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信息
视力保护色:
昆明市博物馆为可移动文物戴上“金钟罩”
日期:2021-01-11 字号:[ ]

近日,昆明市博物馆为期两年的“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一期)项目”建设完成。该项目的实施,如同为可移动文物构建了一张严密且坚固的“金钟罩”,大幅提升了昆明市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的能力,也标志着昆明市博物馆在“注重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的模式转变中更进了一步。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昆明市博物馆所采用的预防性保护四步工作法,是该馆实现“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的关键经验。这四步工作法具体包括对部分试点文物库房文物保存环境进行全方位改造——完善环境调控系统、换置文物储藏设备、改造文物库房环境、开发环境监测预警平台。

前三步主要是通过更换温度调控设备、增设新风除湿系统、定制无酸纸囊匣及碳纤维囊匣、改造库房小环境及大环境等一系列针对性举措,为试点文物库房文物营造“稳定、洁净”的环境。四步工作法的亮点在于第四步,该项目针对试点文物库房开发的环境监测预警平台可实现对文物保存环境的“三控”。传统文物环境监测主要通过离线检测设备进行,该方式能满足临时性和及时性的监测需求,但监测数据的比对、检验和分析等工作存在滞后性。而该项目开发的环境监测预警平台,将物联网技术与文物预防性保护理念相结合,监测的指标包括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有机挥发物(VOC)浓度、光照度和紫外线辐照强度等,而且基于监测数据的及时上报与分析,可实现对试点文物库房文物保存环境的实时监控、远程监控和及时调控。

四步工作法是昆明市博物馆基于国际通用的PDCA(Plan、Do、Check、Act)循环理念而提出且实践的。当前,文物预防性保护理念已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科学共识,也是当今世界文物科技保护领域的发展趋势。昆明市博物馆本次实施的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不仅是对国家相关部门文件精神的落实,而且是该馆在注重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这一工作方向上的一次重要探索实践。目前,昆明市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二期)项目已通过审批,将在本期试点库房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昆明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展陈安全水平,未来将进一步持续提升该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能力。(陈 颢)

责任编辑:高游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