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主场城市活动
让文物之光照亮现代中国小康之路
——文物赋彩全面小康主题论坛在广西桂林举办
日期:2020-06-13 字号:[ ]

  6月13日,文物赋彩全面小康主题论坛在广西桂林举办,聚焦文物保护利用赋能添彩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主题论坛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桂林主场城市活动的重要内容,由国家文物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桂林市人民政府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彬出席论坛并致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桂林市市长秦春成出席论坛并作主旨发言,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作特邀发言。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部门,中央和地方文博机构,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室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论坛。
  李彬表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度重视、积极作为,在统筹文物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广西将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跨区域合作,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旅产业深度结合,强化文物价值研究挖掘和展示传播,努力形成文物保护利用赋能添彩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
  关强在主旨发言中强调,文物资源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实物载体,文物保护利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全国文物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保护第一,推进合理利用,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赋能美丽乡村和人文城市新发展、培育壮大文化消费新动能、开创文明交流互鉴新精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了文物智慧和文化力量。关强就文物保护利用赋能添彩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五点建议:凝聚保护共识,全面深化改革,更大力度融合发展;对文物资源实行全要素保护、全流程管理,更好守护文脉薪火;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更好讲述文物故事;补齐让文物活起来短板,强化设计、完善政策、优化生态、划定红线,更高水平开放共享;实施文物领域“新基建”,加强文物资源数字化转化,加强文物科技支撑,加强文物机构队伍建设,更高质量推动发展。
  秦春成介绍了文物保护利用的桂林实践。桂林积极抢救发掘历史文化遗产“散珠碎玉”,在坚持保护优先前提下,加强价值阐释传播,创新合理利用机制,着力加强融合发展,实现多彩文物资源“串珠成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焕发璀璨光辉、彰显优势力量。他表示,桂林将积极落实中央部署的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任务,坚定文化自信,勇于实践创新,力争打造资源集聚、要素集约、业态集群、效益集成的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示范标杆,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樊锦诗结合文物考古研究,对中华文明发展进行了梳理阐释,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文物是人们感悟中华文化的重要媒介。她在发言中强调,敦煌莫高窟文化艺术及其藏经洞文物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中创造的无数灿烂文明之一,它的诞生、发展到辉煌的历程,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典型成果。“文物工作者应担当起文化责任,努力深挖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通过保护好利用好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其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势,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甘霖、安徽省文物局局长蔡小莉、河北省正定县常务副县长蔡云龙、北京市政府参事于平、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教授沈小勇、河南省淮阳区时庄村党支部书记时兴荣,围绕文物赋彩全面小康主题,从文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战疫”行动、文物与乡村振兴、文物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文物与人文城市、文物与脱贫攻坚等角度,分享了经验做法,交流了工作思路,推广“保护文化遗产是首要责任”理念,提出“城市有机更新不等于拆旧建新,要实现文物保护传承利用三者融合”“文物遗址不是简单黄土,而是村里人的根和魂”等鲜明观点。论坛代表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一致认为本次论坛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有益实践,对于各地更好统筹文物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激发文物资源的时代活力提供了有益启示。 (徐秀丽 李瑞)

责任编辑:赵昀
打印】 【关闭