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扛稳四个责任,不断推进文物事业繁荣发展。
一是扛稳政治责任。河南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等专题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成立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和文物安全整治、夏文化研究传播等工作专班。印发《河南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施方案》《河南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文物安全、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国家文化公园、夏文化研究、甲骨文研究等重点工作落实。
二是扛稳历史文化责任。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全国重要的文物大省。我们以黄河文化带建设为牵引,以大运河、长城、长征三个文化带建设为抓手,以大遗址保护和遗址公园、博物馆建设为主干,突出郑汴洛核心区,努力构筑华夏文明主地标,实证不断线的历史文明。组织黄河流域文物资源调查,编制《河南省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纲要)》,在国家文物局指导支持下牵头成立沿黄九省区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联合陕西、山西、河北、安徽等省制定《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工作计划》与《夏文化研究项目工作计划》,列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仰韶村遗址、二里头遗址、安阳殷墟、隋唐洛阳城等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陆续建设,形成独特的核心区历史文化景观。黄河国家博物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安阳殷墟博物馆谋划并建设,沿黄博物馆体系逐步完善。保护弘扬革命文化,制定实施《大别山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战略规划》,传承红色基因。
三是扛稳保护责任。狠抓文物安全,省政府下发《河南省文物安全整治方案》,召开专门会议,落实“三个责任”。以安阳殷墟为重点,严厉打击文物犯罪,全省文物犯罪案件和法人违法案件分别下降75%和58%。狠抓基础保护,按照省政府《全省文物安全基础保障三年行动方案》,省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翻番,同时推进文物安全和保护工程项目建设。全省范围内按照省政府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地下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实行建设工程文物勘探前置。四有基础工作不断强化,组织全省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电子围栏建设,为科学监管打下基础。加强机构队伍建设,省文物局及洛阳、郑州、安阳等市都陆续增加机构编制。
四是扛稳改革责任。积极探索大遗址保护新模式,郑州市建设百处“生态保遗”公园。隋唐洛阳城创造“洛阳模式”。郑州市先行先试,推进“净地”出让制度。深化文物领域“放管服”改革,下放部分审批管理权限,加快推动文物保护区域评估,与开封市政府签订协议,探索社会文物管理新途径和文物通关便利化。
下一步,河南省将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座谈会为契机,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认真学习,提高站位,创新工作,再创佳绩。(河南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 田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