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物要闻
视力保护色:
基层文博人| “人在文物在,我与文物共存亡”
日期:2020-09-28 字号:[ ]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游记中盛赞玉华洞:“此洞炫巧争奇,遍布幽奥”。洞内神奇、隽秀的景观也随之被世人熟知。玉华洞所在的福建省将乐县,有着近2000年历史,环境优美,历史资源得天独厚。将乐县博物馆内更是陈展着从史前至明清的各类珍贵文物。

将乐县博物馆副馆长廖国华是土生土长的将乐人,他先在县农村教育领域辛勤耕耘28年,后在文博岗位兢兢业业工作了9年,1995年7月6日凌晨,他为保护国家珍贵文物与不法之徒英勇搏斗,壮烈牺牲,时年55岁。廖国华生命的长度或许是相对短暂的,但他拓展了生命的宽度。时至今日,当地人们依然还记得他到任后立下的誓言——“人在文物在,我与文物共存亡”!

廖国华生前对于盗窃、盗挖文物的现象深恶痛绝。1987年是他调入县文化馆担任文物干部的第二年,存放在馆内的一件国家二级文物被盗,他坚决要求立案侦破。有人暗示过他要手下留情,不然吃不了兜着走,但耿直的廖国华毫不动摇。在他的配合下,公安机关迅速抓捕到犯罪嫌疑人,之后廖国华又四处寻觅,提供线索,协助公安机关把该案件中藏匿文物的窝赃犯也捉拿归案,此文物被盗案圆满告破。廖国华用行动守护了文物的安全,宣传了《文物保护法》,帮助域内群众树立了法制意识。1991年将乐县白莲乡有盗挖古墓的情况,廖国华随即报案,并协助警方寻找犯罪嫌疑人相关线索。嫌疑人先后多次找人游说廖国华未果后,气急败坏地放话威胁:“廖国华你敢让我坐牢,我就让你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廖国华并没有因此而害怕退缩,他深知文物的价值和意义,下定决心要让违法犯罪行为受到法律的制裁。

1992年11月,廖国华被任命为将乐县博物馆副馆长。同年年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福建省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在玉华洞附近的岩仔洞发现了10万年前的哺乳动物群化石点。经专家鉴定,洞穴的动物化石有30多种,是华南动物种群最齐全的一个遗址。参加实地考察的廖国华听到专家的结论,欣喜若狂。他抓住机遇,请将乐县委、县政府在岩仔洞修建一个洞穴博物馆,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廖国华负责博物馆的具体筹建工作。他带头用绳索绑在身上, 深入到从没有人进入的洞底岩缝探明情况,废寝忘食地工作。经过廖国华和同事们200多天的艰苦努力,福建省首家洞穴博物馆——岩仔洞洞穴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将乐县博物馆人手不足,廖国华就带头值班,遇到谁家里有事,他就主动替班,常年如此,毫无怨言。1995年7月5日,廖国华在博物馆守夜值班。6日清晨,阳光赶走了前一晚的阴雨,一如往常地照在博物馆这座百年老屋的院墙上,透过树枝缝隙的青砖墙面上映射着斑驳的光点。廖国华通常在值过夜班的早上或在门口活动活动身体,或打扫一下院落卫生,然后准时回家看早间新闻节目。而这天早上廖国华的爱人林顺銮等了很久都没见丈夫的身影,她匆匆赶往博物馆,进入博物馆,她惊愕地发现地上有断断续续的血迹,紧走两步就看到廖国华倒在一片血泊之中……

将乐县公安局接到报案后,第一个进入现场勘查的民警是郑继伟,他发现从边门到大厅,再到值班室,墙上、地上到处都是血;廖国华如同一个血人,身上刀伤很多;地上有两副眼镜、已经扭曲变形的手电筒以及几把十分锋利的锯片。法医陆闽泉回忆说,案发现场地面、墙上都是喷射状、挥洒状血迹。眼前的廖国华伤口很多,主要集中在头面部、躯干部、手部,十分零乱,其中身中31刀,从口部到耳边被割了一条大口子,右颈动脉被割断,心脏被扎2刀。陆闽泉当了10年法医,出过多起命案现场,眼前的这起让他的心情格外沉重。当他听到有人说,经过认真清点,馆藏的1000多件文物一件都没有丢失,闽西北仅有的国宝——宋代鸡首壶也安然无恙,泪水顿时模糊了双眼,对廖国华肃然起敬并暗下决心:无论多困难也要抓到凶手!

在廖国华安葬的那一天,他17岁的儿子说:“我相信爸爸的血不会白流。”

廖国华被杀案震惊全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为保护国家珍贵文物而牺牲的文物工作者。在博物馆里行凶杀人实属罕见。由于当时刑侦条件、技术等不完备,致使此案悬而未决。

时隔25年后的今天,警方侦查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加上各级公安干警多年来的坚持不懈,以及从未动摇过的要为英雄正名的信念,终于在2020年6月4日将残忍杀害廖国华的凶手捉拿归案,他对杀害廖国华的事实供认不讳。“廖国华副馆长被害案”被列为公安部成功督办侦破的全国三大典型案例之一,如今成功告破是对逝者和亲属最好的慰藉。

将乐县公安局副局长戴燕明说:“如果不是程序要求,我真想在第一时间就把破案的消息告诉廖副馆长的家人,他的血没有白流。今天,我们终于还给大家一个真相:廖副馆长是为保护国家文物牺牲的,是当之无愧的革命烈士。”

廖国华同志牺牲后,《人民日报》《福建日报》等多家媒体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1996 年 1 月,国家文物局授予他“文物安全卫士”光荣称号。1996年6月27日, 三明市人民政府作出决定,为廖国华同志追记了市最高荣誉的二等功。1996年7月,福建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他“福建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2008年1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张丽卉)

>>>往期回顾
            
基层文博人|方国剑:把保护文物刻在心上

责任编辑:高游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