时收获着来自“庙堂”与“江湖”的关注。你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从学术走向公众,从“冷板凳”走向“聚光灯”。

 

2020年10月29日,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在安徽省蚌埠市禹墟遗址考察发掘情况(李贺摄)

细想背后缘由也是顺理成章:当温饱不再是普遍难题,一个矢志复兴的民族,必然将关注的目光从他人转向自身,从外部转向内心,从物质转向精神。

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马首”归园——我们曾预判这一事件会是热点,但万万没有想到会“热”到如此地步。我们在第一时间发出的系列海报、观察文章数小时内的浏览量令人诧异,一些数据至今未被打破。从没有一个瞬间,让站在新闻现场的我们这样强烈地感到,自己正置身于一种变革:文物的力量早已超越“物”的界限,而民族精神正渴望更加坚实的支撑。

“马首”回归圆明园系列海报(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只是这样的转变,在2020年带给你我更大的压力,特别是向来崇尚低调的你——以往不会争议的引起争议,以往不会烦恼的成为烦恼;而那些多年未决的难题,可能依然横亘在面前,比如考古津贴,又比如基层编制、人才流失。“考古女孩”钟芳蓉之所以引发热议,在我看来正是这略为魔幻的现状缩影。

可以肯定的是,2021年,这样的压力不会减轻——关注不会散去,热点不会减少,而问题只能一件件去慢慢解决。你会更多地站在“聚光灯”下,应对舆情、讲好故事的能力将经受更大的考验。

同样可以肯定的是,时代洪流波涛起伏,我们将继续与你携手同行,用最精彩的方式讲述你的故事,尽我们所能去推动难题的破解。

有幸和你砥砺同行在这样的时代,你的振奋、你的烦恼、你的困惑,我们感同身受。在你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我们——新华社记者一直在倾听、在记录、在感受、在呼吁。那些文字与图片,有时会改善你的境遇,有时不会,有时甚至给你带来麻烦。但请相信,我们关注这一领域的初心不变,关注你的温度不变。

2020年12月11日,多家中央媒体记者们跟随工作人员走进重庆大足石刻遗址,深入了解基层文物保护情况。

曾与你相遇在大大小小的发布会、通报会上,新的一年里,我们也期待认识公文背后、论文之外那些闪亮无比、有血有肉的你。

预祝春节阖家团圆,牛年一帆风顺!

 

责任编辑:高游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