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物要闻
视力保护色: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杭州:大运河水净河清造福一方
日期:2020-08-06 字号:[ ]

  河中游船驶过,两岸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白墙黛瓦的民居掩映其中,空中的鸟儿展翅飞过。2019年杭州举办的大运河申遗成功5周年明信片设计征集活动获奖作品《运河千年熙》将具有时代气息的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新风貌表现得十分充分。
  大运河流淌千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依河而居的人们。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孕育了运河两岸丰富而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杭州,因运河而兴,大运河见证着杭州的过去、现在、未来,也承载着这座城市最柔软的人文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提出:“把运河真正打造成具有时代特征、杭州特色的景观河、生态河、人文河,真正成为‘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
  近年来,杭州对运河的守望与厚爱,也如那河中之水,奔流不息。杭州秉持“还河于民”的理念,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扩展旅游、以民为本、综合整治”的原则,深化大运河保护管理,推动大运河有机活化利用,打造“人民的运河”。

保护遗产 造福民众

  灰白的墙壁,暗绿的苔藓,斑驳的院门,带着浓郁历史气息的民居,点缀在大运河两岸。
  利用的前提是保护。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运河综保委)党组书记、局长高小辉介绍,多年来,杭州市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的原则,实施运河综合保护工程。按照“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可识别性”的理念,把现存运河两岸的古桥、古街、古塔、古建筑、工业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保留下来。先后完成了小河直街、桥西、大兜路历史街区保护,修缮了水北街、市南街、太史第弄、郁家弄等街区以及桑庐、富义仓、拱宸桥、通益公纱厂、中心集施茶材会公所、广济桥、乾隆御碑等历史建筑,展现运河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风貌。
  2014年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杭州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河道总长约110公里,遗产点段共有11处,包括拱宸桥、广济桥、富义仓、凤山水城门遗址、桥西历史文化街区、西兴过塘行码头等6个遗产点,以及江南运河杭州段的杭州塘、上塘河、杭州中河、龙山河和浙东运河杭州段的西兴运河等5段河道。
  申遗是手段,保护遗产、造福民众是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杭州数十年如一日地保护着运河遗产。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杭州设立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以更高标准和要求对大运河杭州段进行综合保护管理。
  “我们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杭州运河文化,努力打造中国大运河文化核心展示区,共同推动中国大运河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杭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7年《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出台。“这是国内首个保护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这部条例把7.73平方公里的遗产区和24.47平方公里的缓冲区都管起来了,厘清了各个部门的职责,也为下一步出台规划依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高小辉说。
  2019年杭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发文批复《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成为杭州市大运河保护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
  在2019年召开的英国世界遗产年会上,杭州市大运河综合保护利用所取得的成效,受到与会专家点赞,杭州的文化“金名片”同其他各地的世界遗产在“各美其美”中实现了“美美与共”。
  如今的大运河边,昔日的老厂房、旧仓库串珠成链,构筑起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群。复原传统的绘画、书法、烙烫等制扇场景,在中国扇博物馆演绎了“中国扇子”的前世今生;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推出的西湖绸伞、皮影、麦秆剪贴扇、陶瓷捏塑、剪纸等手工艺体验项目,格外受青少年和游客欢迎……
  在专家看来,杭州依托老建筑、工业遗存,建成以非遗为特色的博物馆群落,不仅保护传承了工业文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探索了让历史建筑重焕生机的现实途径,也是让运河文化更好满足民众需求的创新实践。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随着一个个文化地标在大运河畔‘破土而出’,如今的大运河已成为杭州市民生活文化聚集地,更是刷爆朋友圈的‘网红打卡地’。”

水净河清 还河于民

  大运河不仅是“世之瑰宝”,更是杭州的“城之命脉”。流淌了两千多年的大运河见证着杭州的成长与变迁,奠定了城市格局、拓展了城市地域、繁荣了城市经济、丰富了城市文化。
  大运河有过气象万千的繁盛,也有过舟稀鞍冷的困顿。
  20世纪,在现代化的浪潮下,以铁路为代表的陆路交通系统得以完善,曾作为交通要道的运河逐渐被边缘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杭州大运河的水质遭到污染,河水发黑发臭,鱼虾绝迹。“当时经常坐船往返于苏杭的游客和市民,每次坐船返杭,只要一闻到臭味,就知道,杭州到了。”高小辉回忆道。
  门前街道屋后河,深长弄堂百条多。运河两岸的街巷弄堂和深院老屋大多沿河而筑,形成一条条水巷街道。大运河水质的污染已经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为此,杭州对运河开启了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之路,力争“还河于民”。
  “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是新世纪杭州城市建设的‘十大工程’之一。从2003年开始,经过多年的努力,运河及周边开始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高小辉说,综合治理是坚持截污、清淤、驳坎、配水、绿化、保护、造景、管理“八位一体”,而保护开发是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建设,提升和增强大运河沿线的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商贸、居住六大功能。
  十余年的综合治理和保护开发是综合的、系统的、成效显著的。高小辉介绍,杭州在环境、水系、灯光、生态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治理改造,水净河清成为现实,运河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运河周边近3000户“棚户”居民受益,有效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经过治理,新建了运河主城区两岸约23公里游步道、景观带,新增提升沿岸公园绿化130万平方米,100多条市区河道得到了整治,运河水质达到Ⅳ类以上,运河沿岸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健身、游览观光的“休闲长廊”。
  “大运河杭州段的游步道非常适合散步赏景,春风吹拂着绿芽的柳枝,夏季绿叶伞挡着烈日,秋日的桂花一路飘香,冬季残雪点缀。站站是景。”一位网友留言道。
  此外,杭州打造的“运河灯光夜景带”,从河岸、桥梁、建筑物、运河支流等照明角度,展示了一幅中国水墨丹青式的运河夜景图,构成了运河城市夜景地标。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开通的三条水上黄金旅游线,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新选择。
  如今,天上的鸟儿翱翔自在,往来的船舶川流不息,古老的运河正焕发出新的青春与活力。 (李瑞)


>>>往期回顾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古村“活”了 环境美了 日子好了

责任编辑:赵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