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物要闻
视力保护色: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文物见证芷江受降
日期:2020-08-31 字号:[ ]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1日至23日,日本投降中国战区受降典礼在湖南省芷江县举行,侵华日军在此交出了兵力部署图,并接受了载有关于日军投降详细规定的备忘录,史称“芷江受降”。

在湖南芷江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有这样两件珍贵文物,见证了“芷江受降”这一历史性时刻。

芷江受降原始视频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收藏了一段极其珍贵的芷江受降原始视频。

芷江受降视频是由当时随军摄像师所拍摄,时长约10分钟。因为技术原因它虽然没有声音,但却翔实地记录了侵华日军投降代表乘坐飞机抵达芷江机场及芷江受降典礼的部分过程。

8月21日上午11时15分,侵华日军投降代表今井武夫一行8人飞抵芷江。从视频里面可以看到飞机从空中降落至跑道直到停驻在芷江机场的完整过程,当时机场附近跑道和外侧草坪排列着许多吉普车及各种型号的军车。数千名中美军人围拥在机场附近,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记者围挤在插着白色降旗的吉普车旁,摄像师为了寻找适合的拍摄角度而四处走动。在这紧张而兴奋的氛围里,人们都在焦急等待着亲眼目睹侵华日军降机的降落,见证胜利时刻的到来。

受降会场外,四周被荷枪实弹的军人岗哨包围着。

受降会场内,中国战区受降主官、陆军总参谋长萧毅肃中将正襟危坐在受降代表席上,他的左手边坐着副参谋长冷欣中将,右手边坐着中国战区美军参谋长柏德诺准将和翻译王武上校。

侵华日军投降代表今井武夫等坐在投降代表席,向中国战区受降代表交出了兵力部署图,并接受了载有关于日军投降详细规定的备忘录等。

中美记者一百多人,从狭小的会场一直挤到外围的走廊。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中国经历了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最后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芷江受降原始视频的找寻过程也同样持久而艰辛。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回忆道,“那还是在2002年,最初是在文件整理过程中,发现在芷江受降的原始照片里有很多手持拍摄器材的新闻记者,他们当时拍了很多的照片。我想会不会也拍摄了视频呢?”后来吴建宏只要有机会就在中国内地及台湾地区,认真查阅关于芷江受降的相关资料文献,尽管每次都失望而归,但他却始终坚定地寻找着,这个过程延续了十多年。

被吴建宏的执着感染的人们,也都以不同的方式帮助搜寻这段视频的影踪。

几经周折,芷江受降的原始视频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找到。

吴建宏说,芷江受降原始视频是中国战区芷江受降的铁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正义必定战胜邪恶,这段视频会作为史实记录,展现给全世界。

受降典礼上的九屉办公桌

一张办公桌,九个抽屉,桌面左角有短裂纹,桌面有少量划痕,通体涂透明生漆,面漆光滑。桌台左边抽屉及右面桌台下立柜最下面的抽屉铜拉手已失落。

它很普通,但很珍贵。

桌子是1945年8月21至23日,日本投降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使用过的唯一一张保存下来的印有铭文的办公桌。在桌子正面中间抽屉面板上部有两排火印铭文“参加受降典礼纪念”“卅四年八月廿一日于芷江”,清晰可见。

桌子为樟木质地,桌台三屉,桌台下两立柜各有三屉,桌台与立柜分体,榫卯扣合。

桌子,来自湖南省黔阳县安江镇的安江纱厂。后几经辗转,作为一级文物,如今在芷江受降旧址的受降典礼会场摆放展示着。

它,总是不轻易地把人们拉回到中国人民迎接胜利、见证胜利、欢庆胜利的历史时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8日为布置芷江受降典礼会场,新六军政治部副主任陈应庄少将从安江纱厂借来一批欧式家具,其中就有此办公桌。

8月21日至23日,在受降典礼会场,日方代表今井武夫在此交出了兵力部署图,并接受了载有关于日军投降详细规定的备忘录。

受降典礼结束后,会场内的这批欧式家具即刻上火印铭文“参加受降典礼纪念”“卅四年八月廿一日于芷江”,后退回安江纱厂。“文革”中,为使文物免遭破坏,有心人用油漆将铭文遮住而保存下来。

1985年芷江受降纪念坊复修时,在征集文物的过程中有幸征集到这张桌子。

吴建宏说,早在二十多年前,受降纪念馆就成立文物征集班子,秉承以情感打动人、以执着感动人、以对事业的忠诚激励人的文物征集理念,积极开展文物征集工作。如今,从海内外征集到珍贵文物和资料5000多件(套),让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这段历史更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眼前,让更多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徐秀丽)

责任编辑:高游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